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1至图3依次为1905年最新初等国文教科书、1921年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1998年人教社教科书“司马光砸缸”插图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不少人曾经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个小儿郎何以能够举起大石,又何以能够把大水缸砸破呢?其实对有些历史故事的细节,不必过分追究,特别是当它在历史的演进中被赋予诸多文学化、传奇化的色彩时。
这个故事源自《宋史》:“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画以为图,相当于现在大众媒体传播的效用。由此可见,早从宋代开始司马光这个儿时故事就被当作“神童”故事的典型,在民间广泛流传了。资料显示,至少从明代起,这个素材就被编选入一些蒙学读物中,作为儿童“聪明机智”的榜样教育后人。
而这个故事最早见诸近代意义的学校教科书中,当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有一篇文章《司马温公》:
司马温公幼时,与群儿戏庭前。有一儿,误坠水缸中,群儿狂叫,皆惊走,温公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全文共43个字,基本忠实于《宋史》,配合文字描述绘有插图。之后,这个故事又被选入了1912年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从文字到插图,基本上都遵从了1905年的版本。1921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中,再次选入这个故事,篇名有所改动,名为《司马光》。但在教科书编排的版式上,与之前稍有差异,之前是前一页文字,后一页插图,这个版本则是图文混排在同一页之中。
而在此期间,一些教科书中也出现了儿时司马光的其他故事。例如,1920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式学级国文教科书》乙编第三册收录的《司马光》一文,1922年10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法国语教科书》第五册有《司马光改过》一文,以及1923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三册中《司马光剥胡桃》一文,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即司马光小时候剥不开胡桃,女仆帮助他剥开了,他却谎称是自己剥开的,以致受到父亲的训诫。这篇选文教导孩子从小就要诚实做人,以司马光为例,因为他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公认的传统道德典范人物。
这一时期,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小学教科书国语读本》(1923)第三册再次选入了这个故事,篇名为《司马光打破水缸》。与以前不同的是,这篇课文是以白话文来讲述这个古老的故事。就白话文语体的运用和语言色彩来说,这段文字已经接近于纯熟自然:
司马光也是宋朝有名的人,他小的时候和几个小孩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水缸上,偶然不小心,失足掉在水缸里;大家吓慌了,瞪着眼睛,没有办法。司马光一想:水缸里有水,若不赶紧救他,恐怕就要淹死呀。他情急智生,随即拾起一块石头,打破了水缸,终于是水都流出来了。
这一段文字增加了对司马光心理活动的揣摩和生动描写,又向文学化迈进了一步。而且,文中有一些语体词的使用恰到好处,可以作为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范本,例如“情急智生”一词。
1929年,商务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第四册选入了两篇关于司马光儿童时代的故事,即把司马光砸缸和司马光剥胡桃两个故事分别先后放在了一册教科书中,取名为《司马光的故事(一)》和《司马光的故事(二)》。能看出,无论商务还是中华出版的国文读本,依然还是保持了文言语体的一些痕迹。
司马光是古时一个有名的人,他小时候有两个很好的故事。一天,司马光同许多朋友,在花园里的假山上游戏。一个小孩子,从假山上跌下来,刚巧假山下面有一口水缸,小孩子落在水缸里。许多的小朋友,都吓得跑开了,只有司马光不跑,他就拿了一块大石头,把缸敲破了一个大洞,缸里的水都流了出来,落在缸里的孩子就没有淹死。
除了商务和中华,这一时期世界书局出版的《新主义教科书前期小学国语读本》(1929)第五册有一篇名为《急智都称司马光》的课文,用童谣的形式,唱出了这个传统故事:
草地上,捉迷藏。
墙边有只大水缸,一儿爬到缸边上;
扑通一声响,跌在水中央。
缸既高,水又深,没法可救落水人。
不要慌张不要忙,拿块石头敲水缸。
缸破水流儿不死,急智都称司马光。
到二十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12月出版了《复兴国语教科书》,在第四册中出现了一篇名为《聪明的司马光》的课文,讲的还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是语言更趋于白话,句式工整,讲究押韵,读起来别有风味。
花园里,假山旁,许多孩子捉迷藏。
忽然间,不提防,一个跌进大水缸。
跳不起,爬不上,大家顿时惊得慌。
逃的逃,嚷的嚷,一点没有办法想。
好孩子,司马光,人又聪明胆又壮。
只见他,急忙忙,搬了大石就敲缸。
一阵敲,一阵响,水缸敲破开小窗。
满缸水,窗外放,救出朋友没受伤。
全文采用三、七句式,押江阳韵,朗朗上口、语言浅显、平实易懂,把这个经典的故事又加以了新的演绎。和之前的故事相比,除了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在内容上,这篇文章还特别突出对司马光砸缸动作细节的描写,具有了文学化的色彩。
到1937年世界书局出版的《初小国语读本》再次回归语体文的形式讲述这个源远流长的故事。和以往的课文不同的是,这个版本增加了儿童间的对话,让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味。比如当那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之后,课文中说:“小朋友们没有法想,都嚷着说:‘缸里的水很深,怎么把他救出来呢?’”
上个世纪40年代,新华书店1947年出版的《初小国语》第四册也选入了这篇文章,名为《司马光击缸》。之前的课文中形容司马光打破水缸的动词,通常都使用了“敲”,而这套教科书使用了“击”这一动词,其实《宋史》记载此事的原文就是“光持石击瓮破之”。这是对史籍原典的一种尊重,而且“敲”的动作一般不会是一次,“击”则大多是一次,应该更加符合司马光救人心切、一击破之的态势。在课文的内容表述上,又增加了一些语言和动作描写,比如描述孩子们见到有人落水后的惊慌失措:“‘哎呀呀’,‘不好了’,‘怎么办’,娃娃们一时惊慌起来,连忙跑去叫大人。”情况的危急、气氛的紧张、场景的混乱,跃然纸上,给小读者们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让他们领略到文字表达的无穷魅力。
建国以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的教科书,甚至今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活跃在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例如人教版、苏教版、长春版等,名为《司马光》或者《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课文中都配有插图,特别是从九十年代开始,教科书插图由黑白变成了彩色。
通过以上对“司马光砸缸”课文变迁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第一,教科书选文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从清末、民国,到建国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司马光砸缸”或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都被选入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一些历史题材或者著名历史人物儿时的故事历来受到教科书编选者的重视,一来由于这些故事更贴近儿童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二来可以起到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传承的作用。无论是司马光砸缸救人,还是司马光剥核桃的故事,都传递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勇敢、智慧、诚实,等等。这些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需要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通过课程与教学的载体———教科书这一渠道,传递给不同时代的儿童。
第二,教科书选文的语体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以选文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历代小学语文教科书,虽然在选材上具有传承性、延续性,但是却在不变中寻求变化和突破。例如,同样是司马光儿时的故事,教科书编选者注意选材的丰富性;同样是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的民国初期的教科书主要采用文言语体,而到了民国中后期,开始使用白话语体,并且对白话语体的运用更加娴熟、自然,更接近于当时儿童日常生活的语言,加入了人物对话,甚至是当时的俗语、谚语等。在表现形式上,除了采用记叙性文体,还巧妙地运用诗歌、童谣的形式,呈现方式更为多样、有趣,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与特点。
第三,教科书注重图文并茂,插图是课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1世纪被称为读图的时代。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就认识到图画在儿童认知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选入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司马光的故事,都不约而同地配上了表现生动、绘画精良的插图,图画中除了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还有故事发生的背景。孩子们不但可以通过图画进一步理解故事发生时的情景,还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图画,比较分析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揣摩人物的心理,补白人物的语言和展开合理的想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看到,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黑白变为彩色,装帧更为精美,图画更具有表现力,受到不同时代儿童的喜爱。
(本文作者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成员)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