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3月13日 星期三

    勤的张力

    那家伦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3月13日   19 版)

        太阳底下白族人聚居得最多的大村落大理周城,有一个历经风雨一百多年的大戏台。戏台旁边有两株比戏台历史更长的大青树。它蓊蓊郁郁,载负历史风云,逼视世道人间……

        土生土长于这个以扎染及茶马古道上重要驿站著称的白族人文学者、作家赵勤,在刚学会走路时就被母亲抱到大青树下拜了三拜,又把他放到大舞台上,让他作了人生的第一场表演。

        他在台上兴致盎盎地飞跑起来,跌倒了,竟然没哭,爬起来,接着跑,又跌倒了还是爬起来跑。于是,在他开始进入学堂上学的那一前夜,稍有读过几天旧学的母亲为他取名单字:勤——愿他以勤去追赶岁月,创造人生,像大青树一样为世界添绿增色。

        伟岸挺拔的周城大青树,不会因有了赵勤而多一片叶子,而周城却因有了赵勤而使大青树多了三片绿叶……

        这三片绿叶分别是:勤学,勤思,勤行。

        赵勤命运寒苦。父亲和母亲以单薄之力肩扛重任,全心操挂在儿子身上。在那个苦一个工分只有几分钱的岁月里,一直鞭策儿子勤学上进,苦读诗书,勤于进取。仅读过小学的母亲,以伟大的形象,鼓舞了赵勤一辈子。

        每当赵勤谈及母亲,他时或眼眸都充满晶莹。

        在赵勤刚刚懂点人生粗理时,父母力排众议,把他送入了正是云南边境最吃紧的军营,去接受世界上一支伟大特殊的军队的青春淬火,完成了人生的最重大洗礼。

        我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炉火熔练,让我从一个不知事的少年成长为中尉军官和作家,我知道这种熔炉是一种人生大学。因此,每当谈起从军历史,我和赵勤都有共通的情愫和理寓。

        赵勤是迎着滚滚烽烟投向卫国的战尘的。他弯腰爬入过炮声隆隆的“猫耳洞”,接受过那场“松毛岭”争夺之战的生死考验,他险些牺牲或负伤……更多的是战友们的爱国激情,激发了赵勤的最初创作灵感,他执笔写下了“猫耳洞”里的那一篇篇诗章,都是以生命和鲜血点燃了边防军人的高尚情操。那些用男儿血性写出的青春文字,最初发表在当时昆明军区创办的《国防战士报》和地方党委创办的《文山报》副刊上。当时我的三弟那家佐正主编这份地区小报,他们便结识于烽火前线,从此结下了诚挚的情谊。

        在烽火前线,赵勤又有一个重大收获是,得到了真挚的爱情。在“军爱民,民拥军”的热潮中,赵勤偶尔相识了一位爱好文学的美女。当时,赵勤能文能诗的文学情韵,在军营里也是出了名的,并受到过首长们一次又一次嘉奖……正当赵勤立志当一名军旅作家时候,中国英明地向全世界宣告“100大裁军”号令。为响应这一号召,赵勤主动提出了复员回乡,开赴另一战场……

        赵勤复员回乡后,仍然勤奋地写,用退伍不退色的军人情怀,在简陋的寒屋里、油灯下,写出了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美文,这感动了一直追赶赵勤的那一位远方美女。

        一年后,这位姑娘宁愿放弃自己很好的生活,来到周城与赵勤一起当农民。这却让古老的村庄,掀起了阵阵波浪。这里虽然是接受汉文化较早的古驿站之一,但是,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婚俗,大多数很守本份,按古人的说法,本地的牛,只能吃本地的草;好女不出乡……赵勤却用新一代人的思想文化,冲破了传统栅栏,而这却给他们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苦脑、难堪,也引起个别人的嫉妒。在姑娘有时单独在小巷道里回家时,一些人认为这个姑娘听不懂她们的白族话,总在她背后比比划划地取笑,或者用土块扔在向她的脚前身后……

        有好多次,土块击中过这位美女。她不禁哭诉过。

        “不要哭,这是一些人对我们的生活心怀嫉意。”赵勤抚着妻子的伤处。

        “对嘛。自古有才遭人嫉。这是嫉妒好姑娘配了好儿郎。”母亲常把话说透给他们。

        好姑娘笑了,眉间还挂满泪水。

        一年多后,姑娘便学会了白族话,成了地地道道的白族儿媳妇,并与村里人打成一片,成了村里村外称赞的好媳妇,

        赵勤得益于父母亲和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放大了勤的张力。他调动了全部生命之力和智慧之韵,立宏志决大愿,读万卷书,思千古情,行百般志,在各种艰辛的或顺达的境地,轻松的或复杂的岗位、不幸和或有幸的岁月,都在杰出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挚情认真地写。他在各种重要报刊发表了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学作品400多篇,还出版了大理的文史专著多种:《大理周城风物录》、《喜洲古今对联选》、《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喜洲史韵》、《周城村赵氏族史》、《蝴蝶泉志稿》,参与编撰过《我说喜洲》、《喜洲镇志》、《周城文化——中国白族名村田野调查》。赵勤的文学作品结集出版的有《永不遗忘的歌》、《乡村之恋》、《土地之子》。

        好几种书籍出版后,赵勤都在夜晚登门专程送给我。白天他要忙于公务,而且常常跑往各地去出差或者采访。有时假日也在加班整理材料,天擦黑才回家。

        每次到我家里,他自然还会谈到他的另一种得意作品,他心爱的两个“汉白玉”女儿。大女儿大学毕业后曾招聘于省外一家杂志社,年纪轻轻,就将作品发表到中央报刊,已经奋力拼出了一番天地,前年又回到家乡在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被录取。二女儿正就读于省城的一所大学。

        一种古老的边地文化,与另一种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交融为一体后,所绽放出来的奇葩,是瞩目而独特的。

        而今,在周城村古老的戏台旁边的那雄伟大青树上,又有了“三片绿叶”,已经萌发新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