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6月26日 星期三

    马云,从“骗子”到“教父”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6月26日   16 版)

        ◆因为最早宣扬Internet而被人称为“骗子”,因为“要做中国最好的企业”被人说成是骗子。

        ◆一度只能隐栖于市井居民楼里默默无闻,却在曲折蜿蜒中野蛮生长,短短十年后出落成全球最大。

        ◆从最初靠员工掏衣兜集资,甚至一度借钱发放工资,几年后却创造了200 亿美元的股王市值。

        2005年4月,杨致远回复了一封6年前发来的邮件,发件人正是马云。

        这封邮件是阿里巴巴刚刚创立时马云写给他的。在邮件中,马云曾向杨致远表示了“相好”的希望:“你觉得阿里巴巴怎么样?也许有一天阿里巴巴和雅虎这两个名字配在一起会很好。”

        之所以会在6年之后才回复,马云和杨致远有着不完全一致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客观的,马云的阿里巴巴正蒸蒸日上,杨致远的雅虎中国却危机四伏。当然,这也是后话。

        据说,杨致远在回复马云的邮件时斟酌很久:“阿里巴巴和淘宝做得很好,有机会想跟你谈谈互联网的走势。”

        而当阿里巴巴与雅虎真正联姻后,杨致远与马云头一回共同出现在公众面前时,面对众媒体“谁并购谁”的询问,杨致远选择了巧妙地回避。而马云则笑称,“我追杨致远追了7年啊。”

        对杨致远在2012年初选择离开一手创办17年的雅虎,业内有舆论认为,互联网崛起的第一代明星已所剩无几,无论是世界互联网还是中国互联网,都似乎已经进入了“马氏时代”。

        这似乎机巧地迎合了杨致远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我跟马云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他很诚恳,很有雄心,对世界的看法是非常强烈的,那时我觉得他以后肯定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不平凡的人总是会带给人们惊奇,不管这种惊奇是喜还是忧。只是才洗脱“骗子”名分不久,赢得了“中国梦之队”之名的马云,这一次要让人们领略的是他“疯子”式的另一面。

        当马云在外经贸部一步步展现出自己能量的时候,曾有媒体这样评论他:马云是个好领导,他带出了一支好的团队,一支真正的“梦之队”。是的,马云在北京的“梦之队”不仅有从杭州追随过来的,还有后来坚定加人进来的。正如马云自己后来所承认的那样,如果没有优秀的团队,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创业肯定不行。

        与此同时,马云在外经贸部也获得了“怪人”的称号,因为他的想法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尽管他的创业激情同样感动了身边的好多同事,但是,在网站的定位和发展上与上级领导层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最终,马云感觉到了无法真正施展拳脚的一种无奈。

        而在外经贸部之外,新生的搜狐掌门人张朝阳已被评为“50位全球数字英雄”之一,王志东主持的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新浪网,丁磊的网易、王峻涛的8848也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此时的网络也成为了广大青年们追捧的对象,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梦之队”别京

        不平凡的创业者不会安于现状,也往往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马云不希望自己继续这么下去,因为他的理想不是在政府部门谋个一官半职,而是要在十年内建一个好公司,而这在政府单位里根本就没有机会。随着工作中分歧的继续加大,马云终于做出了离开外经贸部的决定。

        那么,离开外人羡慕的外经贸部之后呢?

        马云当时所面临的无非是两条路:留在北京,或者离开北京。若留在北京,新浪和雅虎早就盼才若渴,但马云并不太喜欢北京“浮躁的网络环境”。经过痛苦的挣扎和对自己内心的拷问,马云决定忍痛离开北京,杀回杭州重新创业。

        此时,已是1998年年底。

        用常人的思维来看,马云无疑已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又是在众人无比艳羡的国家部委任职,如此不低的台阶马云值得去打碎吗?更何况他回到杭州又得从零做起,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会面临多少不可预料的困难,没有人能说得清。

        “回到杭州,是为了避开所有的干扰,我们不需要炒作,是要干实事,大家都在做泡沫的时候,我们要做扎实的事情。另外,在北京做得太累了,我需要回家换个环境。”针对当时众人的疑问,马云后来曾如此回忆。其实,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当然是马云妻子张英的召唤。

        自己有了决定之后,跟随自己的团队呢?

        在马云看来,被称为“梦之队”的人没少受罪,如今自己想离开了,总得给追随他的这些兄弟们一个交代。

        于是,当马云召集大家说了要回杭州的想法,但做什么还没有完全想好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而马云则随即给了他们三个选择:第一,愿意留在北京的,可以加入雅虎或新浪,他负责推荐,工资也会很高;第二,可以留在北京机关工作,稳定且收入也会不错;第三,跟马云回家创业,月薪500块, 10个月内没休息日,只能在马云的家里上班,没钱打出租,且自己解决住房问题。马云甚至还补充说,如果创业失败,大家再各奔东西。

        说完这些,马云给了3天时间让每人认真考虑。

        谈起那时的情形,曾有业内人士披露说:当时互联网正是火热的时候,而作为第一代互联网的工作者,马云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相当出色,不管选择雅虎还是新浪,两三万元的月薪应该不是问题。

        然而,令马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3分钟后这些人又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当时挺感动,到今天为止,我每天想的就是:朋友没有对不起我,我也永远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情。”

        在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自己的团队就像从杭州来北京前一样,边喝酒边唱起了老歌。有相关文字曾这样记述当时的场景:众人唱起了《真心英雄》,有人对着天空大声喊:我们要回去,从头开始,建一个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

    我有一个梦想

        1963年8月28日,闻名于世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演讲,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内容是围绕黑人种族平等权利展开。虽然年仅39岁便死于枪弹之下,但马丁·路德·金的这篇演讲的作用却被誉为“远远超过了一个梦”。

        决定重回杭州的马云和自己的团队也同样藏有一个梦,尽管他们的这个梦看起来并不像马丁·路德·金的梦那么伟大。

        也有文章认为,马云离开北京的时候实际上还没有想过要做阿里巴巴。那时候,他只是觉得中小型企业一定有前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好。这似乎符合马云离京前对自己追随者所说的话。

        尽管如此,马云选择重回杭州却有着今天看来颇为正确而又简单的理由:杭州位于中小企业最多的江浙地带;杭州又远离北京、深圳这些喧闹的IT中心,人力资源相对便宜。显然,此时的马云可称得上是“三无”人员:没有计划,没有资金,没有技术。然而,马云却拥有着一般创业者想都不敢想的“忠诚团队”。

        第一个回杭州打前站的,是马云教过的学生。由于没有经费,不可能去租写字楼,而看着马云贡献出来的未来办公之地,打前站的阿里巴巴创建者也不禁敲起了心鼓。

        马云贡献出来的办公场地就是他位于湖畔花园的家。房子从外面看起来还算漂亮,但内部却惨不忍睹,几乎是家徒四壁。

        然而,马云的团队终究经得起考验,打前站的人立马就行动了起来。很快,线路布好了,二手办公用品也买回来了,最后还铺上了塑料地毯。短短几天过后,原本空空荡荡的两层毛坯房俨然有了办公室的模样。

        1999年1月15日,马云带着自己的团队悄然回到杭州。当18个人陆续回到湖畔花园的时候,看着买来的廉价桌子和电脑,听着打前站者讲述曾经发生过的讨价还价的故事,心酸地笑了。据说,如今阿里巴巴保持的小气的传统,便是这个时候留下来的。

        一个月后,马云在家里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伊始,马云照例进行了全程录像,他坚信这对于自己来说是“重大事件”。

        会议中,被后人称为“十八罗汉”的人或站或坐,大多神情肃穆。

        马云则站在一张桌子后,用他那极富煽动性的语言和形态发表着演讲。他讲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还列举了当时占据前沿的新浪走势,然后他激情四射地对所有人说,“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要办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

        马云甚至还具体地提出了三个目标:

        “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

        “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

        “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听完马云的三个目标,有鼓掌的,也有小声嘀咕的。

        “黑暗之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马云继续激励着自己的创业团队。

        也就是在这次全体会议上,马云和他的伙伴们都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了出来,筹集了50万元。然后,马云让每个人都签了“股票证书”。这被业内人士称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用股权来控制未来的公司”。据说,当时马云还让所有人忘了这张证书,因为如果脑子里老是记着这些东西,事业不会成功,人也不会开心。

        据披露,马云当时要求:“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 money(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可能性极大。”他还同时表示,“需要时,我可以把这个房子卖掉。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出来继续战斗!”

        如今回过头去看,马云不仅没给自己留下退路,也似乎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没有了退路。

        马云还用“约法三章”的形式宣布:在座的人不要想着靠资历任高职,只能做个“连长”、“排长”,“团级”以上干部得另请高明。

        “那天,我就像一个疯子般地讲话。我当时说,把你们的钱放到桌子上来。最后,我们一共凑了6万美元,那就是我们的第一笔资金。”此时,马云看起来更像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业游民”。

        然而,马云的内心却已经坚定下来,一个真正的梦想正在加速酝酿。

    解救中小企业

        “所以我现在最欣赏两句话,一句是丘吉尔先生对遭受重创的英国公众讲的话:‘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另一句就是,‘满怀信心地上路,远胜过到达目的地’。”

        这是成功后的马云说的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去实践的。

        为什么要办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马云的B2B模式又得意于哪里呢?

        除了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外经贸部的工作实践给了马云更直观的宏观经济感知外,有两个细节必须提及。

        一是离京前马云和团队登长城有感。这一次登长城,是马云决定离开外经贸部前对自己北京团队的一次感情反馈。站在古老的长城上,那些“某某到此一游”的砖刻给了马云奇怪的灵感。对他自己身边的人说,如果再创建公司的话,第一步就是从BBS(公共宣传板)开始。果然,后来在创办阿里巴巴网站的时候,马云坚持实践着自己的这一长城灵感。

        知情人后来披露说,马云坚持采用BBS,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方便的互动性,能够让交流的双方实现良好的沟通。但是,这种方式却带给了工作人员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刚开始的时侯马云也遇到了极强的阻力。有一次,甚至因为团队成员的抵触,马云彻底发怒了。他在电话中大叫:“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另一个细节便是源于1999年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凭着主创中国核心部委网站及中国商品交易第一网站的独特经历,马云于1999年初受到了亚洲电子商务大会的邀请。在会上,由于欧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差距,真正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寥寥,更多的是金发碧眼、高鼻子的欧美人。鉴于参会人员的这种构成,大会上所谈的话题主要围绕欧美式的电子商务,如当时的eBay、亚马逊等。

        轮到马云发言的时候,他没有片刻犹豫,流利的英语功底以及看似突兀的观点,令会场瞬时停滞一般寂静。“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的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喜欢高调的马云有过很多次狂言,但正如业内人士评价,每一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马云自己也认为“绝不是一个冲动的人”。显然,这一次令会场震惊的发言背后,马云依然似乎胸有成竹,他已经认定“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独特的“亚洲模式”呢?

        马云在会场上的发言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他提出了问题,却又保留了自己的想法。后来有分析说,这正是马云马上要着手去做的事情,他决定创办一种中国没有美国也找不到的模式。

        也有人认为,由于互联网属于高科技行业,而马云只是教师出身,投资者并不会轻易相信他对行业的发展预测。

        与其他的互联网精英相比,马云从小就生活在普通人群中,既没有国内名校的教育背景,更没有张朝阳那样的海外留学经历。所以,有分析认为,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一路走来,深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境,这些经历使得马云的决定和已有的电子商务完全不同——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不做那15%大企业的生意。

        而马云自己也曾说过,大企业不仅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还有巨额广告费,所以小企业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群体。“当时要创办阿里巴巴时,就是想创办一家中国人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把买和卖的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在网上进行公布。”他认为,众多的中小出口商由于渠道不畅被大贸易公司控制,只要这些中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的网,商品就可以被输出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的马云,不管有没有别人所说的“江湖气”,也不管有没有分析所称的“又一次展现了幼时解救世界的大侠情结”,他内心早已坚定的,便是“要做数不清的中小企业的解救者”。

        几年后的2005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上,马云应邀演讲。演讲中,他依然重申了阿里巴巴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的态度:未来的三年到五年,我们仍然会围绕电子商务发展我们的公司,我觉得我们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中心。十年的创业告诉我,我们永远不能追求时尚,不能因为什么东西起来了就去跟风。

    阿里巴巴横空出世

        任何事情都怕做专了,对于马云这样聪明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一向高调的马云此时却多了些低调和沉默,因为阿里巴巴尚在筹建中。也有一些评论认为,此时的马云正处在山谷里。

        然而,深刻体晤到互联网以小博大特点的马云,在内心深处似乎已经勾勒出了新企业未来应有的轮廓。就在参加完新加坡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之后,马云即紧锣密鼓地为未来的阿里巴巴布局了。

        互联网行业既是新兴行业,也是高新技术行业,所以做网站是个技术活。但马云却是“电脑盲”和“网络盲”。就像他自己曾多次说过的一样:“我是个电脑盲,到现在为止也只会做两件事,收发电子邮件和浏览网页。”

        然而,马云也有着自己的理论。他告诉自己的工程师们,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人不能为技术服务,再好的技术如果不管用,也应该扔了。

        在此可以讲讲两个有趣的细节。

        一是在刚刚开始创建阿里巴巴网站的时候,马云坚持做了一年左右的质量管理员。据知情人说,任何程序马云都要先试试看,如果发现不会用,就赶紧扔了。在他看来,“80%的人跟我一样蠢,我希望是不看说明书,不看任何东西,上手就会用。”

        业内有分析称,一个不懂互联网的人来测试网站的易用性,恐怕只有马云才能有此创意。而这或许就是阿里巴巴网站从开始就受到普通企业家欢迎的原因。

        同样也是在马云的坚持下,最初的阿里巴巴是BBS式的,所有的信息都要进行分类整合,包括英文和中文的。而与其他电子商务网站不同的是,马云还坚持要对信息的真假进行核实。这的确是个辛苦的差事。

        当时这些辛苦的差事落到了四位女士的身上,这其中便有马云的妻子张英、以及现在阿里巴巴的核心成员之一彭蕾。一位知情者说,当时她们把这种工作称为“挑毛线”,每当做到头昏脑胀的时候,大家就会歇一歇,打牌放松。

        除了这些细微之处用心外,初创时马云心中最牵挂的,便是新公司叫什么名了。

        两次的创业经历,在外经贸部高调而独特的工作实践,以及长时间来的缜密思考,使得创建具有全球性特色的企业已然成形于马云内心。据此,新企业的名号自然也需要具备“全球性”。为此,马云和团队成员先后想到了 bargain.com,ok.com,open.com,但都觉得不理想。

        据知情人讲述,长时间思考名称未果的马云,一次在美国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故事,里面的“阿里巴巴”能使人联想到财富,而网络本身就是财富。

        马云眼睛一亮,这一名号很容易被人记住,拼写又很简单,何不就用故事里的“阿里巴巴”呢?

        于是,马云就叫来餐厅的服务员,询问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当得到服务员的肯定答复后,不放心的马云又继续反复地询问了多人,最终他确定这个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并且不论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就这样,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名称诞生了——阿里巴巴。

        令马云没有想到的是,“阿里巴巴”域名已经被一个加拿大人购买了。

        伟大的创业者都会在内心深处保持着某种理想情结。想到自己长时间以来的反复验证,已经认准了“阿里巴巴”名称的马云,决定展示一下大手笔。他多方联络,以1万美元重金从那个加拿大人手中买回了阿里巴巴的域名。而此时,他和自己整个团队的创业资金也只有区区50万元人民币而已。

        在买下了“阿里巴巴”域名后,理想又精明的马云还将alimama.com、 alibaby.com等域名一一注册了下来。面对别人的疑问,马云自有自己的理解:“阿里巴巴、阿里妈妈、阿里贝贝本来就应该是一家。”

        只是,业内不少人则认为,马云想得很远。

        1999年3月,在整个团队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在中国的杭州,在杭州马云的家里,一个名叫“阿里巴巴”的网站被正式推出。

        有知情人后来披露说,为了这个网站,马云的家里最多一次挤着35个人,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6个小时,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不厌其烦地修改创意和构思。如果有人困了,就席地而卧,以至于邻居们都觉得这群人很是奇怪。

        “我被许多人骂过,有人骂我是骗子,有人骂我是疯子。现在有人称我为企业家。我觉得都无所谓。我向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我。那时候非常疯狂,非常执著。我常常对年轻人说,如果要创业,你一定要有为它献出一切的准备。哪旧别人都反对你,都嘲笑你,都认为你是错的。”

        马云这样激励着自己,也不断地鼓动着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

        在此期间,马云和自己的团队商定,阿里巴巴总部就定在中国香港。“因为我们希望办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让全世界骄傲的公司。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作为贸易网站,公司总部设在香港是最合适的。”马云如此解释自己的决定。

        而在以硅谷精神来创立事业之际,马云那句绝妙的话至今为人们传颂着:

        “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多数的人死在明天晚上。我们要永不放弃,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阿里巴巴的使命

        在马云率领自己的团队回到杭州重新创业之际,正值全球互联网第一个高潮来临之时。雅虎、亚马逊等先行者已纷纷上市,纳斯达克的相关板块股票一路上扬。用当时媒体舆论的话说,杨致远等人一夜暴富,孙正义等投资客获利几十倍,就连众多的网络股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同样一路高歌。众多网站如雨后春笋,多路资本纷纷投入,呈现出竞相“烧钱”的态势。这其中,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中国网络公司不但势头强劲,上市的激情也空前高涨。

        与此相对应地,后来有着“中国互联网之父”美誉的马云,此时却两手空空,无声无息。然而,正如前文中分析的那样,马云此时的低调并不妨碍他内心的细密勾画,只是这一次他主动选择了低调而已。

        所以,当“十八罗汉”齐聚湖畔花园,马云和盘托出网站模式的时候,尽管有着激烈的争论,但谁也没有停下。

        马云这一次和盘托出的网站模式:不做门户,也不做B2C,而是做面对中小企业的B2B。面对团队里多人的质疑,马云坚定地说:“大部分人看好的东西,你不要去搞了,已经轮不到你了!”

        此时,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上,源自美国的三大模式都能找到,其中绝大多数网站都是门户网站。而经历过长时间思考后的马云已经认定,亚洲独特的电子商务不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而应是商人对商人(Businessman to Businessman)。这就是马云在新加坡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上口出狂言的独创模式。

        所以,当马云确立了阿里巴巴就是为中小企业免费登记信息,“以后也将永远免费”的模式后,媒体曾评价称“不是商人的做法”。马云也没有避讳,他的回应就是“我不是商人,我是企业家”。

        凭借着外经贸部独特工作的实践,马云对宏观经济的研判,尤其是对企业外贸活动的分析更具有科学性。正是在此科学研判的指引下,马云为阿里巴巴的第一个构思就是:通过互联网帮助中国企业出口,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面对面贸易。

        业内有人称此为“马云的逆向思维方式”。也许正是这一独特的马氏思维模式,使得阿里巴巴不仅渡过互联网行业的跌荡起伏,而且坚定地走到了今天。

        当几个月过去后,低调筹备建设的www.alibaba.com终于在互联网上出现了。时间不长,这个网站的独特效用就得到了认可。

        一家湖北机械设备公司刚成为阿里巴巴免费会员时,其产品尚未实现出口,平均每天可以获得1—2条买家询问和反馈信息。然而到年底时,这家公司却在阿里巴巴提供的平台上成交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如今,当这家公司已成为阿里巴巴的“高级中国供应商”,其产品更是实现了100%出口希望的时候,公司领导真诚地表示,“电子商务可谓是功不可没,而阿里巴巴平台更给我们带来了意外收获。”

        就这样,阿里巴巴开始了口耳相传,到1999年6月的时候,会员竟达到了两三万人,在商业圈中已声名鹊起。但是,马云心里也清楚,阿里巴巴已经没钱了,它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国内电子商务尚不成熟,只有利用发达国家已深入人心的电子商务观念,为阿里巴巴建立真正的利润支撑点。

        于是,“中国供应商”专区随即形成,大量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的供货信息,在阿里巴巴以会员形式向全球发布。

        “我们最早的策略是阿里巴巴迅速进入全球市场,利用国际资本,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培养中国电子商务市场。”2001年,马云如是说。

        而在若干年后,一位当年的创业者无比深情地回忆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马云就是一个教父,但他不是邪教的教父,也不是一个施用迷魂大法的巫师。他是一个伟大理想的布道者,是一个辉煌梦想的鼓吹者。”

        (本文摘自《马云帝国内幕》,魏昕 石海娥著,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定价:3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