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天是塌不下来的

    任芙康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6月12日   03 版)

        凭着“新批评”专刊,仅用两年左右,《文学报》声名鹊起,带给文坛空谷足音的惊诧。

        创作与评论的关系,实际就是写家与评家的关系。但看今日文坛,二者眉来眼去,早已过从甚密。《文学报》组织二者良性互动,可谓用心良苦。互动不难,难在对良性的判断。其实判断也很简单,只要不缠绕理论,正面标准一目了然,无非就是遇风作浪,有理取闹,鸡蛋里挑骨头,化玉帛为干戈,生怕天下不乱;无非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既不看僧面也不看佛面,锦上不添花,雪上偏加霜,讨人厌来逗人嫌。总而言之,无非就是互相戗火,彼此找碴儿,不让“百家争鸣”这句老话,仅仅成为一条体现宽容的口号。

        上述若干“无非就是”,符合艺术规律,就好比冬天的雪之于麦苗的返青,春天的雨之于竹笋的破土。但对评论者而言,属于高风险劳动,动辄引出笔墨之外的麻烦,故而不是谁都可以胜任愉快。比如,对文学团体内的评家,就不必指望过高。不妨一试,屈指扒拉他们中名角儿的人头,怕是四五双手不够使;但要数出有过“杀人放火”前科的好汉,可能一根指头也用不上。当然,寄望正规军去干民团的勾当,本身就愚不可及。寻常日子,正规军的将士衣冠楚楚,巧言令色,以栽培人才为己任。目光如炬,能洞察小弟小妹最模糊的优点;慈悲为怀,能忽略才男才女最致命的缺点。每逢年终岁尾,更可大显身手,拖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喝几瓶不三不四的酒,翻几页不三不四的书,遂完成归类命名、列位排榜,盘点出一笔笔指鹿为马的烂账。十几年前,中国文联一位懂文学,又懂人情的首长说,《文学自由谈》能做到放言无忌,与你们身处文联系统有关。同一个原因,《文学报·新批评》能做到畅所欲言,与他们所属报业集团有关。换句话说,创作与评论之间,能否展开良性循环的互动,与评论者的隶属身份有关。

        正是文坛长期病态的互动,将为数不少的写手出息成贻笑大方的怪胎。常有新人一朝露头闪光,便飘来多方宠爱,张嘴讲话,被赞颂为口吐珠玑;提笔写字,被推崇为锦绣文章。其自信、自尊,伴随互相抚摸,扶摇疯长。男性迅速成了老子,是无人敢摸的老虎屁股;女性迅速成了老娘,是无人敢碰的金枝玉叶。但如果哪天出门未看黄历,迎面撞上不信邪的愣头青,十个老子有十个心律失常,十个老娘有十个花容失色。顺风顺水的写手,虚名越响,越脆弱。风闻质疑,如当头一记闷棍,或者被敲昏,或者被敲傻,或者被敲疯,之后三年五年,活在咬牙切齿中。稍稍缓过劲儿来,往往又宣称“复出”。终因手艺荒废,加上心思不良,拿出的货色,强弩之末,连句子都弄不通顺了。文坛风水奇异,容易露脸,也容易现眼。你自觉身价不凡,俯视群雄之时,实际上开始走下坡路了;你自觉不可冒犯,闻过则怒之时,曾经的精明往往与智障殊途同归,划上等号;你自觉与你般配的名号只有大师、文豪、巨匠之时,其实你根本就入错了行,混迹文坛只是一种人生的误会。

        许多年来,我时常想起贾平凹。此人凡有新著揭锅出笼,无不引发神仙吵架,有的奉为香饽饽,有的贬成豆腐渣。贾平凹口拙心灵,应对批评自有章法。他从不亲身拍马应战,从不要挟行政维权,从不纠集粉丝起哄,从不诉讼击鼓鸣冤。他的关注点似乎只在“下一部”,于是新作迭出,如母鸡下蛋。本人服务的刊物,热衷批贾,且始终精神抖擞,从无小骂大帮忙,更无假骂真帮忙,尖锐甚至“恶毒”,常令观点不同的朋友讥讽嘲笑。我同贾平凹数次接触,进过他的书房,看过他的陶罐。面见了,饭吃了,回到天津,读到“骂”他的文稿,心痒难捺,照旧编发不误。瞧人家亮节高风,想自个儿无情无义,时而难免心生愧疚。也曾有猜想,贾同志伏案之余,独坐书斋,会不会窃喜,所有的批评无损其半根毫毛,都是帮他营销广告,而自家分文未付,岂不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久经沙场而从容不迫,这是不是算得一种大聪明?那些畏惧敲打的怯懦之辈,受到的冲击,无人赶上贾平凹,真要摊上他的遭遇,恐怕得活活气死几回了。贾平凹出作品多,得表扬多,受批评多,而反弹少,疑似无。这恰是一种典型的良性互动。依我的从业体会,当代写家里,贾平凹大约是从如此互动中获益最多的高手。

        而今文坛同其他行当一样,做事情难,做正经事更难,做高风险的正经事难上加难。《文学报·新批评》倡导良性互动,堪属知难而进。创作与评论,如无正常的拉锯,表面天下和谐,但首先干扰他人的自由,同时限制自己的自由,最终剥夺文坛的自由。从古至今,承受口诛笔伐的“文人相轻”,其实于文学的健康前行功不可没。说这话真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只图以正视听。建议创作的人,评论的人,都这样去想,都这样去做,然后看看我们头顶的天,会不会塌下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