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挺美
基础教育求变要从学生的书包开始,曾有业内人士将电子书包定位为传统教学的重大变革,并对电子书包的作用给予了厚望。专家认为,随着IT技术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和学生对电子设备应用的接受程度和操作能力都不断提高,电子书包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相对于传统的书包,电子书包具有的优势不言而喻。首先它轻便环保,易于携带。电子书包的重量可以控制在1000克以内,极大地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非常便于携带。另外,使用电子书包后,可以极大地降低纸张的使用,有效减少树木的砍伐和环境的污染。其次内容丰富,灵活生动。电子书包中的电子书不只是纸质教材的数字化,除阅读、批注、加着重等功能外,还可以用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表现形式比传统书籍更加丰富。电子书包是若干电子书按照科学的结构整合而成的教学资源包,包含学生学习需要的教材、教辅、工具书等,有针对性、能及时反馈指导、可自主生成海量练习,能进行问题积累、错题收集、资源及时更新的学习工具。电子书还可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保存,外出时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携带大量的书,甚至是一座图书馆。再次它能提供丰富教学的模式和内容。电子书包的最大意义,不是取代传统教学工具,而是改变既有的教学和学习生态。过去教师很难逐一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但透过电脑记录与分析学生学习历程,教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会因为害羞或面子问题,不会明确表达自己的学习问题和困难,长期积累下来会造成学习进度落差,如改用电子书包,教师则可以透过电子书包进行私下交谈,了解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学生把当日课堂教学过程下载到电子书包,回家反复练习,隔天上课时就能赶上教学进度。当然,在教育环节以外,电子书包没有“物流”,最适合电子商务,永远不会出现印数不够的问题,将会极大地改变目前的教材出版发行业态。
可以说,电子书包的出现,最大的优势应该是促使学生利用信息化的工具,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变更现有的学习方式。
从经济效益角度讲,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在校生已达3.2亿人,在这个庞大人群背后,电子书包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学期总印数将超过60亿册,每学年达到120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是课本的数倍,每学年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其总价值超过1000亿元。这只是简单的数据推算,事实上,有业内人士预估,以10亿以上的全球学生总量为基数,随着数字教学这一必然潮流的铺展开来,世界电子书包市场未来的总需求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
各国政府的推动
据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迄今世界上已有至少50个国家计划推广电子课本。
电子书包最早可谓肇始于新加坡。1999年,由新加坡教育部、国家电脑局和两家科技公司耗资二百万新元(约合119万美元)合作发展的电子书包,实际上是一种便携式电子阅读器,能够让学生储存和取出英文、数学、文学等科目的教材。首家试用该设备的德明中学表示,学校中试用电子书包的160多位一年级中学生,都喜欢这种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育部计划在当年年底完成有关实施电子书包计划的审查工作,并考虑开始向全国其他学校推广电子书包。由此,新加坡可视为“第一个走进电子书包时代国家”。
2009年6月,时任美国加州州长的阿诺·施瓦辛格计划分阶段让加州州立的各级学校舍弃传统纸质课本,转而让学生使用电子书包。据报道,2008年加州政府用于教科书的经费高达3.5亿美元。由于预算赤字,政府目前已无力承担这笔巨额费用。电子版教科书投入使用后,可以使一个拥有1万名高中生的学区每年减少教科书经费200万美元。同年,马来西亚登嘉楼州政府向州内324所小学的2.5万名五年级学生免费提供电子教材。
韩国政府去年6月份宣布,将拿出20亿美元开发电子课本。计划到2015年,韩国所有学校的纸质课本将被电子课本取代。据悉,此项政策实施后,学生将利用学校发放的平板电脑,通过一个云计算系统获取多媒体形式的所有无纸化学习材料,以及额外的补充学习内容。该系统还可以帮助那些回家的学生远程接受教育,虽然这个系统无法让他们在虚拟的垫子上进行跆拳道训练,但却可以使这些学生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接受数学或阅读课程。
日本则建议学生使用个人电脑式的“电子书包”。日本大公司松下和索尼就推出了一款Pinchange电子书包,通过采用嵌入式系统“T-Engine”从而降低价格。学生可以使用由T-Engine论坛制订的平台,从互联网收集信息及显示面向个人电脑环境而开发的教材等。现在,日本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普遍引进了这种个人电脑式的“电子书包”。
在我国,早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提出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而电子书包是教育信息网络化的重要终端产品,也是我国实行“校校通”工程的必备工具之一。利用电子书包,可建成基于因特网技术的全国学校教育网,在这种“校园网群”上以“各校网站”、“名校课堂”等形式实现学校间、地区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在过去两年内,电子书包第一次列入原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用4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约100个区域试点和1600所学校试点……
电子书包在中国
2003年,中国香港10所小学正式推行电子书包试验计划,经过一年试验,电子书包计划效果良好,开始向全港1000多所中小学推广。同年,上海金山区金棠小学开始试用电子书包代替传统书本教材。
2007年,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引入中国。目前,全国已有近1000所中小学部署了(或正在部署)这一项目。2011年7月,英特尔公司宣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师培训计划在中国率先启动,帮助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加强互动教学及整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交互式的全新教学模式。
近两年,电子书包项目建设实验校在全国各地落户的消息不绝于耳,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南京、青岛、温州、宁波、太原、杭州、郑州、昆明等地都在进行电子书包试点。
不久前,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京版纸质教材将在今年完成电子化开发,在部分试点学校中推广,东城、海淀、丰台、门头沟、大兴区都设立了试点学校。事实上,电子书包在上海的“扩散”更广。2010年11月,虹口区成为电子书包项目的全国首个试点区,有18所学校、多门学科参加了试验,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有试点班级,覆盖学生4000多人。2012年,上海市教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出大量电子教材,业内人士预计,未来3-5年内,至少半数纸质教材将被电子教材取代。南京从2012年9月1日起,在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试点电子书包进课堂,目前全市已有21所中小学成为试点学校,大多数学校是从政治、历史等非主科开始试点。陕西省教育厅从2012年10月起,首批在10个市各选两所中小学校,每校各选一个班,试点“电子书包”项目。根据各地经济水平差异,陕西省选择了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以及专用阅读器4种不同的信息终端供各校试点。“电子书包”项目所需资金将由政府投入,免费向学生提供,不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就像数字出版的大多数领域一样,技术生产商和电信运营商最早在电子书包市场布局。目前,联想、英特尔、索尼、松下、惠普、微软、汉王科技、中文在线、广州金蟾等IT巨头和技术公司都看好这个市场,或推出电子书包硬件产品或提出纵深至产业链条的解决方案,有些已进入试用阶段。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凭借网络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来势汹汹。此外,创维、海信、康佳等知名家电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力度,谋夺“信息化课堂”的大蛋糕。
出版机构所能仰仗的内容优势则是IT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无法比拟的。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外教社、大象出版社等教育社依托自身教育资源发展电子书包,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北方出版传媒集团等也纷纷在电子书包市场全面试水。除了国有出版业,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山东志鸿教育集团等一些大型民营机构也在布局数字化产品。
与此同时,电教行政部门仍在不遗余力地牵头推动市场。全国各地的电教部门是推动试点实施的主导力量。如上海虹口区教育局与中国电信、英特尔、微创、中文在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等签约共同推进数字化学习方案。北京市教委成立了电子教材研究项目组,今年将拨出300万元用于推进教材数字开发资源的试验,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近日和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白家庄小学就“北京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课程(电子教材)资源开发机制与实验研究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期待破局
从2000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算起,电子书包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2年多的时间,尽管不断有各地试点的消息传出,但相对于整个传统教育行业而言,电子书包目前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依然是少之又少,可以说,电子书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离预计的目标仍相距千里。
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电子书包的举步维艰呢?
从产业角度讲,首先是盈利模式尚待破解。电子书包行业群雄逐鹿、烽烟四起。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书包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投入项目,目前基本都在试点阶段,或者是政府买单,或者是企业贴补,收入有限,一些从事电子书包的企业,大都依靠卖硬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电子书包还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由于商业模式的不确定,在试点过程中,参与电子书包项目的出版机构基本没有实现盈利,大多靠参与政府主导的电子书包项目的项目基金来进行内容研发。一些有实力的出版机构将电子书包纳入教育数字化项目中,欲实现内容、平台、硬件的结合,目前也处于整合内容阶段,谈不上盈利。
从试用效果看,家长也多是喜忧参半的。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还是电子书包这样的教育模式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首先遭遇的就是电子书包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电子教材的开发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对于技术生产商而言,他们缺乏电子教材的开发能力和经验;对于传统教材出版企业而言,他们并不太愿意也不敢把自己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教材资源轻易松手,这导致了一些版本的教材开发授权费用很高,有些仅仅一本教材一年的授权费就高达几百万元,这对于目前还不成熟的电子书包市场来说成本太高,不得已,有的厂商只能先选择一些教辅做开发。而由厂商提供的教育资源包,虽然包括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素材,但和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有的厂商甚至随意拿一些不合格但价格低廉的教材教辅滥竽充数,导致了教师、家长对电子书包的不信任。电子书包需要丰富的、多元化的内容,既要基于现有的纸质教材,又要在展示方式、内容等方面高于现有教材。但目前还基本上处于教材多媒体化的状态,可以说,内容缺失是制约电子书包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为了更加便携,电子书包屏幕尺寸较小,很难实现双页显示,理科的一些题目,包括制图、表格和大量论证,需要来回翻页,在这些方面,电子书包在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其次是电子屏幕对孩子视力、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任何电子产品,看久了都会对视力有一定影响。iPad等背光彩屏设备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视力;电子纸技术虽然环保、健康、省电,但其展现能力有限。
第三,少年儿童自制力相对较差,使用电子书包后,实时在线,如何监控孩子的网络行为,成为老师和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问题。电子书包可以让学生上互联网、玩游戏。这个功能可以让学生获取到书本里没有的知识,还可以在空余时间玩一下游戏。但有些家长却担心孩子贪玩,耽误了学习。
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使用电子书包能够很轻松的根据上面的提示说明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会使孩子缺乏自力更生的能力,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产生对高科技产品的高度依赖性,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对电子书包持质疑态度,认为使用电子书包容易形成定向化、模式化教学,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有人认为,电子书包使用起来并不是完全方便的,学生回家后无法完成背书或者进行作业查阅等。
但归根结底,真正阻碍电子书包在教学领域应用的最大障碍,是学生、教师共同面临的教学模式、学习习惯的巨大变化。老师们习惯了“黑板+纸质图书”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习惯了“听课+复习”的面对面学习模式,改变为多媒体一体机和互动式教学模式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可以说,近十年来,各界对电子书包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面对如此困局,各方资源的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是电子书包内容的整合。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成熟,电子书包的优势将更多体现在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授课资源上,未来电子书包将对教师教学起到内容支撑的作用。虽然互联网是最大的资源库,但是这些资源未经筛选,学生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资源整合和内容筛选很重要,但是这些海量内容中到底有哪些是教师、学生真正要用的?哪些是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需要去参照的相关知识点?内容提供商所做的内容资源的深加工,需要将很多与教学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使电子书包真正地服务于教育。在这方面,传统的教育出版社无疑更有优势。其次是电子教材展现形式的整合,数字化内容不仅仅是把传统的纸质图书碎片化,更是在碎片化的同时,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背景资源,甚至以动漫、动画等全新的图式,串起一个全新的趣味性的互动性课堂。这就给传统的教育出版社提出了新的挑战。它需要综合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新媒体技术人员等的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而且,中国现行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都是由若干位专家学者经过若干轮研究论证才编撰完成的,而电子书包所推行的开放式教学需要大量的内容资源,这些内容要想为教学所用,就必须经过教育专家的多轮审核和整理,以保证其严肃性、权威性、正确性,以及满足在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学要求。但这方面的工作是个大工程,需要由政府牵头,整合各方面资源。
硬件生产企业的资源整合也势在必行,从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到教学资源配备与渠道推广,都不是一两家企业就能完成的。
总而言之,电子书包的实施,涉及硬件设备、系统平台、软件厂商、教育机构等多个不同领域的各方协调配合,需要的是顶层设计和统一架构。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布局和强有力的推动实施,电子书包遍地开花恐怕仍将是一句空谈。
但不管怎么说,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子书包的应用是数字出版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对于传统纸质教材,电子书包的优势非常明显,体积小、重量轻,省去了学生沉重书包的负担;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与纸质教材相似的阅读感受;更重要的是,电子书包具备节能环保的特点。信息化的潮流不可抗拒,从个人计算机进入校园,到云计算应用于教学,教育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正在深刻转型。面对空前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对未来教育良好的预期,我们没有理由不一起行动起来,把电子书包推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