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大智)7月5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共同主办的“青年创作系列研讨·类型文学的现状与前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充分讨论了类型文学的兴起、源流及背后的逻辑,类型文学的特点、想象力的生成,类型文学研究如何展开与深入,同时梳理了类型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评论家们普遍认为,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青年作家为主体的类型文学创作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代文学的新亮点,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不过,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指出,商业利益的驱动,资本最大化对文学品质的遮蔽和文学责任的回避,形成了类型小说数量与质量的落差。签约写手的功利心态造成“阅读拜物教”式的点击率崇拜。“注水写作”越拉越长的倾向也很突出。当然,类型化写作的最大局限还在于隔断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依存性关联,使网络文学面临自我重复、猎奇猎艳、凌空蹈虚的困境。“应该让类型化写作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学性生产,而不仅仅为时尚阅读提供一个类型化读物。”欧阳友权说。
与会者指出,类型化写作要想让自己走得更远,首先需要校正和修补写作模式的“重复短板”,为类型小说拓展更为开阔的创新路径,其次是要消解艺术想像力“枯竭焦虑”。类型化写作除了紧密跟踪阅读市场变化外,尤其需要不断强化关注社会的人文立场,增加艺术创新的审美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