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在活着的时候,曾经假定他已经死了。他写了很多篇思考生死的文章,他把活着与死去的边界模糊了。在名篇《我与地坛》里,他写道:“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然而,史铁生离世后,他的夫人陈希米,却做了一个梦。梦到史铁生说他并没有死,史铁生对陈希米说,你也知道我没有死,只我们两个一起把他们都骗了。
史铁生自然是不死的。他的文字不死。他的意念不死。
史铁生死后,我所在的天涯杂志社为他举办一个纪念性质的“铁生之夜”,全国有近三十个省市的作协、杂志社、院校的同仁在同一时间参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他的死办成一个节日。让他永远活下去。
《让“死”活下去》,最初发表于《天涯》2012年5、6两期,一审编辑是我。七万余字的篇幅,连载,在《天涯》是史无前例的。但我们却也是义无反顾的。还记得初读这篇长文上半部分时的激动。觉得看到了史铁生老师的影子,是的,他已经死去两年了,可是,他却又无时无刻不在陈希米的身旁。
陈希米在文字里依然推着史铁生,是精神的史铁生,也是肉体的。只是少了声音。
史铁生的目光仍然还停留在陈希米的身体上,意志也是,交流时的语气也在的。愿望呢,愿望也是两个人共同的。
“死”是什么呢?死是孤独,死是区分“有你”和“独自”,死也许是史铁生的节日,但在现实看来,却是陈希米丢失证物的开始。
看过许多人回忆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篇作者是陈希米的大学同学,她知道陈希米和史铁生第一次相见时说的话:“你正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
多么好的故事开端,没有差一点,也没有多一点,刚刚好。我不由得想到沈从文写信给张兆和的样子。
关于爱,陈希米写尽了精神的储藏。《让“死”活下去》几乎摊开了她与史铁生的痴情史。史铁生将写给陈希米的情诗发表。那是多么饱满的感情啊,我们都看到了诗句里长出的果实,日常的,超出甜蜜却又停在甜蜜的,誓言。几乎,在情诗里,我们看到了孩子气。
有这样的段落,值得背诵:
希米,希米/见你就像见到家乡/所有神情我都熟悉。/看你笑容灿烂/高山平原、风里雨里/还是咱家乡的容仪。//希米,希米/你这顺水漂来的孩子/你这随风传来的欣喜。/听那天地之极/大水浑然、灵行其上/你我就曾在那儿分离。
这顺水漂来的孩子,把史铁生的生活延伸,不仅仅负责精神的交流,还负责生活的伴随。让史铁生饮有食,衣有暖,惑有答。陈希米,这个史铁生最为近身的阅读者和听众,她融化在史铁生的生活里,成为史铁生的一部分。而同样,史铁生也成为陈希米的组成部分,吃了陈希米做的食物,听了陈希米推荐的音乐,看了陈希米喜欢的书籍,都是对自己视野的延伸。史铁生在诗里说,你就是我的家乡。既有对西北那块乡土的忆念,更有对陈希米数十年如一日承载自己忧伤和愁思的尊敬。
史铁生的离世,就像一个孩子离开了家乡。作为家乡的陈希米,除了对史铁生的思念,更多的是独自面对选择、审美和疑惑,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世故人情。
史铁生的文字是一眼深井,这些年来,自然有不少饮用过井水甘甜的读者。在史铁生死后,表达哀念。那么,每一个读者的祭奠,都是对陈希米的提醒。
史铁生的“死”,持续了很久。从一开始不相信他的“死”,到后来反复确认他的“死”,陈希米有过很长时间的手足无措。缺少了生活参照,那么,日子便显得漫长。日常生活的节奏变化,也会出现精神的失落。
是孤独感吧,当精神的交流对象像个孩子一样离开,那么,倾诉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难题。如何找到妥当的答案呢。
好吧,只好将所有的不安和疑惑都写下来,于是,便有了这篇直击灵魂的《让“死”活下去》。
她终于知道:“好好活,是活下去的唯一办法。爱,则是唯一的通途。”
读到这里,我觉得双眼湿润。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百度了一下陈希米,上面写:陈希米,华夏出版社副编审,史铁生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