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红楼梦》

    李君如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5月22日   10 版)
    《圆梦:〈红楼梦〉密码》,林同华著,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120.00元

        我为朋友的著作写过一些序言或评论,但是今天为《红楼梦密码》写序言,不仅在旁人看来,就是在我本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是一名文学评论家,更不是一名红学评论家,在《红楼梦》研究领域纯粹是外行,怎么能够为红学著作作序呢?

        是因为此书的作者林同华先生,不仅是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时的老同事,是我的导师和领导、老哲学家周抗先生很看重的美学研究工作者,而且我与他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对我们研究学问很管用。

        林同华先生师从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成果颇丰。一年前,他告诉我,经过他40多年的多方考证研究,可以认定《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都是曹雪芹的作品,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程伟元、高鹗只是曹雪芹《红楼梦》原作的整理者。听闻朋友在研究中收获这个成果,我当然很高兴。但由于我不是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无法对此进行评论。包括今天在这里,我也无意对此书的观点进行评论。这个观点会不会得到红学界的认同,要等到书出版后才知晓。根据百家争鸣的学术规律,我想它一定会引起学界的重视和争鸣,这是可以肯定的。在《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研究中,那么多的大家,发表了那么多的观点,而且从历史的边边角落里挖掘出了那么多的文本及其背后的故事,在我看来,这样的研究不仅超过了对中国其他名著的研究,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对儒学和孔子生平的研究。我希望,林同华先生的研究能够为红学研究开辟一个新的境界。

        我答应为林同华先生的大著作序,主要是因为他真诚地在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红楼梦》。记得在“文革”初期,读到毛主席关于《红楼梦》的评论,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老人家说:“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那时我作为一名喜欢文史的青年也读过《红楼梦》,还特别喜欢背诵反映人生沉浮起落的《好了歌》,喜欢摘抄书中那些带有谜语特点的诗词,但就是没有注意到毛主席说的“总纲”。时隔那么多年,一想到毛主席的对《红楼梦》的点评,依然让我赞叹不已,深感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厉害。因此,当林同华先生跟我谈到他几十年来一直在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研究《红楼梦》时,自然而然感到有很多共同语言了。

        我注意到,林同华先生十分重视《红楼梦》诞生的年代,即曹雪芹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深刻的社会矛盾,重视文字狱大兴年代“一把辛酸泪”只能通过“满纸荒唐言”来表达的历史背景,努力按照社会矛盾发展的本来面目,将无法识别的“荒唐言”恢复成可识别的“辛酸泪”,来了解作者阐释的“其中味”。这种方法,确实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但是,即使了解了曹雪芹的“社会意识”所反映的“社会存在”,也不等于即刻能读懂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因为,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隐藏的“密码”,实在太多太复杂了。因此,林同华先生下功夫尝试用辩证法来研究《红楼梦》中那些流动的范畴,以揭示其中的美学密码,并通过这些密码来了解曹雪芹的“辛酸泪”和《红楼梦》的“其中味”。对于这样的努力,我确实是很赞赏的。

        这就是我这样一个红学研究的门外汉,为什么答应提笔作序的原因。

        2012年1月7日,我曾经收到他的来信,这里不妨公开出来,以了解林同华先生的研究方法和计划。

        君如兄:新年好。我正在日夜兼程,把《红楼梦密码》的另一部《红楼梦密码笺证》整理出来,一百万字左右。因为《红楼梦》本身就有70多万字。弄好之后,我会以碟片的形式,寄来请教。由于对《红楼梦密码》的解读的首要前提,是考证一百二十回仅仅是曹雪芹一人的创作,而不是其他人的续作,所以,要用50多万字的篇幅来纠正几千种的论证误区,不得不用全面的实证方法。笺注是以上方法的最好的补充。红学已经进入死结,目前,不以流动范畴的辩证法,无法摆脱这个胡适奠定的误区。不用美学密码的方法,又无法摆脱蔡元培的历史密码误区。流动范畴的辩证法是将美学密码的方法与历史的时代的文字狱密码解读相结合。文学理论、美学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将用流动范畴的哲学思维加以解读。笺注的方法是将前人的观点,进行新的解读。两部著作分别出版。而我的另一部著作《美学悬案:朱光潜、宗白华密码》也是论述流动范畴的美学观的,这部著作将涉及瞿秋白、毛泽东、胡风、周扬的美学观,当然是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主体。

        红学的流动范畴考察是承认以往一部红学史,就是一部不断用相对正确的美学密码解构《红楼梦》的历史。它的复杂性令文学理论家无以为对。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流动范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智慧的方法。目前法学界、司法界有人所以在法律的解释上会落入形而上学的形式逻辑怪圈,也就是不懂得辩证逻辑的常识。我正在努力使这一切获得成功,当然,离不开您对于我的流动范畴的研究的理解和支持。谢谢您。祝大安。

        今天,我在北京遥祝林同华先生能够获得成功。同时,也希望他这部用40多年心血写成的红学新著能够为广大读者所喜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