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图书不能只涨价不“提质”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10日   04 版)

        一本书的价格高过50元,已经不是新鲜事儿。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已经高达52.23元,而来自北京开卷公司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其中,涨幅最快的年份是2011年,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上升了13.21%,文艺类的图书最贵,2012年的新书平均定价已经高达85.81元。

        图书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它和市场上的萝卜白菜一样,也躲不开市场价格的波动。很显然,此轮书价上涨与成本压力的增加不无关系。随着国内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再考虑到作者版税、图书运营、增印费用以及书店加成等价格因素,书价上涨的趋势已无可避免。由此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内地的新书均价既已进入“半百时代”,那么像港台那样均价破百的日子,恐怕为期不远了。

        这种情形下,“书太贵”“书价涨得太快了”等等抱怨声再次响起。不过对于这些说法,我以为不尽客观甚至是个伪命题。虽然国内的收入水平无法与港台相比,但即便以国内的情况来看,内地图书价格的增长总体上仍低于家庭收入的增长幅度,基本上没有超过国民的消费水平和购买能力。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今国内的一个快餐都比一本书贵,而且就连快餐也还在继续涨价。而实际上,很多人一年到头都买不了几本书,图书消费支出更是少得可怜。在许多国人眼里,并不觉得图书是生活必需品,“购书”难以体现个人经济实力。可见,所谓“书太贵”,所反映的更多是一个消费观念的问题,而非个人收入的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是,本轮平均书价上涨的数据存在很大的“水分”。这些“水分”,一方面源于一部分印数很少但定价几百上千乃至数万的图书,这在艺术类出版领域尤为突出,当然也包括一些定价不菲的“官员书”;另一方面源于一些一个书号出书但使用一个总定价的套装书、系列书,比如一些系列教辅图书,一个书号出书高达几十甚至上百种,这种情形下的总定价自然很高。很显然,在这两股力量的助推下,平均书价自然被拉高了。而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普通图书来说,定价大致在30元这一区间上下浮动。

        对于此轮书价上涨潮,无可否认其中有着虚高定价的成分,但更多是出版商为应对纸质图书市场日渐萎缩的现状而做出的一种价格策略——为打折搞促销预留空间。这种“高定价、低折扣”的营销手段已为我们所司空见惯。很显然,低折扣下的图书市场,必然催生读者“无折不买”的消费心理。而这又反过来加剧出版社及零售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也就在所难免。倘若任由这种状态泛滥,最终会造成图书行业的灾难。

        在成本压力下,图书价格上涨自在情理之中,只要符合市场规律,不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便无可非议。而实际上,在图书市场已进入卖方市场的今天,书价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自发调节。我更关心的问题在于,出版商不能一味地涨价而忽视了图书质量的提升。对于爱书之人来说,买书最大的成本不是价格,而是没有好书可读。最悲哀的莫过于花了高价钱却买了一本不堪一读、粗制滥造的垃圾书,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异于谋财害命么!

        广州市萝岗区  钟飞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