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庄思想的研究已是汗牛充栋,但老庄思想中所蕴藏的传播理念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字面意义来看,老庄思想所崇尚的虚静无为、返璞归真等理念似与传播学并无什么关联,而庄子对名家的批评更是公开挑衅语言传播的价值,但深入研究,老庄思想尤其是老庄语言观,对加强传播效果、重塑传播意念还是多有裨益。老庄思想对传播宗旨、语言这种传播工具的定位以及受众多有论述,本文择传播要旨和传播媒介这两则深入剖析。老庄传播思想主要体现他们在对言(名)与实、言(名)与意(道)这两者关系的深刻阐释上。在对以上两者关系的论述中,老庄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在语言传播中应当秉持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庄子·寓言》曰:“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所谓卮言,成玄英疏云:卮言,即无心之言。在庄子看来,语言所指代的对象有其自在性和自为性,人的主观不能强加于它,否则必然会扭曲事物的本性。老庄学派提出了“言无言”的传播原则,即传播事物时不要掺杂传播者的主观评价,这样才能守物之本性,从而使道得以完整呈现并顺利传达。老庄认为,只有用卮言如实描写传播客体、传达传播主体的情感或者行不言之教,方能使受众“得意忘言”,沉浸到道的体悟之中,在给受众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可以看出,这种语言传播理念和当代新闻传播学中的客观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新闻传播而言,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准绳,无论是新闻传播的内容还是新闻传播者的态度,都应当有精诚之真。只有剔除传播者的主观判断,方能抵达客观真实。从老子的“无为而治”到庄子对名家的批评,老庄思想一直公开挑衅语言传播存在的价值以及其传播效果,一副对语言传播不屑的面孔,但仔细研读,公开挑战语言局限性的老庄思想就像树立在传播学面前的一面镜子,让对语言崇尚有加的传播者时时看到语言的局限,从而开阔思想的维度。
《老子》第一章便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这里,老子的语言哲学一览无余,即老子认为无乃万物之始,而常道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而所有能说出的都是非常道,所有能说出的名只是人为的命名,只是指向万物的符号。正由于道与名两者的分裂,造成所有的语言传播都是指向性存在,都会受到语言本身的局限而无力抵达意义的彼岸。在认定言具有不能摆脱的局限性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不言之教的语言传播理念。老子认为,就无限的道意而言,语言是苍白的,并很容易适得其反,只有充分利用非语言符号的传播艺术,才能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所谓的非语言符号,老子指出便是“以身作则”,即形象传播和体态符号传播等。从另外一层意思来看,老子的不言之教提醒当代传播者对非语言符号的重视。综上所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对传播主旨及语言这种媒介进行了深入的体悟,并最终形成了异于常人的传播观。这种传播观用近似否定语言传播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传播主旨———带给受众以美的体验和意境———的肯定,从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促使我们对语言传播中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语言美与真善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