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北方的”辛亥革命

    胡其柱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24日   23 版)
    《直隶惊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赵润生、马亮宽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42.00元

        长期以来,学界多从宏观层面探讨辛亥革命,且偏重探讨南方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而对同一时期北方的革命活动关注甚少。这对于辛亥革命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现在,赵润生和马亮宽教授合著的《直隶惊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详细梳理了辛亥革命期间以新军第二十镇官兵为主体的北方革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该书详细描述了“北方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以前,孙中山长期在南方地区组织革命活动,使南方成为革命的重心和象征;武昌起义之后,南方革命党人长期掌握话语权,更多记录和宣传华中、江浙地区的革命活动。如此一来,人们在论及辛亥革命时,就很自然地以武昌起义或江浙起义为中心。而实际上,通过阅读此书可知,同一时期以第二十镇为主体的北方新军官兵,也参与到了追求建立民主政体的革命运动之中。吴禄贞、张绍曾和蓝天蔚试图以兵谏形式造成“非起义不可的局面”,进而响应武昌起义、组织武装革命。其计划受挫之后,以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为代表的第二十镇下层革命官兵,则干脆在地方革命党人支持下发动滦州起义、成立军政府,提出了废除专制、建立共和的口号。虽然最后遭遇失败,但是他们的武装革命有效牵制了清政府的注意力,支援了南方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该书澄清了辛亥滦州兵谏的革命性质。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学界多将滦州兵谏视为立宪运动的一部分,否认其革命性质。两位作者通过深入分析原始资料认为,张绍曾和吴禄贞进行兵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分化敌人,营造有利于武装起义的政治氛围,采用的是一种迂回革命策略。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武装革命的准备和计划。退一步言之,即使就滦州兵谏本身来说,张绍曾和吴禄贞试图逼迫清政府放弃专制、实行英国式立宪政体,亦应该属于一种革命行动。在作者看来,凡是对阻碍社会发展的旧国家机器进行根本性变革的行动,都具有革命的性质。作者的史观以及据此对滦州兵谏的定性是合理的。事实上,判断一种行动是否具有革命性质,不应该以其是否采用暴力形式为标准,而是应该看它是否在实质上推动或改变了政治性质。

        该书揭示了北方新军内部的复杂结构。清末新军基本上可以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前者以张之洞编练的自强军为主体,后者以袁世凯编练的新建陆军为主体。对于前者与革命党人之间的关系,学界已有较为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北方新军内部的政治结构,则所知有限。笔者以前就认为,由于袁世凯控制力比较强,北洋新军内部即使称不上铁板一块,也应该相对比较稳固。然而,通过该书对北洋第二十镇等新军的分析可知,很多高级将领都拥有革命思想和现代政治意识。张绍曾、吴禄贞、蓝天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部分下级军官,如刘一清、石星川、冯玉祥、王金铭、施从云等,都主张呼应武昌起义进攻北京。而且,这支部队后来培养出了很多著名的革命军事将领。当然,就主体来看,北洋新军还是比较保守的。

        总之,阅读《直隶惊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一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洋新军内部的复杂结构,理清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的来龙去脉,而且也有助于把握辛亥革命时期的北方政治图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