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转变,由培养专业型人才转向综合型人才的全面提升,高校课程设置由此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加重了文化素质教育平台课的建设工作。在各类文化素质课程当中,影视艺术欣赏和评论类课程最受学生欢迎。影视艺术以其视听性、娱乐性以及广泛的社会传播面等的特点,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获取知识、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但因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差别,大部分学生热衷于视觉性、娱乐性快感的获取,而忽略了对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追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进而培养起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就成为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由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主编、全国十多所高校影视艺术专业教师参与编写的《影视艺术导论》就是为适应高校这一教学要求而组织编写的一部教材。它通过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常识、影视艺术发展历史以及经典影片的分析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鉴别、审美分析的能力。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说:“电影艺术的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用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这种新的艺术欣赏能力,把沉湎于娱乐性影视作品的学生吸引到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审美上来,使他们学会辨析影视作品的文化层次,获得更有价值的审美愉悦。
作为导论性质的教材,本书以稳定可靠的学科基础知识的阐释为主,同时也尽可能吸收相关学科已成定论的研究成果,以体现创新性和前沿性。全书包括总论、作品与节目论、生产与传播论三部分。“总论”详细介绍影视艺术的本体界定及其主要属性,分析了电影电视的艺术身份、艺术方法、艺术逻辑以及影视语言、影视文化所具有的特征,涉及画面、镜头、音响、色彩、蒙太奇、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等基本知识。“作品与节目论”主要运用类型学和文本细分的方法对电影、电视剧以及节目类电视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生产与传播论”对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做了传播学的梳理,并对其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作出描述。全书在对影视艺术理论的清晰建构和描述中,既有影视艺术的缘起、形态、构成、特征、演变、趋势等一般理论的阐释,也有影视艺术的要旨、中外影片分析、影视社会学的描述、思潮和史料的介绍和甄别等;既有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对比研究,也有电影与电视审美阐释的有机统一与平衡,从而改变以往教材重“影”轻“视”、重作品轻生产、重内容轻传播的偏颇,力图构建出崭新的影视艺术课程教学新体系。
影视艺术是与传统艺术迥然不同的艺术形态,有其自身的审美性和发展历程,但若能将其与传统艺术理论有机联系起来,置于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之下来观照,必将拓展影视艺术的文化视野,使学生的理论素养获得有效提升。《导论》充分运用了接受美学、审美心理学、艺术形态学以及本体论、综合论和比较研究等原理、方法,力图阐明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独特品格。在谈到电影产生的本体依据时,论者运用接受美学的方法,从电影满足人们“看”的欲求、实现对自身生命之时空有限性的超越等方面,说明了电影的产生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心理与审美的需求。论者还运用艺术形态比较的方法,分别将影视艺术与戏剧、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相比较,来阐释影视艺术综合其他艺术形式而又独具特点的本质。
大学生在了解电影电视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形成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观的同时,还需掌握一定的影视评论的方法,这也是影视艺术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介绍影视艺术基本知识和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加强经典作品的分析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抛弃了一般的教条式纯理论讲解模式,而是选取大量经典作品或影视片段,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点进行分析,使得影视作品与理论的互文本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尤其在谈到别国电影时,论者更是不惜占用大量篇幅,采用文本细读法对影片做了角度不一的诠释。有从主题、人物、审美特性等角度运用传统分析方法来分析作品的,也有单纯对电影的语言、结构、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进行专业性分析的。尤为典型的是对好莱坞全球票房冠军影片《阿凡达》的分析中,作者则运用文化和社会学分析方法,对在新的社会环境和科技条件下现代好莱坞电影的发展策略和趋势等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从而突破了艺术风格和审美特性的传统批评模式,而是将之置于一个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来考察,显然更能切中要害。
值得一提的是,《导论》力求凸显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和实践,从中国影视艺术发展、创新的实际出发,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统一全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在价值观层面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使得该书成为一部反映近年来影视艺术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影视艺术理论研究最新进展的一部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