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儿童文学,请关注土地、江河和空气

    我看牧玲小说《影子行动》

    王泉根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14日   12 版)
    《影子行动》,牧铃/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版,16.00元

        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最大亮点是湖南大山深处农民牧铃的长篇小说《影子行动》获奖。这是一部承接地气、富有灵气、弘扬正气的十分难得的作品。在当今国内已经成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中,牧铃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是湘东平江县大山深处小山村的农民,据说湖南省作协通知他到长沙开会,找了三天都联系不上,因为他没有手机,即使有手机也无信号。这是真正的扎根底层,为的是实践他的文学理想和价值追求。

        承接地气与文学创作紧密相关。牧铃的创作以小说为主,可分为农村题材小说、动物小说、乡镇校园小说三类。他的这三类小说创作都离不开土地、山川与乡野,都需要他扎根基层、直面现实、拥抱生活。很难想象,一个泡在都市咖啡屋或宅在家里不出门的作家,能写作牧铃笔下的《影子行动》《牧犬三部曲》《艰难的归程》等这样的作品。

        牧铃的长篇小说《影子行动》既是一部农村农民题材的现实小说,也是一部乡镇校园题材的成长小说。整部作品如行云流水,读起来非常舒畅,既有深刻的内涵,但又不会“隔”,无论是语言、人物、细节、结构,都完全是从纯文学创作的维度来把握的。小说写的是一对在农村贫困家境中成长的孪生兄弟故事。按照惯常思维,农村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他们的成长必然与失学、饥饿、流浪等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痛苦而艰难的成长。但在牧铃的笔下,尽管父亲残疾,母亲是文盲,这对孪生兄弟的成长却是快乐地成长,甚至可以说是幸福地成长。是什么给他们带来快乐与幸福呢?是劳动、是读书、是亲情。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与细节,描写马明、马亮兄弟如何在艰苦的农耕劳动中、在出外打工中寻找快乐与向上的激情,同时如何利用孪生兄弟相貌相似这一“优势”,为他们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存权、发展权“维权”与求胜,整部作品充满童心乐趣与幽默。在“快快发财”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光荣”是否已被屏蔽得太久了?而牧铃一直没有停止过歌颂劳动神圣这一主题的写作。劳动使农村少年找到了快乐,在风雨艰难中得到了真正的成长。他们不明白城里那些衣食无忧的“富二代”甚至口袋有钱的农村孩子哪来那么多的“成长的烦恼”?因为劳动的“痛并快乐着”使马明马亮他们根本“没工夫烦恼”。歌颂劳动的快乐,快乐的劳动,而正因劳动的习惯使农村少年天然养成了勤学向上的品行,成为这部小说的中心内容与审美内涵。

        《影子行动》对当下中国农村“连根拔起”的现实困境有着深切的忧患意识。这种“连根拔起”有两层含义。表层是农民四出打工,妻离子散,老人空巢,孩子留守,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农民的亲情厮守、家园乡梦已不复存在;而更深层的“连根拔起”是市场经济大潮下新一代农民子女产生的讨厌农村、讨厌农业劳动、好逸恶劳、向往城市享乐、厌恶家乡甚至蔑视当农民的父辈的情绪,中国下一代农民子女正面临不会干农活的窘境。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刻苦耐劳、勤俭质朴、善良本份的品质正在被无形地销蚀、铲除,这才是最可悲的。

        《影子行动》对此有着鲜明的批判意识,直指当今社会病灶与教育弊端。小说通过马明日记的形式尖锐地作了抨击:“对这种讨厌农村农活的人,我对他讲劳动的快乐他能够听进耳朵吗?可不回敬他几句,心里又憋得难受。”小说对当下教育弊端的批判也入木三分。小说描述即使是在偏远的乡镇中小学,校长为追求升学率竟不准全校学生学习与升学考试无关的音乐美术,宁可把城里人捐赠的电器音响设备与孩子们最爱看的童话书藏在库房发霉变烂也不准学生使用。牧铃说,这不是小说虚构而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见的真相,看了实在使人心酸。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有如下几个要素:一有好看的故事;二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三看了能使人感动,给人以正能量。我们读牧铃的作品,这种感受非常明显。他的作品,蕴涵着一种引人向上、向美的精神,同时又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儿童文学要关注现实,关注我们的土地、江河与空气,关注少年儿童的生存现状和精神成长,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这都是儿童文学应当深入下去进行创作的内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