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正视一个问题,我们最熟悉的东西正在发生改变——“书”,已经“非书”。
“书非书”,几乎可以肯定,“书”的传统定义必将被改写。提起“书”,大家会想到什么?其实除了几百页白纸黑字,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图书本身有了更多的指代,电子书、网络写手、手机阅读,看书的人有了更自如的选择,书里的故事也有了层出不穷的新载体。
“书非书”,“书”已经突破了“载体”的意义,更多的附加价值正在被感知。书里有文字、有内容、有思想,可以用来“读”;但它又被赋予了很强的审美旨趣和收藏意味,可以用来“品”;也许,读者还会期待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与同样喜欢它的朋友分享所得,可以用来“聊”。《红楼梦》,厚的薄的、美的丑的、雅的俗的、便宜的贵的,读者决定买哪一本,一定不只是为了红楼故事本身。这种人类进步所追求的创意和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都让“书”的概念远远超越了传统认知。
正视“书非书”的改变,其实不难。出版业也正围绕这种改变,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一方面,为了解决图书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做网络教材、电子书包、手机阅读,外研社新上线的“爱洋葱”双语阅读网站正在寻求社交化阅读的突破,“书”的外延已经得到了尽可能的延展。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图书的附加价值,我们做精美的套装、个性化定制,并在书的背后搭建增值服务平台,“书”的内涵被挖掘得更深刻更丰富。
消费能力在、潜力在、需求也在,我们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无论“书”怎么变,书业一直在努力,生命力顽强,出版品种年年攀升。然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唱衰书业,为什么人们对图书的消费远不及品种的增长速度,为什么图书库存会成为那么多出版社的心病?事实上,读者的消费能力在、消费潜力在、消费需求也在,这个文化消费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浩如烟海的产品就摆在那里,读者反倒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在哪里。海量信息环境下,要想破解“选择”的难题,需要我们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在推荐、社交和咨询等多重信息领域,做出一些突破,帮助读者做出选择,给出一个清晰的消费指导。为此,外研社正在做两件事:
第一,把“1”变成“10”,把“10”变成“100”。
有一个大学生,买了外研社的1本《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他同时拥有外研社的10个产品?首先,我们得知道他可能需要什么。从2011年开始,外研社启动了“族谱计划”,将全社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化、模块化处理,形成了清晰的“产品地图”。这张地图将会显示,这个学生应该同时配备一套读物、一本词典、一张网络学习卡,参加一次培训、一场比赛、一个夏令营……这还不够,我们得让他知道,这一套全面解决方案正在等着他。就在下个月,读书日前后,外研社将举办“阅读季”发布仪式,通过密集的、持续性的、以阅读为切入点的系列推广活动,能够在外研社与读者、在读者与读者之间建立紧密有效的互动模式。我们将针对学习者的个人特点,为全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专属的阅读规划、学习方案。
通过“阅读季”,希望在这一个大学生与外研社之间,能够实现从“1”到“10”的过渡。假设最初的一本书是“10块钱”,那么我们为他打造的包括图书、网络、测试、赛事、培训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可能是100块钱,甚至更多。当这个个性十足的“消费书包”被打开,不那么景气的图书消费市场才能被激活。
第二,做“书业的星巴克”。
消费,不仅需要产品和消费人群,还需要刺激消费的环境和场所,这才是完整的文化消费产业链。不久的将来,大家经过西三环北路,将会看到一处有趣的街景——新的“外研书店”正在筹备当中。
大家都喝过星巴克,它现在全球分店已经近万家,并且形成一种星巴克文化,很多后来的咖啡店实施上都是在复制它的文化。星巴克文化包括但不限于咖啡和食品,它是一个行人悠闲休息或学习的小天地。外研社将在北京打造一家综合的文化消费平台,打造“书业星巴克”,用我们的口号说,就是北京西部的一个文化地标。
它包括但不限于图书室,还有咖啡厅、自习室、放映厅,是一个吸引周边学生大众的综合消费场所;它将是通宵营业的,这一点向诚品书店学习,营造24小时文化生活;外研社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使得我们还能够做一系列的“咨询服务”,教育咨询、阅读咨询,甚至是留学咨询等,我们所积累的教育服务将以这个平台为中心辐射出去。
我们以往的书店,是把书放在那儿,等着大家来消费。而外研社的新模式,是创造更多更好、更符合消费习惯的服务,去唤起消费的愿望。不仅提供阅读内容,还提供阅读空间;不仅开辟一个场地,还将塑造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