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怎么走?如何做?什么事关传统出版生死存亡?25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走过了怎样的道路——

    25位数字出版一线操盘手自述:实践与困境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24日   06 版)

        提要: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支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图书出版企业)的圆桌会议举行。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与25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20家出版社、5家出版集团)代表共议数字出版问题与实践。

        尽管目前出版社绝大部分的收益都来源于传统出版,然而,技术变革、阅读变迁驱动出版升级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今日的准备,正是为了来日的生存之战。前几年,出版界热议的数字出版运营模式问题渐已清晰,然而,盈利问题、版权问题、强势渠道合作摩擦、资金问题、人才问题,包括亟需资源聚合、共建平台等深层问题层出不穷。所有这一切,都考验着行政人和操盘者的智慧。

        浙版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得比较早,到目前为止,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已初步完成构架,包括编辑应用发行三个子系统,与浙江省新华书店的系统全部建立了无缝的数据交互,也实现了对出版资源一体化的管理。

        集团以博库网作为数字出版的品牌,博库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博库网2006年上线,现可以提供超过60万种的图书音像制品的检索,30万现货库存供应,是目前国内可供品种最多的网上书店。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计划是,根据集团要求,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和基于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新媒体板块,基本建立有效的运营体系和盈利模式。集团要求数字出版产业链创造的收益在集团整体收益中份额超过10%,对我们来说压力很大。集团的十二五规划里,年营业收入要达到171亿,10%就是17亿。但根据远期目标,我们也制订一些近期的工作规划。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集团及下属单位的办公业务、客户关系管理、内容资源管理等的数字化,实现IT系统和业务流程的全面整合,推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第二,推进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推进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全面对接,探索出版单位从当前的纸书单一模式向多形态多渠道的复合出版模式的转型。根据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等不同选题类型的特点,研发相应的技术平台,并在具体出版业务上实现一种选题多种形态的出版。如少儿、科技这一类出版社以开发APP、小型数据库为主,教育出版可能是做一个内容平台,多层次多渠道呈现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

        第三,以博库网为基础,打造全国的数字出版内容集成和交易的核心品牌,实现数字内容和纸质图书系统的无缝对接,形成纸书电子书等全业务的覆盖,建立从内容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拓宽内容引入和销售渠道,建立商业模式。

        第四,改变实体书店的销售模式,在各个门店销售数字内容,让读者在店内通过各种终端可以自如的查找和付款购买。

        第五,建设数字教育的服务平台,建立数字教育的研发体系,加快教材的数字化开发,建设一个新课程的多媒体资源库,打造综合性的服务产品,成为教育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

        目前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其一,数字出版的授权问题。现在数字出版授权普遍存在多头的问题,权益基本上得不到保障,也导致传统出版商转型时遭遇很多困难。应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考虑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出版合同,引入数字内容,也期待相关部门对数字版权以及相关权益有明确的界定,进一步规范外部环境。

        其二,盈利模式问题。传统出版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营运模式和盈利模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谷歌,是一种基于广告的商业模式,意味着更多的图书将被免费,更多内容被免费获取,以吸引流量获取广告,这对传统出版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考虑主要是发挥传统出版企业的内容生产前端的优势,依靠特色明确、个性化的数字出版产品争取发展空间,也以此增加我们与强势平台合作的话语权。

        第三,人才的困境,出版转型升级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比较短缺的。而且从现在的情况看,传统的出版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浙江大学出版社希规划数字出版示范项目

        我们发展数字出版始于2007年,2010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2010年销售规模达到2500万。这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挥大学社的综合优势,探索大学社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模式。回顾探索,我社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色。

        第一,以重大项目驱动。浙大社探索数字出版始于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注重前瞻性、创新性和需求性,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见效显著。近年来,浙大社依托学校的学科资源人才优势,承担多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项目,获得数百万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前期资金投入的问题。这样的一种方式,也为浙大社整合挖掘学校教育学术资源、探索数字出版服务模式与产品形态,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二,产学研一体化。探索过程中,切实感受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型数字内容服务模式、产品形态,则对传统出版社而言,人才、技术是最大的瓶颈。为解决这些瓶颈,我们在上述重大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思路,联合学校相关部门组建了两个创新团队。这两个创新团队有效解决了人才和技术的整合问题,目前开展了基础教育的核心资源库、移动课程学习等多个项目,有些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三,主导型、社会化。近年来,我们的数字内容生产研发与市场供给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得益于重大项目驱动,得益于以浙大社主导。我们在生产环节主导掌握整个技术规范与流程,而非简单加工,或外包给合作伙伴;渠道环节,我们主导掌握与渠道的对接与维护,将产品的运营外包给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通过主导型、社会化,使得我们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内容生产产品研发与市场供给的竞争,推动市场效益的持续提升。

        我们的数字出版道路走得比较顺利,得益于整体的统筹规划,但并不等于我们没有困难。我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还比较弱,也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加上市场环境还不健全,用户消费习惯没有养成,困难可想而知。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处理好投入产出关系,进一步解决产品的创新能力,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希望总局今后能够规划或设定一些示范的项目,或方向,给予示范单位一定的资金扶持。

        人民交通出版社吁组建内容推送公共平台

        从2006到2009年,我社主要通过授权电子书获得收益。第二阶段,2010年到现在,我们制订“十二五”数字出版发展战略,在资源建设、产品开发、平台建设上有一些具体的工作。

        我们认识到,短期来看,数字出版是发展转型的问题;长远来看,是生存与死亡的问题。我们目前在抓资源建设,包括对现有的存量资源进行加工,依托国家项目建设我们的生产管理平台、资源内容管理平台和运营平台,年底能够建成。我们还在进一步研究下一步数字出版战略规划,以期提升我社数字出版方面的整体水平。

        从目前来看,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的转型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明显的收益,某种程度上,这种投入是有风险的。有时候,我们也很困惑,我们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在内容资源方面,人民交通社有60年历史,在销的图书也就一千五六百种。信息化社会,一千多种书的运营优势是不大的。

        作者和读者是我们的资源,也是我们的市场。应该说,读者现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是非常明显的,作为出版社,怎么适应他们的需求,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我期望,国家层面加大版权保护制度建设。版权就是产权,如果没有好的产权保护,出版企业花了那么多钱开发数字内容,最后可能一下就被盗版了,对出版社的打击是致命的。其次,出版社的体量是有限的,自己建设数字内容销售平台,效益不是很高。能不能考虑由政府出面,组织若干个出版社或出版集团,组建公共的市场化运作的内容推送平台。最后,如果让出版社自己拿很多资金做市场探索,确实有难度。产业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加大支持。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出版社没有话语权专业出版社怎么做数字出版,路在哪里,我们的思考是,突出为行业服务,是专业科技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六十年形成的、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出版品牌,稳定的读者群,一批编辑队伍,一批专家作家,这是我们的优势。由此,我们确定了数字出版的十二五规划。

        近阶段,我们还要坚持纸书为主数字为辅,开展增值服务,其间不断探索行业转型之路。由此,我们制订了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发展方案,全媒体信息服务平台也被总署(前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了改革发展项目。我们这个项目包括几个方面:一个库,产品资源库;四个平台,专业出版信息服务平台,资源采集加工平台,复合出版平台,基础平台。

        借此平台,我们开展六方面的服务:建筑图书在线,标准规范在线,建筑图库,考试培训,在线教育,专业知识库;同时,整个项目我们分几个阶段来运营: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产品资源库,包括建筑图书、建筑图库和考试培训库等。考试培训库从3月初开始上线试运营,培训效果反馈不错。7月,我们的建筑图书和建筑图库上线试运营。

        第二个阶段,陆续开展教育在线、标准规范、工具书、专业知识库等的建设。这几年,我们也开始尝试其他方面,比如线上线下产品和网络产品,如项目经理书架、规划资料集、标准规范、施工手册等,目前已经实现了一些盈利。我们也尝试数字期刊,和有关部门合作进行发布。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进行教育在线数据库建设。重点打造教育在线,围绕建筑行业本科教育和高职中职教育进行。同时,开展专业知识库建设,从行业服务来说,行业专业知识库是可以实现盈利的一个项目。

        当前,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妨碍或影响数字出版或转型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一个字,“利”。目前没有看到利,是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中最大的问题。数字出版投入多,盈利很少,出版社转型的动力不足。

        分析原因,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依然还存在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有的技术商、平台商要包打天下,甚至要取代出版社,结果导致出版社并没有把自己的核心资源拿出来。

        数字出版过程中,主体是出版社。出版社不仅仅是内容的提供商,更是内容的生产制作商,是数字出版的主角,但现在,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出版社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都不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呼吁数字出版新考核办法

        我社从2006年开始制订数字出版战略,这些年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数字化管理。从2008年开始,我们启动了内容管理系统建设。ERP已经全部上线,把社里所有的文档音视频进行高效管理,为转型奠定基础。

        数字教育方面,从平台、数字化产品方面做了一些开发,如手机互动教育平台,依托我社的特色教材做了安全教育平台,开发了针对大众的客户端,依托上海电子书包的推进,做了数字化教材的开发。

        目前,我们加大了数字阅读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加强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几个基地的合作,包括和当当的合作,不仅带动了纸质图书的发行,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我们的经验是,依托了政府支持与项目的带动;人才机制方面,从2009年起,我们社开展了数字出版的计划,招了十五六个人,与民营机构共建了两个公司,在社里社外形成了数字出版的队伍。这两年,我们加大了出版社自身在基础创新和专利申请方面的一些工作,这也是在提升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高校出版社,我们结合了高校的资源,加强了产学研的一体化,尤其是在数字教育平台方面,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多赢,促进了产业链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数字教育。加大学前教育的解决方案的建设,继续做好基础教育大平台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电子书包,同时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的特色资源,比如书法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做出特色。和一些互联网公司进行更高层面的战略合作,对于我们传统出版单位来说,既可以借力,也可以加速数字出版转型。

        最后,希望政府加大对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的扶持力度。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传统出版社有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在数字出版产出确实还不清晰的前提下,可否从政策方面做一些倾斜。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呼吁数字出版投融资平台

        作为地方出版集团,我们还是立足于我们本身的区域定位,将数字出版定位放在了面向两岸的华文阅读市场,着力于建设两岸共同的阅读社区。我们和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城邦出版集团合资成立了海峡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们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旗舰平台。该平台将引入台湾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打造两岸共同作业的数字平台。集团旗下各专业社根据自身特色,向专业领域拓展数字产品线的区域。目前来看,初步形成是少儿社儿童阅读的板块,包括手游、教育板块等。

        在全媒体内容服务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回过头来看,全媒体的内容服务对于品牌的推广确有好处。如,我们在IPHONE手机上有一个手机带你游台北的APP,在童书植入游戏等。全媒体产品一定要能让生产者觉得有趣,让使用者觉得好玩,他才愿意付费。

        在对台的入岛服务部分,数字产品的优势逐步呈现。我们在台湾发布的数字产品(因为在台湾的直接发布会遇到一些困难,有的产品由台湾合作伙伴发布),覆盖台湾智能手机用户的70%以上,但还未能变现。其中,我们还设置了最新的手机折扣的技术,直接可以连到电子商务,便于线下的营销推广活动。

        根据我们在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我们向主管部门提三点请求:

        第一,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和运营商、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大品牌的手机厂商的交流沟通、包括合作过程中,作为区域型的出版集团,我们的议价能力很弱。提到数字出版,他们理解为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怎样强调强化出版行业本身在这其中的角色?请相关的主管部门能够总体协调。

        第二,来自于我们集团数字出版整体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压力。个人希望,能够有一个更便捷的融投资平台,最好能够和目前的资金方、风投等对接和兼容,方便社会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我们之前做了一个产品,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有一些风险投资找过来,但在探讨后续投资的时候,提到他们的资金在进入和退出的机制上遇到困难,希望有一些政策能够消除他们的顾虑。

        第三,我们要做全媒体的内容服务,很难避免不涉及视频,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的许可。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合并之后,能否给我们数字出版企业开放注册互联网视频的服务许可?我们之前向本省的广电局申请的时候,他们提到,非电视台不允许申请视频服务。

        中国地图出版社每发布一个APP,就有盗版

        地图是十分特殊的文化产品,技术含量高,应用面非常广。我们做了自己的数字出版的规划,1993年就采取引进和自主开发的方式,进行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研发。1998年成立了信息研发中心,全面实现了由传统的制图技术工艺向数字制图方式的转变。我社搭建了数字出版方面的技术平台,同时做了地图数字出版内容资源的整合,完成了中国地图数据库和全球地图数据库,开发了地图数字产品,还做了数字化教学的系统开发,专注于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数据库,整合旅游数据,建设基于教材的资源数据库,包括对中国的古地图进行整合,建立数据库;推进地图信息的云服务平台和网络教育的服务平台建设。

        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使用者平时在生活中对地图的应用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通过手机应用,以谷歌、微软为代表的IT巨头,也都在建设地图;国内,更多技术方、平台商,如百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在全力进入地图领域,而我们在人才、技术上都不占优势。

        我们寻找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避开他们的服务,如提供地理信息的位置服务等。从1993年开始,社里累计投入了1亿资金进行数字出版转型,这么大的投入,但项目收益很少。

        第二,读者的消费习惯是免费使用地图,因为谷歌、百度的地图都是免费的,他们靠流量与点击率吸引广告。怎样从中找到盈利模式,也是我们比较大的困惑。

        第三,过去我们在网络上发布了很多地图,但热心读者通过扫描、拍照的方式形成所谓的数字化扫描并发布,盗版非常多,甚至于我们每发布一个APP,可能马上就有盗版,这也是我们担忧的问题。

        知识产权出版社数字出版利润占80%

        目前,我社靠数字出版和数字出版延伸的业务占全社利润的80%,甚至更多。我社员工有一千多人,从事和数字出版相关工作的人员占到了七八百人,做传统出版的不到一百人,传统出版收益利润的比例和人员规模基本是成正比的。我社数字出版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多年做的数据库建设,大数据库下又可以制作小数据库,服务于不同的行业,服务于国内外客户。尤其是,我们数字出版产品的国外收益每年都是成倍的增长,一年几千万的收益。数字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成本,只要客户选择了你的产品,每年的更新服务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举一个例子,我们建立了专利文献的机器翻译系统,今年,美国几百万件英文专利文件交给我们翻译,依靠类似的数字产品,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还有一个产品,可以通过手机查专利,马上要上线。通过我们这个数字产品,任何产品只要在手机上一查,就可以知道该产品是什么样的专利,什么时候授权,保护期到什么时候。我们不断开发类似软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署(前新闻出版总署)里的支持下,我社建设了数字印刷的示范基地,截至今年的五月份,我社数字印刷的图书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额。我社现在的新书有50%是采取数字印刷的方式出版的,绝大部分的学术书采取数字印刷。数字印刷的成本能降到两三百本起印,大大减少了库房压力。

        个人感觉,由于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在新的条件下,传统出版能不能对出版流程进行改造?第二,作品文件基本都是用WORD形式,不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生产效率很难提高。这两年我们一直尝试把编辑、排版人员、作家三者放在同一个技术平台上,通过自动化的排版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作环节。此外,我们整理了上千万页的内容资源,目前没有找到好的渠道销售。希望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将成果社会化。出版基金只支持电子音像和纸媒体出版,是否也可以支持数字出版呢?

        (本报记者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下一期,您可以看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南出版传媒、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青岛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的转型探索、实践经验,和呼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发言顺序为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