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香)自2007年开始,每年春季,全国出版发行界的大腕都会云集合肥,品香茗、话友谊、谈合作。通过不断丰富和创新,春茗恳谈这一活动已成为业界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近日,由时代出版传媒主办、以“网传天下 馆藏万家”为主题的2013年出版发行春茗恳谈会在合肥召开,来自全国各大出版集团、发行集团、知名网络书店和馆配商高层共一百多位业界精英共同为当前中国出版业把脉,探讨传统出版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
2012年,时代出版全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5.9%和12.78%,总资产增长了6.8%,净资产增长了14.41%。在传统出版被称作“夕阳产业”的今天,时代出版缘何取得如此之高的增长?据时代出版总经理田海明透露,去年一年,时代出版一是抓产业布局。按照企业的战略布局,分别在北京、上海、青海建立了主要的公司,特别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一年时间造货码洋达一个多亿,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都超乎意料,今年更是在积极申报出版资质。其二,抓项目引进,出精品图书。在零售图书市场上,时代出版在全国34家出版集团中排行在第11、12位,新书排行在第六、七位,为历年最好。三抓转型升级,特别是在数字出版、电子书包、教育培训等方面。四抓产业创新,时代出版在数字印刷、文化贸易、现代传媒、资本运作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第五,走出去。时代出版11家企业6个项目入选了国家文化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不仅做实物的图书出口,而且做大宗的文化商品和文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出版业转企改制的整体完成,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合并,出版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时期。如何进入新的发展拐点和时机,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安徽出版集团总裁、时代出版传媒董事长王亚非首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集团和出版社有本质的区别,集团是运作资产、运作资本、运作品牌的平台,出版社是运作产品的。”据了解,安徽出版集团投资了15家公司股权,有7家已经上会。同时,王亚非表示,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更深层次,则激励机制一定要有保障。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丛星认为,传统出版发展的未来方向,将指向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他的看法得到了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的认同,“不管是1000亿、还是七八百亿(因为统计口径的不同),总的来说,传统出版的行业体量一直处在停顿阶段,还没有真正放大”。在王斌看来,如何把体量做大,让产业更有生机,可以从几个视角打开思路:其一,从资本的视角看,我们这个行业还处在相对轻资产、相对小体量、小而散的状况,完全可以借助资本把资源重新盘整和整合,借助政策和技术的力量,包括行业上下游的关系,重新盘活,释放空间。第二,国际化的视角,很多行业在七八年前是不能设想在国际化上的作为的,但这种情况正在变化,如《甄嬛传》的输出就是一个小的信号。其三,数字化。
而传统出版升级转型的根本,在王斌看来,就是如何把读者转换为用户。站在资本市场、站在企业价值的角度,如果拥有一个千万级企业用户平台,则企业的价值是无限的。“今天,任何出版集团的销售册数在市场上都是几千万册,但没有人敢说我们拥有了几百万的客户。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