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5月15日 星期三

    灵魂的血性行走

    王凤英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5月15日   03 版)

        恐怕没有作家会从内心真正反对一种成熟灵魂的创作理想抵达,甚至于拥有这种可能性的渴望远远高于兔起鹘落的灵感辉映。这样说实际上是在恭维作家们已有足够成熟的心智使其灵魂更趋近丰富和深刻,这让不少津津于鸡零狗碎并在其间挥汗镂雕缺失深邃目光透视的表象散文刹那黯然失色,而会使优秀之作崛于笔墨间不乏真性情之大情怀,那些似乎隐匿的灵魂记忆毫不琐屑地跳向一条通向自由至诚的释放之途,不世俗,不做作。李钢林的散文集《原木在移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即属此类。

        散文集收录了李钢林14篇文章,无疑均为另一形态上更广义的小说。它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更具故事传奇的灵魂聚焦。其内在流动的文学素质也使散文充满小说的阅读期待,而这种故事讲述替代散文笔法的文学选择恰能传达李钢林的写作自信,如作家一贯坚守“开篇头三行没有快感,请删除”的写作标准,使得文字中虽然涉及抗美援朝、抗日战争、上世纪60年代初大比武、当下等四个时期的跨度,每个故事的场景真实达到了历史性鲜活要求。这样做其实并不容易,作家仅有军事学院长期任教和情报部门工作的经历显然不能给故事以真实诠注的慑人视角,作家灵魂深处外延出来的军人精神行走必是支撑其生气勃勃的另一种暖人气息,逼射出来的情感表达展示出一种更具细部与更具时空纵深感的生命形态。

        作家展现内在生命的自由状态往往与其所设置悬念混凝。看似流泄散淡的行进状态实则处处显示其紧锣密鼓的意图和创作心机,文字通过灵魂的触须延伸并提供一个刻意收放的契约,我们便在这种契约里层层镂剥出他内在世界中的精神指向,故事的可读性带来一个不绝如缕的可爱行状。作家呈示大情怀的血性可视为灵魂可靠性的演绎方式。李钢林不疾不徐的行文态度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内视灵魂宽厚的节奏感和对情感碎片的记忆重组过程,带着强烈的美好情理体悟当下基层官兵的大情怀和对基层官兵生活的热忱、对战士充满热情的讲述,都在无可质疑地传递一种正能量。醉里挑灯看剑,几曾梦回吹角连营,过往岁月有的是沙场秋点兵,有《拜谒珍宝岛》作证,在乌苏里江的一个小岛上缴获苏军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以武力向超级大国成功宣示主权;有《原木在移动》作证,穿着单衣的志愿军在零下30度的冰雪里无所畏惧,终然使猖狂的美国军队始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有《八根拉火绳》作证,实弹训练既检验血性男儿并不从容的窘态之可气可笑,复使百般挣脱不出心理屏障的战士超越自我设置后进行有效回放的灵魂格局得以定位。李钢林这种对流淌于男人血脉中的大情怀情有独钟,他几乎就认定了那些有大情怀、有血情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军人,唯有真正的军人才明知有流血有牺牲而于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磊磊者人之魂魄也,浩浩者人之精血也,灵魂的行走唯其有了血性才有了固有的硬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