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论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力作

    赵本义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10日   19 版)

        曹飞教授等所著《“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理解导示: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把众多的个人、家庭、族群和组织整合成社会体系,除了客观物质力量的机制外,还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诉求和价值观念的力量及其规范作用。尽管在这一层面上呈现着复杂多样的势态,但人类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日益表明,正是主流的核心的共同价值诉求和价值观念把复杂多样的社会单元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社会体系,其对社会发展和推动的意义不断加深。

        这些主流的核心的共同价值在深化发展中呈现出一个趋势,即不断地接近和走向人自身,剔除那些在人性以外的虚幻光环,人类社会应该关怀一切人,关怀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及其他们之间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相处,“以人为本”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元素和生发源。因此,作为当今文明和进步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社会主义,自然是要把人类长期发展的成果——以人为本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价值规范;不仅如此,还要赋予以人为本更为高级、更贴近人性、更具体、更丰实和更鲜活的时代内容。这也就是说,在人类价值体系的进步中,以人为本作为人类共同价值或“绝对命令”是价值进步的中心线索,是人类优秀价值传承发扬的内在规定和基本尺度,价值体系的进步就在于是否更加“以人为本”。传承人类文明且优越其他主义的社会主义,自然是要在“以人为本”上更加进步。所以,正如这部学术专著所指出的“‘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鲜明的主题理解和论证,特别是这种论证要使人信以为真,信以为善,心悦诚服,这是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现实和已有的学术成果而独具匠心的设计和论证。一般说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人类社会发展来论说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的价值选择,另一种是从价值观念体系自身的逻辑来解读以人为本的内涵规定及其作为社会进步的应然选择,并由此来阐释以人为本与其它价值诉求和主义的区别与关联。显然,这部专著的总体策划人精心地反思了这两种论证方式的优劣,结合价值观念发展、接受与论证的时代特征,选择了从对“以人为本”思维方式的考察入手,深入系统地讨论了“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这种切入方式独具慧眼和匠心。这是因为,从社会演进和价值发展的历史语境来论证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本的价值元素,这一话语体系比较普泛、陈旧与艰深,而且遇到历史辩证法的难题,在当前也不利于给人们一个简明易懂、适于把握和操作的具有确定性的理论内涵。

        本书对这种论证方式的逻辑架构和内容梳理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凸显的成果就是完善地赋予和整合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以及由此结合时代特色与中国文化特色赋予了“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该书把以人为本的基本诉求规定为以人性——经过一系列整合与优选的人的属性的统一,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个体性、群体性、类属性的统一——为基础的人化世界。这种对以人为本逻辑内涵的理解,层次清晰,特征明确,逻辑目标和逻辑环节内在一致,价值要求能够充分体现人性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在理解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的本质时,有两个值得肯定的显著特征:其一,诉求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科学统一。其二,以人为本诉求一切人的价值,实现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和其它价值诉求的全面发展。该书强调“真实共同体”或“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观念,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坚信:人愈是深切地关心个人,就必须更加深切地关爱社会的共同诉求,一个社会要充分的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利益,就必须有效地关切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一切个人的合理诉求。这两个特征充分地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容。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曹飞等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5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