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姥爷和我,一个90岁,一个七八岁,在70年代末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扶持我长大,我陪他走完人生的路。我想把这种生命传承的爱写出来。”蒋雯丽在新书《姥爷》的序言里,这样表达自己的写作初衷。
2009年,蒋雯丽首次自编自导,讲述自己和姥爷故事的电影《我们天上见》摘得釜山电影节“最受观众喜爱电影大奖”,电影把那一代人的生活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其中浓浓的祖孙情感人至深,耐人寻味。2013年,《姥爷》作为蒋雯丽首部散文随笔集,在电影《我们天上见》剧本的基础上,以蒋雯丽内心积淀30年、对姥爷始终不变的真挚情感为依托,添加诸多生活细节,讲述真实的童年故事。
说到对姥爷的感情,蒋雯丽表示: “姥爷一直在帮我,从小时候带我长大,到我考电影学院讲述姥爷的故事被录取,再到第一次导自己的电影,出版第一本新书,我的每一步都跟姥爷有关,每一步都是爱。也因为这些爱,让我看世界的眼光没有那么功利、浮躁。当我13岁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内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雯丽,你的童年从此结束了。’”
近些年,名人出书里回忆亲情的题材趋势渐暖,从倪萍的《姥姥语录》到龙应台的《目送》,再到蒋雯丽的《姥爷》,叙事者都讲述了自己与家人的亲情故事,字里行间对家人充满感恩。亲情的关联是难以分割的,也因此,亲情的故事更能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