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北京大学程道德教授又有新作面世,第一时间看到这套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再版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遗墨》。这套的图录可以用厚重来形容,一是书版开阔,印刷精美,上下册550多页,分量自然不轻;二是内容的厚重。全书选取晚清以来,凡是在文史哲经和自然科学领域内有相当学术地位、在学术上或实业上有建树的近现文化名人,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至“长城保护第一人”罗哲文等440多位文化名人的墨宝。时间跨度横亘晚清、民国、人民共和国,长达一百五十余年。全书以专题的形式分类编排,分为“近代思想家及洋务派、维修派人物”、“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文史学家及社会贤达”、“现代著名教育家、学者及社会文化名流”(上、下)、“现代著名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家及宗教界著名人物”、“近现代著名自然科学家”等五大类。作者特意推出了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家遗墨专题,其中李善兰、高鲁、翁文灏、李四光、秉志、竺可桢、茅以升、吴有训、叶企孙、侯德榜、曾昭抡、苏步青、贝时璋、裴文中、赵九章等名人遗墨,十分稀少,弭足珍贵。
三是形式厚重。这批遗墨作品有中堂、楹联、条幅、扇面、信札、诗稿、电文、日记、教案、履历表、便条、明信片;论书体,真草隶篆,诸体皆备;论内容,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无所不涉,乃至家庭训语、人际往来、婚姻、贺寿无所不有;名言谠论,诗词曲赋,时有采撷。在一百五六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精英辈出,文化名人遗墨数不胜数。近现代名人遗墨,其价值声名为何多胜一般书家,主要因笔墨之间饱含阅历、内涵和修养,丰富的形式突破了收藏界只追求名人书法的束缚,也再现了这批文化名人的精神境界。2007年中国方正出版社第一次出版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遗墨》时,我有幸参与其中,从此开始与程教授的合作。程道德教授酷爱收藏,他的收藏品大多与近现代高等教育文物、名人墨迹有关,自1999年以来,集中精力,加强对藏品的整理研究和展示,并已编辑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墨迹》、《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合著)等六部大型图书。从第一部《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遗墨》面世五年多来,社会反映强烈,尤其是文化领域和收藏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手迹的爱好者,更是好评如潮。这次再版在原有基础上又搜集、增补到一批文化名人的翰墨,增选了97件名人作品,按专题分别编入新版《遗墨》图册。其中,第一专题,增加了辛亥革命时期风云人物的墨宝,如孙中山、黄兴等人。
其它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相应的补充。增加的人文科学家墨迹有陈鹤琴、郭秉文、曹清华、季羡林、唐君毅、任继愈、周汝昌等人的作品;自然科学有严济慈、钱学森、王大珩、朱光亚、华罗庚、贝时璋、童第周、卢嘉锡、吴阶平等人的手迹。补遗的97位名人中,其中晚清进士5人;有近40人在二十世纪初先后赴欧美及日本等国留学深造,28人获得欧美著名大学博士学位;有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19人和1980年当选的中科院学部委员8人。鲜有书家独为书,古之书家,哪有专职?编入《遗墨》的名人手迹,尽量筛选毛笔书写的作品,但少数现代文化名人用钢笔或其他硬笔书写的手书,也有少量选录。”书为文表,文为书内”此书的编辑原则,如钱学森谈科普工作的信札、熊庆来的函数手稿尽管用钢笔书写,但文化涵量高,其学术价值非一般书法作品所能替代。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的墨迹,唯独赵先生的毛笔字,寻觅多年,未能如愿,此次再版,选用他的钢笔信札,虽美中不足,但圆了“四大导师”手迹的完整合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