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日本著名学者伊藤虎丸先生《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从空间维度探讨了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原点,那么王晓初《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则试图从时间维度追索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原点,从而丰富并发展了“原鲁迅”的内涵。
伊藤虎丸认为“真正的个人主义”系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原点,这其实说,如果把鲁迅思想与文学比作一个圆形平面的话,那么鲁迅“个”的思想就是这个平面的圆心,鲁迅“个”的思想是鲁迅全部思想言论与文学叙事发散的“原点”。显然,伊藤虎丸系从空间维度探讨发生学意义上的鲁迅。而王晓初认为:“越文化是鲁迅毋庸置疑的一个原点。”则是从时间维度探讨发生学意义的鲁迅,因为从时间维度看,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原点只能是生他养他的“越文化”而不是其它。
在中华文化中,越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相对于中原宗法制农耕文化,这种面海的文化更多地带有工商文化和自由浪漫的个体文化特征。王著首先对于这一文化的精神原型、谱系与流变做了系统的梳理,指出正是这一文化潮流孕育了中国现代性的萌芽,并建构起一种以浙东文化著称的文化场域。
鲁迅从小就受到这一文化的熏陶,从而在天性气质、兴趣爱好、审美追求、艺术风格、思维方式的形成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越文化烙印,并构成他后来思想和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比如鲁迅最初的人际接触以及远古先民神话中那些狂放不羁而生命力强悍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形成了鲁迅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天性气质;在与“白心”不泯,“气秉未失之农人”的交往中,“鲁迅沟通了远古越地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精神原型,贯通了民族固有之血脉”。而越地民间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与宗教色彩的艺术与民俗活动,给予少年鲁迅以早期的精神资源与审美滋养,进而直接影响到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正是这一背景构成了鲁迅《新生》文化运动时接受尼采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思潮的先在前提,也可以说“原鲁迅”的“个”的思想其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争取自由与解放的(越地)异端文化思潮发展的结晶,召唤与激活(越地)底层民众的“白心”与“神思”构成其一个重要的支点。“沉默的鲁迅”开拓“越学”,创办《越铎日报》成为“新生”文化运动的自然延伸;对越文化的“返顾”则在于吸取抵抗黑暗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这种“思乡”一直延续到后来的“运交华盖”、“被迫横站”中,续写着鲁迅与越文化的生死之缘。鲁迅的文学世界同样蕴含着深厚的越文化底蕴并凸显其民族特色。比如鲁迅的小说中“狂人”形象谱系凸显了越地异端知识分子谱系的精神镜像;《故事新编》中的“油滑”深深地植根于越文化与艺术的土壤中,是一种来自底层民间的深刻的生存智慧与思维方式;越地的民间木刻艺术形式孕育了鲁迅“有力之美”审美个性的形成,进而通过艺术转化,内在地渗透在他的书写(杂文等)之中,并升华为特有的“鲁迅风骨”,等等。
透过鲁迅与越文化关系的思考,王著进而探讨了越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过程中的生成性意义。由于中国文化的内在的差异性与“内在运动”的特殊性,宋以后,越文化作为“面海的中国”一部分日益引领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趋势,特别是从王阳明、黄宗羲、章学诚、龚自珍到章太炎构成了一条前后相继的思想主线,鲁迅继承这一精神血脉在与西方跨文化对话中寻求民族新生与复兴之路,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方向”和“亚洲的近代”。它既揭示了鲁迅所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化深厚的民族“固有之血脉”,又提示了中国现代文化既学习西方,又坚持抵抗,坚守自我,“别立新宗”,开创现代中国的主体性的源泉性价值。从而辩证地回应了鲁迅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断裂等问题。
在鲁迅的发生学研究中,伊藤虎丸的“原鲁迅”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王著与伊著相比,因为属于时间与空间两个不同维度的探讨,从而对伊藤虎丸的“原鲁迅”内涵构成了明显的补充、丰富乃至修正。
伊著从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性,或者说是从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的独特性的角度探讨了鲁迅的独特价值,认为鲁迅的价值就在于他形成了一种“真正的个人主义”,即“个”的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是通过鲁迅在日本留学而与西方近代相遇,特别是与尼采的个人主义相遇而形成的,并构成了后来鲁迅思想和文学的原型的“原鲁迅”,鲁迅1906年从仙台来到东京从事《新生》文艺运动所准备的几篇评论,奠定了后来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基本原型与框架。这的确是至论。不过伊藤虎丸的观点仍然是建立在(西方)冲击-(东方)回应的框架上,虽然他强调了竹内好先生提出的鲁迅在接受西方文化时所坚持的“回心”/“抵抗”(坚守自我,与日本的“转向”/成为一个“优等生”相对)的文化态度,但是对于鲁迅“个”的思想中主体所承传的中国“固有文化血脉”仍然重视不够。也就是说,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西方(文化)与否定固有(文化)传统的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中西跨文化的对话、交流、否定与融合的过程。正是在他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承传与双重超越中,才形成了这一“原鲁迅”。而这样的“原鲁迅”我们则可以从王著中读到。王著正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对于鲁迅思想与文学的越文化渊源与底蕴,鲁迅精神与艺术的原色结构有了一个清晰的梳理,从而凸显了被伊藤虎丸等学者所忽略的一些层面,从而丰富并深化了鲁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