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木心的“尴尬”

    唐 棣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20日   11 版)
    《文学回忆录》,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98.00元

        “举世称颂的事物人物,大半令我怀疑。”(木心语)吊诡的是在他去世几年后,不巧自己也成了被怀疑的人物。

        近期,在各种场合不断有人向我热诚推荐木心。荐者身份背景不同,说法却颇为吓人——“被遗忘的文学大师”、“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等,大有坐向废名、周作人,甚至鲁迅等大师身边的架势。

        知道木心是在2006年。深读后有些感觉,也委婉地写到过这段私人阅读体会。如今,大家的推荐搞得我很尴尬。于是席间也请那些人说说原因。

        其一是因为“木心先生读书博广,还能生动地谈得出自己的感受”。博广是相对于目前大部分阅读缺失的状态而言的,一个可悲的问题。与同期的作者比,这点不足信服。木心先生最担得起的可能是这段评价里的“生动”一词。

        第二是因为我们的时代缺乏“反偶像”。时代喧嚣,火气旺盛,缺乏清淡好文字。先生的文字是不是好文字?也有一个参考系的问题要明确。他是那个时代的人,在那个时代的人中,他的文字,我以为极为平常。但他对文学的理解成全了他的文字,让他的文字更倾向于一种随谈。我以为,文集中最好的是随谈部分,家常且有机智。

        先生的文字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反偶像”——李敖。他的确没有李敖那样的火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冥冥中的“幽怨”——直接说是有一点阴性特质。(当然,这种气质的男作者很多,大概是阴柔气决定了他对事物敏锐而独特的感知。)

        我不喜欢这种将感知角度带入叙述中的文字。那么好的措词造句,毁于这种语塞——所谓好阅读者一定能明白的“不干净,呼吸不畅”之感。

        木心先生在其作品《即兴判断》一书中曾清醒地提到“艺术家的声誉之起,有的是走运,有的是成功。走运中会脱运,一脱运就湮灭了。”而很多热情的读者却不管不顾地扑了上去,殊不知会影响到老人家的意愿。

        这多人将木心看作一种符号。在诸多推介中,一个作者以文字活着,我却觉得他活得太累了——陈丹青先生说:“谈论民国史”的命题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他是否乐意?没人知道,包括很多关于他的话题,细想起来也都与他,或者他的文学越离越远。

        作为旁观者,我对老先生是尊重的。他让我知道对文学需要投入巨大的迷恋才可以做好。“先生诚于自己对文学的忠贞,毁于对大好生活的不接受。”我的看法是这样。

        在我看来,他的纯粹以及虔诚深深影响了画家陈丹青。作为学生,陈丹青说自己是很坏的一个。而恰恰是他推动了很多人对木心的注意。这是时代问题,我们也没办法。总体来说,木心先生讲的文学是他说得最多,对其影响至深的那一种文学。关于他对老师的阐述中,很多尊敬是私人的,赤子般的——文学这件事就是这样。公共是文学的敌人,也是感情的敌人。

        这本《文学回忆录》,比前作更加凸显出一个迟暮者的身份(以前多有隐藏)。他的“不合时宜”恰恰在于沉湎前尘。前尘里含了愁绪万千。他的流行,他的被议论,与他的寂寞的文学生涯做一个对比的话是尴尬的。

        木心是他文字的贵族。文中的确有好意思灵光一闪,读至结尾,但大部分已消逝在我们的感受里。有的人能接受,读多了,自然习惯他。有的人不免觉得造作。有人说,读木心读得出红楼梦,读得出唐宋八大家,读得出桐城、公安,或某些篇还读得出伍尔芙……各种说法都对,也不对。

        即使木心给了你再多别人的感觉,他还是自己。纵文字千变,他写了,脱不尽对往昔的几分怅怨之意。这一点又让我坚信老先生到底不像他的文学一样不食人间烟火!

        在文字邋遢的时代,梳妆打扮的行文至少体现用心。木心的文字有一种精致少妇般的姿态是可以接受的。愁绪蕴含文字,他写来总带那么点少妇们爱发的牢骚。大概这也是某种思想,会“思想”不是好事。木心也说:如果,思想家不知自己是“多余的人”还算什么思想家?

        他有一句诗:“掩门匆匆走了,整部记忆呆在台阶上……”台阶之上,日暮西斜之下独坐着那个人。后影苍老,但我认得出这就是昔日的公子——“民国时代的阅读记忆”终究落了伍。

        情景与历史中的某些人完全可以对应。众所周知,那些人有的成了我们至今吟咏的诗情画意,有的被人深埋文学史,还有的成了三三两两的掉书袋者的宝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