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地最早引进出版的无字图画书,《小老鼠无字书》颠覆了读者对书籍的认知,带来了图书叙事的新颖视角和新主角——图画。
图画书起源于西方,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1658年,捷克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出版的《世界图绘》,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带插图的儿童书。《披头散发的彼得》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本图画书,是1844年由德国心理医生为自己当时三岁的儿子写的一本童书,1845年正式出版。在亚洲,图画书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日本的图画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图画书的大国。韩国的图画书从上世纪70年代启蒙,发展势头迅猛。
应该说,中国是有自己的图画书传统的,譬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盛一时的连环画。然而,连环画更多是一种图配文的形式,即“图解”、“图释”,文字离开了图画可以独立存在,而图画离开了文字则无法独立讲述故事,也就是说,绘画语言还未成为真正的叙事主体。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外出版包括文化学术交流的频繁,图画书这一新型的少儿图书形态开始走入了出版人和一些儿童文学研究者、作家、画家的视野中,这也和当时社会上教育观念的变革有关。此前,普遍对教育的认识是要求知识的增长,赋予少儿读物的功能是认知;然而,当民众逐渐认识到性格、情感、意志、想象力等非知识因素对成长的作用之时,相应的,对少儿读物功能的要求也日趋多元化。当然,根据婴幼儿和小学低年龄段的心智发育特点,图画书是最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形式之一,而其时,幼儿园书架上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寥寥无几。
90年代,少儿出版界和儿童文学研究界开始了对图画书编辑理念、创作理念、设计理念的整体学习。图画书的形式已经出现过,但还没有作为一种全新的图书形态为社会所知,混同于传统的儿童图画故事书的行列。
2000年至2002年,图画书的推广在幼教领域、出版领域自发性地延伸开来,不过,这仍是一种小众行为。社会和业界、大部分编辑和读者还不理解图画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而如何阅读图画书也尚待启蒙。这一年,《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出版,其中一章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图画书在儿童文学中的重要性,图画书理念在专业圈子中得到了共识和彰显;这一年,《东方娃娃》杂志在苏州举行了中国首届图画书研讨会,启蒙作家、画家关于图画书的创作理念;同年,以“红泥巴网站”为代表的图画书专业推广机构诞生,阅读推广行为步入实践进程。
在阅读推广人阿甲看来,图画书的出版和发行需要专业化。在出版阶段,从选题策划,到创作制作(或引进版权),再到编辑、印刷装帧,图画书都有一些远比普通童书更为严谨的要求。而从发行的角度看,仅仅通过传统的书店上架、信息发布方式则难以成功,图画书往往需要有计划的导读、阅读演示等方法推广。同时,读者需要学习如何阅读这种独特的童书形式。
在笔者看来,图画书实现大规模的“专业化启蒙”始于2003至2004年,由引进和出版国际优秀图画书开始,国内出版界、阅读者完成了对图画书的真正学习。2003年3月,瑞士女画家莫妮克的《无字书》系列8册由明天出版社推出;年底,美国希尔弗斯坦的经典之作《爱心树》《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上大圆满》等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2004年,接力出版社推出了美国经典图画书“阿罗系列”和日本图画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英国百年经典图画书“比得兔的世界”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引进;同年,日本经典图画书“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莎娜的绘本”系列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2004年底2005年初,享誉台湾图画书界近三十年的信谊基金会进军内地,出版了以《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引进图画书,催生了内地图画书出版热潮。2006年,《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首版由21世纪出版社出版,二版为接力社)的出版和彭懿极富个性和热情的推广,把图画书的推广和出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2007、2008年,图画书创作、出版、推广、研究活动热潮涌动,图画书完成了它在国内的认知旅程,作为少儿读物中的一个常销品种固定下来。其后,业界和社会,其中,又以明天出版社为先锋——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如何推动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行进。
由此,说《无字书》开启了图画书在中国的十年旅程并不为过。尽管在2000~2002年间,春风文艺出版社推出过《雅诺什绘本》10册、21世纪出版社推出过“恩德童话绘本”6册和“彩乌鸦”等15册德国引进图画书,但大都在当时市场上沉寂,并未像《无字书》这样激起业界和社会对图画书这一形态热烈的探讨和认知,这可能与《无字书》极致的图书形态有关。作为内地最早引进出版的无字图画书,它颠覆了读者对书籍的认知,带来了图书叙事的新颖视角和新主角——图画。
那么,一本没有字的书,究竟怎么读,读了之后又能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呢?其实,和成人相比,孩子是天生的图画阅读者,其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图画表达的方式更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会把字也当成是图画的一种,所以,无字书可以说是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对于孩子尤其是婴幼儿而言,他们更希望阅读的过程是一种游戏、体验、发现、想象之旅,图画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期待,激发他们的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对一本图画书反复翻阅的原因——每一次阅读,他可能都会发现一个新细节,组建了一个新故事。所以,在图画书中,“无字”更能够说故事,在其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唤醒。当然,前提是,这是一本用心、精良、纤微必现、真正用图说故事的上乘图画书,而不是粗鄙的、几天就可以炮制出的劣质图画书。
莫妮克的无字书系列由《颜色》《反正》《飞机》《小船》《大风》《数字》《字母》《房子》组成,我这个成年读者甚至读出了其中的深层况味。比如手头的这一本《反正》,你之正,为我之反;你之黑,为我之白,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文字很难准确表达、普通画面难以表达的,却可以在寓意性的图画书中暗示,图画书中原来蕴涵着哲学、心理学、价值观和世界观。视觉艺术本就是儿童擅长感知和创造的艺术,在其中,他们看到的想必比我更丰富。
这也许可以说明《无字书》的传奇之旅。自2003年该书出版后,出版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营销,仅在《中华读书报》、《文汇报》等出版文化类媒体上发表过几篇评论,然而,无数的家长、妈妈、老师们在博客、社区论坛,以及评论页面等自发地推荐这套书,形成了绵延至今的销售热潮,也让这套书成为我们谈论图画书中国旅程时无法绕开的重点。这也许和阿甲等阅读推广人的努力有关,也要感谢《父母必读》将其评为“2005年度十佳童书”,但归根结底,该书的品质让它实现了大规模的口碑传播,在渡过了最初的市场启蒙艰难阶段后,它永驻在了读者心中和市场之间。
或者,我想用好孩子科学育儿网中一位妈妈的话来作为文章的结束:“反正是好书,书店卖不动,真可惜,丁妈,愿意和你一起在好网宣传,让更多的宝宝拥有这套好书。”朴素的情感,最后汇聚成磅礴的力量,成就了莫妮克《无字书》的中国传奇。
(本文为《小老鼠无字书》系列新版的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