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成语通检词典》的新意

    方颐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14日   19 版)

        《成语通检词典》,刘占锋编著,中华书局2013年7月,60.00元

        中华书局2013年7月出版了刘占锋编著的《成语通检词典》(下简称《通检》)。该书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新”:检索有新途、词条有新录、义项有新释。

        先说检索有新途。目前我国的成语词典绝大部分是汉语拼音排序,其优点是符合读者阅读习惯、可以快速查阅;但这只能解决读者对不了解的成语求解问题,而不能解决读者根据需要选择成语的问题。于是,近几年又陆续有少数按照义项分类排列的词典问世。但按照义项分类排列的缺陷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与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相悖,不便查找;二是有不少成语,读者很难确定其“义项”归属,不易查找;三是不少成语在实际运用中约定俗成多种义项用法,而按照义项分类排列却只能将每个成语放置于一个类别,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这也是这种词典不易推广的原因。另外,上述两种排列体例还有一个共同的体例缺陷,就是无法解决读者记不全、记不准成语词形而难以查到的问题。

        《通检》所采用的融任意字检索、分类检索、汉语拼音排序为一体的编排体例,正是针对目前大多成语词典的上述缺陷所作的独有的奉献。这种编排体例,正文仍为大家所熟知的音序排列,使读者遇到成语能够快速查阅;所附任意字检索,可以解决读者记不全或记不准某个成语词形而难以查到的问题。比如想查一个与“官”有关的成语或名言,只要找到“官”字,含有“官”字的数十个成语就可尽收眼底,任由比较、鉴别和选取。分类检索是把9000余条成语分别归入六大类几十个小类数百个义项,供读者按照义项查找成语的检索方法。多义项成语,也依其义项分别归入各处。读者在任何一个具体义项里,都可以查到多条甚至几十条、百余条成语以供选择。所以,分类检索则是为文字工作者提供的进一步挑选使用成语的便利。为了让读者拥有更大的挑选空间,这本词典还将同一语源由于词例过多,未能一一列为词条的不同的词形,也一并列入义项分类检索。

        其次是词条有新录。中国究竟有多少成语?恐怕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在《中国成语通检》中收录了3.5万条;1985年出版、朱祖延先生主编的《汉语成语大辞典》收录有1.7万余条;1999年出版、仍由朱祖延先生主编的《汉语成语辞海》收录成语数已达2.4万余条;据说还有一些学者要编纂一本收录10万条的成语词典。就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而言,即使收录10万条也难免遗漏。但囿于规模的限制,这本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和中小学师生为主要对象的成语词典,自然不会选择“大而全”,其目光十分明智地盯在了“鲜活”二字上。

        编者为寻找书证,翻阅了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名著、全国性文学获奖作品100多部(集),共有55000多个成语书证,而被用于两处以上的成语仅有5000多条。除去一些生僻的、不规范的,恐怕五千左右即为高限。这是本词典收录成语主词条的基本依据。为避免遗珠之憾,编者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适当增加了一些语义明确、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条目,另一方面对新中国以来约定俗成并被广泛应用的新词语,如:拔地而起、生机勃勃、老少边穷、敲诈勒索、亲临其境、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等等作了收录、释义。

        其三是义项有新释。在原有成语释义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用语习惯的变化,新添了不少有相当社会基础的新义。这是“第三新”。

        一是着眼发展变化,增加了引申义。如:九九归一。九九:九九乘法。上古时,乘法从九九自上而下以至一一进行计算。《管子·轻重戊》:“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一般成语词典多解为珠算归除和复原的口诀,比喻转来转去最后又还了原。本词典则注明:引申为归根结底。

        二是根据成语新条件下使用语境的变化,适当增加了具有普遍性的义项。如:借题发挥。一般词典的释义通常为:假借某事为由,发挥自己的意图和见解。本词典则增加了一个义项:也指假借某事之因,故意把事情闹大。

        三是关注成语内涵,力避缺漏,尽可能使之全面。如:盗亦有道。一般成语词典大多解释为“盗贼也有盗贼的道理”或“盗贼也有杀富济贫,讲道义的”。这就过于简略,而且有漏项。本词典明确其“也指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现象”。

        四是对拘泥古义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势需要、并已有新解的成语,增加新解。如:厚德载物。《写作成语词典》未收录。收录此条的《汉语成语学习词典》和《汉语成语辞海》的释义分别是:指只有道高德厚的人才堪承担重任;谓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容载万物。其实,它还有一个义项:也表示博大为怀,兼容异己。

        五是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对成语词素或释义作出新解。如:蛛丝马迹。《写作成语词典》没有收录。《汉语成语辞海》和《汉语成语学习词典》虽然收录了,其释义都是: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但对这个成语词素的解释,却无一不是:“蜘蛛吐的丝,马蹄的痕迹”。有学者考证,马,非骡马之马,乃一种状如促织、好穴于柴灶旁的昆虫,叫做灶马。马迹:灶马爬过留下的不太明显的痕迹。我认为这个意见是正确的。首先,从蛛丝马迹义项来看。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的,这样就不可能是马蹄印。其次,从蛛丝马迹运用语境来看。蛛丝马迹常与“草蛇灰线”、“灰线蛇踪”相连用。再次,中国成语在结构上往往有前后对应的特点,“蛛丝”与“马迹”是相互对应的。

        六是对源流颠倒的词形作了明确。如:脱颖而出。由于传承过程中的错讹,将“颖脱而出”误写为“脱颖而出”流传开来。考虑广大读者的接受情况,本词典仍将“脱颖而出”作为主条,但注明:本作“颖脱而出”。

        当然,《通检》的上述新意与特色仅仅是相对于现在图书市场上大多成语词典的一般缺陷而言的。作为一种探索,难免有顾此失彼之虞。具体到这本词典其他方面,不足与错漏更是难以避免,同样有待在以后的修订中不断加以完善、提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