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也叫“小人书”,顾名思义,是专为儿童们绘制的配图读物。
连环画起于何时,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若将连环画取自汉画像石,那中国应该是连环画最早的原始发源地。有人说,敦煌莫高窟中的《九色鹿本生》最具连环画特征,但也有学者认为清末的《点石斋画报》,以连续的图画图绘时政新闻,才是连环画的萌芽状态。其实作为一个画种,连环画应该确立于上世纪20年代。据史料载,大概是1925年前后,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过连环画《三国志》、《西游记》、《水浒》等经典名著图书,并首次在封面的题名上冠以“连环图画”的名称,从而使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得以确立。
综上所述,连环画的前身并不是专为儿童的。《九色鹿本生》讲述的是佛的故事,《点石斋画报》是绘图报纸。就是到了赵宏本、钱笑呆、沈漫云、陈光镒这些连环画大家出现的年代,连环画基本还是为成年人服务的。连环画真正成为儿童读物应该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记得在“文革”前的大小书店里,皆设有连环画专柜,明亮的玻璃柜里,分层摆着一本本色彩艳丽的连环画,品种极多,如《三国演义》60册、《水浒》23册。《铁道游击队》7册,《西游记》更多,除去成套外,还有衍生本,什么《美猴王》、《猪八戒背媳妇》等。除四大名著外,还有数不胜数以战争、神话、戏剧、武侠、市井、民间传说为题材的连环画,如《鸡毛信》、《马兰花》、《苍子花》、《渡江侦察记》、《山乡巨变》、《暴风骤雨》、《刘文学》、《神笔马良》、《西厢记》、《林海雪原》、《封神榜》……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连环画家,如贺友直、施大畏、刘断卤、顾炳鑫、沈尧伊、江南春、汪观清、韩和平等。就包括程十发也绘制了《老孙归社》的创作。后来又出现了电影连环画,如《秘密图纸》、《羊城暗哨》、《朝阳沟》、《自有后来人》、《芦苇火种》、《南征北战》、《打击侵略者》,对乡间没有看这些电影的人极具吸引力,除去书店外,大小城市里的背街小巷里,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以及港口码头、公园的角处,不时就能看到摆在水泥地上的一片片小人书画摊,看一本一分或二分钱,也可交押金租借。那旁边,坐着位老太太或一位老爷爷或自食其力的残疾人,很热情地给围着画摊儿娃娃们介绍画册的名字和内容,什么《杨七郎打擂》、什么《野火春风斗古城》、什么《银娘娘》、什么《画皮》……不厌其烦,能说得娃娃们双目发绿,终于递过手中暖热了的钢镚儿……
小时候,我就是一个小人书迷。平常省吃俭用,攒了一木箱小人书,有上百本,视为珍宝,除去与小朋友换着看外,一律不出借,包括几个弟弟,想看也得好央求。有一年我去了一次周口,见城里人摆画摊儿出租,就动了心,回来后也开始在小镇东街背处,摆开了自己的“珍宝”。那算是我今生的第一次商业活动,开始还有点儿抹不开脸,遮遮掩掩摆了一下午,不想竟挣得一毛二分钱。我大喜过望,心想一次挣一毛二,出两次就能挣两毛多,当时两毛钱就可以买一本很厚的小人书了,何乐而不为?后来,我的小人书随着我的“商业活动”越攒越多了。
不料到了1966年冬天,“文革”兴起,乡间开始到处搜索“封资修”的东西,我的一箱小人书也遭厄运,被没收后化为灰烬。为此我还跟那些乡间造反派闹了一场,差点儿被拉上批斗台。
我记得非常清楚,那箱连环画共236本。我至今未系统读过四大名著,许多内容全是从连环画中学到的。有许多电影至今我也没看过,但皆知其故事内容,像《前哨》《武训传》《南海怒潮》等,也多是从小人书中了解的。并且记住了赵丹、魏鹤龄、冯喆、金山这些大明星。那时候还不认得冯喆的“喆”字,读“吉”。有一次乡间演《南征北战》,他饰演高营长,别人不知道他叫什么,我说我知道,并很自豪地对人家说:“他叫冯吉!”
小人书,是为娃娃们打下文化和历史基础的精神食粮,只可惜,现在却变成了贵族奢侈品。据说一套《三国演义》豪华本订价几百元,一般人家很难买得起。小城里的书店早已转行卖了别的,大城市的书店里也没了连环画专柜,背街小巷里更没有了小人书画摊。五六十年代的旧连环画成了收藏者赚钱的门路,画家也极少涉及这种不挣线的创作,文化像一下子全归进了电脑里,给我们这代人留下的只剩下回忆了——真是无可奈何!
我的拙作也曾被人改编成连环画在《连环画报》和其他杂志上发表,如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残梦》、《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过的《打工妹菊》、《女匪》等,有的还寄了原作费,只可惜,没有成册。真盼有人将拙作改绘成小人书,我宁愿放弃原作费,不为别的,就为着对小人书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