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分散状态正是今日中国文学状态之缩影

    专家把脉“70后作家”新变化、新走向、新线索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6月12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从‘70年代写作’者的身份来看,很多人即非体制内的职业作家,又非游弋于市场的文学写手,他们中的多数是在不同的社会行业和文化部门就职,而又坚持纯文学的写作,并且稳扎稳打,孜孜以求。”在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青年创作系列研讨·70后作家的新变”研讨会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表示,如果不是对文学抱有坚定的信念,不是对写作抱有深挚的热情,这样的写作不仅难以为继,而且难以形成气候。会议讨论了70年代出生的作家在创作上的成绩和一些新变化、新走向、新线索,同时梳理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特别是探讨了青年作家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中华民族共同梦想进程中负有什么样的使命,拥有什么样的能量,以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

        白烨表示,70年代的写作卓具个性,同时也有共同点。一是看取生活时带有平民色彩的个人化视角。由于“70年代写作”成长于由“群体”向“个体”、由“共性”向“个性”大幅度过渡的80年代,重视个体、突现个性的成长印记必然带入写作之中,使得他们的作品既成为一个时代个性彰显的纪录,同时在普遍走向个人化的艺术视角中,平民色彩和市民意味也相当明显。

        70后作家的分散状态,就是今日中国文学状态的缩影和写照。评论家孟繁华认为,文学革命终结之后,统一的文学方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70年代出生的作家还要特殊一些,这就是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历史定位。普遍的看法认为,70后是一个没有集体记忆的一代,是一个试图反叛但又没有反叛对象的一代。事实的确如此。70年代作为“夹缝”中生长的一代,这种尴尬的代际位置为他们的创作造成了困难,同时他们也没有形成一代人文学的“同质化”倾向,他们之间是如此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使他们在历史的缝隙中突围成为可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