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2012:我的保守主义科学文化阅读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2月26日   15 版)

        2012年,我吟诵着“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坚持我的保守主义读书生活,“还是让我们真的读书吧”——我的意思是指读纸质的书。但我的保守主义更重要的体现,是在阅读中远离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

        要回顾2012年出现在市场上的好书,必定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这里我只关注那些富有思想性的书籍,而且仅限于那些谈论与科学有关的话题,同时又能够被较多公众阅读的书籍。当然,如果书中有坏的思想,我也不吝批判。

        出版社经常为所谓“科普书籍”的出版形同鸡肋而纠结——总相信这是重要的图书品种,但市场和社会反响通常都平淡乏味,往往是因为没有注意到“科学主义”已经沦为一个缺乏生命力的纲领,而传统的“科普书籍”几乎都是科学主义纲领下的产物——将歌颂科学技术视为自己的天赋义务,并拒绝对科学技术进行任何反思。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纲领是“反科学主义”,它勇于对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它们被滥用的危害性等等进行反思。这个纲领同时也更适合今日公众的精神追求,所以在这个纲领下产生的作品,虽未必能如畅销书那样大卖,但往往会吸引较为高端的读者群。

        环境问题一直是反科学主义纲领下的关注重点。环境运动领袖莱斯特·布朗去年出了新作《崩溃边缘的世界——如何拯救我们的生态和经济环境》([美]莱斯特·布朗著,林自新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中译本也迅速推出。布朗保持他一贯的观点,认为现行的全球现代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他开出的药方是所谓“B模式”,包括如下四个要点:

        一是稳定气候,这要求节能减排。二是恢复地球的自然支持系统,这包括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等。布朗坚信地球本来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只要我们人类别破坏得太快太猛。三是稳定人口。四是消除贫困。后面两个要点看起来和科学技术没有直接关系,似乎是社会问题,但布朗将它们包括在“B模式”中,是大有道理的。其实这就是“未来世界最大的政治是环境问题”这个观念的反映——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政治远远比科学技术重要。这个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有可能成为悲观未来中的一线曙光。

        关于未来世界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关系问题经常引起我的兴趣,这里也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激烈交锋的思想阵地。去年凯文·凯利继《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之后又推出新著《科技想要什么》([美]凯文·凯利著,熊祥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他将科技看成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有意志的,并为自己能够“领悟”到这一点而沾沾自喜。他相信“人工制品和自然生命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对等关系。科技和生命一定共同具备某些基本属性。”换句话说,技术可以是生命,生命可以是技术。但这种貌似高深的信念,看不出有什么积极意义,相反它还阻塞了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思想路径。

        和凯文·凯利上述想法相近的,是《奇点临近——2045年,当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美]Ray·Kurzweil著,李庆诚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作者以先知的姿态预言:公元2045年将是所谓“奇点”——由于GNR(基因、纳米、机器人)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人类的生物智能和非生物智能将融为一体,人机结合将极大提高人类智能,人类寿命将大幅延长至千年以上,人类将超越自身的生物属性,文明发展速度将成指数级增长,并迅扩展到全宇宙。

        不过在这首科学主义纲领下的“技术乐观主义”狂想曲之后,作者也用了一章来讨论上述前景的危险性。他承认对于“病变的强人工智能”基本上无能为力,“在这个领域,纯粹的技术策略是不可行的”,他建议的应对策略听起来十分软弱无力:“最大程度上使得非生物智能反映我们的价值观,包括自由、宽容以及对知识和多样性的尊重”。但谁都知道,“病变”了的东西本身就不可以常理度之,万一到了紧要关头这些“强人工智能”不认同我们的价值观怎么办? 

        另一本引起我注意的书是《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美]斯图尔特·布兰德著,叶富华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的中译本,封底上说作者“是乔布斯年轻时期的精神偶像,其观念影响了一代人”,说该书“是西方关于环境问题的反思,……其观念具有超前性和颠覆性”。实际上本书行文有着浓厚的伪科学味道,大话连篇,却很少有合理的论证。而作者观念之荒谬,则骇人听闻。例如作者极力鼓吹核电,说核电才是真正“绿色”的。对于各国至今都无法解决的核电放射性废料问题,作者居然主张根本不必考虑如何长期安全存放的问题,因为后代人比我们聪明,肯定会想出办法解决的!又如对于转基因作物,作者也极力鼓吹推广,居然说“事实是,目前没有任何一丁点证据说明转基因作物对人体有危害。世界上每一个科学机构……都证实了这一点”。这样赤裸裸的谎言和“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般对后代极端不负责任的想法,我已另有专文严辞批判。

        富有想象力的书籍,总是能够吸引我的兴趣。也许事实将再次证明我以前的观点:我们目前只能更多地寄希望于科幻作品来推进对科学技术的反思。王晋康被认为是国内最优秀的三位科幻作家之一,多年来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反科学主义纲领下进行创作。最近他推出了《新人类系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包括《豹人》、《海人》、《癌人》、《类人》四部小说,想象了人类几种可能的未来,想象了人类和其他智能之间的相处及争夺,恰好可与凯文·凯利和库兹韦尔关于人机结合未来前景的乐观想象对照而读。在今天,疯狂的探索和悲观的反思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

        最后,要特别提到萨顿的《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文化》([美]乔治·萨顿著,鲁旭东译,大象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这是近来最值得尊敬的科学文化书籍之一。那是萨顿构思宏大的七卷本科学史著作的第二卷——不幸的是他写完这卷就去世了。第一卷《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中译本已在两年前出版。读者切不可将此两卷书以“烂尾工程”视之——如果一定要用造楼比喻的话,那应该说萨顿是原是想造七幢高楼的,不幸完工了两幢就去世了。这两卷本身是结构完整的精心之作,谓之科学史著作的经典那是当之无愧。当我们的阅读在网络、微博、电子书的围剿下,正在越来越轻薄破碎之时,还有人在翻译这样的书(两卷都是鲁旭东一个人翻译的),还有出版社在出版这样的书,这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看到了希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