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宁静乐园》,马慧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45.00元
旅居加拿大的IT程序设计师马慧元弹得一手好钢琴,对古典音乐、西方文化等领域颇有涉猎,近年来陆续出版若干与此有关的著述,《宁静乐园》是最新一本。在书中,马慧元的音乐随笔是建立在她实践派的经历、广泛的文化视野和大量录音室作品、现场演奏欣赏基础上的,从容、优雅,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文学性。
54. 《牛郎织女》,黄蓓佳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18.00元
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童话。(黄蓓佳)
55. 《潘雨廷先生谈话录》,张文江记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60.00元
潘先生学究天地却籍籍无名,斯为学界之憾。该书为潘雨廷先生1986年1月(《补遗》延伸至1985年)至1991年12月间的主要谈话记录,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以及科学与宗教,由潘先生门人精心整理,以年月日为纲目,反映了潘先生作为一个易学家和道教史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精辟见解,既注重内修,又注重外在研究,对于思想史研究者和修行者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堪称学问大家的名山之作。
56. 《平等与自由:学校选择的未来》,[美]保罗·E.彼得森主编,刘涛、王佳佳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30.00元
国家与教育、政府与学校、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等这些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争议,本书围绕“泽尔曼诉西蒙斯—哈里斯案”展开,共收录美国诸多教育学者、政治学者、法学家等文章10篇,主要探讨了该案的法律意义和影响力, 以及此次判决对学校选择的政治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仅加深读者对美国择校现象和深层原因的了解,同时也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未来提供参照。
57. 《乾隆十三年》,高王凌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32.00元
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不但书名相似,而且问题意识也接近,即都关注中国现代化转型问题。黄仁宇强调中国古代未能发展出现代性,高王凌却认为乾隆年间现代化业已发生。书中指出,乾隆年间中国和西方一样发生了人口增长、政府职权扩大等现象,作者认为是现代化的先声。也许该书结论还可以商榷,但其对乾隆形象的重绘、对现代化问题的重新思考都给人以启发。
58. 《清代科举冒籍研究》,刘希伟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55.00元
本书从制度史的视野出发,在梳理唐宋以及明代科举冒籍现象的基础上,对清代科举制的分区定额、原籍应试原则与变通、科举冒籍的类别、冒籍的缘由与社会影响、冒籍的治理机制与治理效果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将视线延伸至当代高考移民以及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挖掘该研究的现实观照意义。本书是目前海内外关于科举冒籍研究最全面系统的一部著作。
59. 《儒学文献通论》,舒大刚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380.00元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当代重要的文化资源。本书从“儒学文献的源与流”、“经学文献”、“儒论文献”、“儒史文献”四部分研究儒学文献,探讨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考辨其渊源、流别、类型和体系,并选择要籍评析其价值和意义,首创了“经”“论”“史”新型分类体系,提出“丛书”兼“类书”的著录原则。对中国儒学研究、 哲学研究及文献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60. 《上课记》,王小妮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29.80元
任何文体或风格学意义上的苛求都会削弱这部作品的现场(参与)感,进而损害其独一无二的价值——而在于师生间的交流、碰撞尽管不时会迸发出彼此照亮的闪 光,却也充斥着足够多的隔阂、错位和壅滞。《上课记》犹如一叠心灵试纸,既布满了师生交接留下的思想情感痕迹,又提供了进一步体味、思考的可能,循此或许能够勾勒出一幅象征性的当代精神运势图。(唐晓渡)
61. 《审查历史: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公民身份与记忆》,[美]劳拉·赫茵、[美]马克·塞尔登编,聂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49.00元
这本书不光是在谈历史教科书问题,更是要探讨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被歪曲的,历史教育和历史记忆对于当代社会起什么作用这样一些问题。当我们今天要走向民主法治、建设公民社会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历史教育转向公民教育,为公民教育服务。西方人怎么样编写历史教科书、历史教育怎样服务于公民教育,对我们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丛日云)
62. 《拾年》,王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8月第一版,78.00元
《拾年》作为新华社记者王军关注、追溯、分析北京城市面貌半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变化的采访写作文集,将视角聚集到北京种种“城市病”的深层次原因上,从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到四合院民宅产权物权归属对保护旧城的作用,再到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的前前后后,有激情义愤也有理性观照,提出问题更乐于给出建议甚至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63. 《市民社会基础读本——美国市民社会讨论经典文选》, [美国] 唐·E.艾伯利 ,林猛、施雪飞、雷聪 译 ,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第一版,38.00元
上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出现了种种令人忧虑的问题,在公共辩论中,越来越多的理论家和行动者厌倦了现成的意识形态的僵化说辞,把目光从政府和市场转向市民社会,认为解决之道在于复兴市民社会的活力,复兴家庭、邻里和志愿团体等中介机制,复兴公民的主动精神和合作习惯。对于转型时期的我们,本书有助于我们对社会进程抱一种更具反思性、更积极的态度。
64. 《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美] 鲁道夫.P.霍梅尔著,戴吾三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98.00元
1920年代,德裔学者鲁道夫.P.霍梅尔来到中国,走村串户,对中国手工业作了8年的调查,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了中国人所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场景,这就是这本珍贵图录的来源。作者来华之时,中国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而今,我们已迈过工业化阶段,书中所描述的很多手艺已不再被人们所使用,甚至也许已经失传,思之令人唏嘘——这也就更加凸显了本书的价值。
65.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英]帕·林·特拉芙斯著,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15.00元
满足孩子不安分的天性和好奇的心理,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最重要的期待之一。卡夫卡说,人在本质上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的,所以我们这个世界给予孩子准备和提供的东西便可想而知了。但是,有一个叫帕·林·特拉弗斯的人却嘹亮地向着这个世界宣布:“我——来——了!” 特拉弗斯的《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就是这样有备而来,她就是替代我们许许多多不称职的父母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的。(安武林)
66. 《台湾念真情》,吴念真著,译林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29.80元
“台湾念真情”是台湾著名编剧、导演、作家吴念真1990年代后期编导和拍摄的一组纪实节目,根据节目写成的这本书里,吴念真以朴质语言记录台湾的人间群像,为那些地方、那些人留下珍贵记录。似乎对于吴念真来说,一个美好的世界总是存在于过去。美好也总是存在于底层,那些草根人物身上似乎寄寓了吴念真对美好人性的全部想象。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礼失求诸野,这是吴念真对台湾的深情喟叹。
67. 《天桥》,熊式一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39.00元
这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和褒扬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中国历史画卷。《天桥》被称为“以历史为背景的社会讽刺小说”,清末至民初30多年间的中国社会变迁在书中多有呈现,其间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更是成为故事中主要人物的人生幕景。文学笔法之外,凡涉史实之处作者无不审慎用笔。英国大文豪威尔斯评论此书“是一幅完整的、动人心弦的、呼之欲出的图画,描述一个大国家的革命过程”。(谵小语)
68.《万物静默如谜》,[波兰]维斯拉瓦·辛波斯卡著,陈黎、张芬龄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26.00元
在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离开这个世界的2012年出版她的诗歌精选集中译本,对于如今这个读诗成为一种奢侈的时代还在读诗的读者适逢其时。“她的诗可能拯救不了世界,但世界将因她的作品而变得不再一样。”《纽约时报》的这一评价也适合用来概括这本诗集的价值,这样的文字可能无法立竿见影地左右你的生活,但对心灵潜移默化的滋润却是任何功利性阅读都不可比拟的。
69.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28.00元
听说读写,“想”最重要;没有思想,不仅“听”与“读”能力低下,要能“说”会“写”则不可能,任教师如何辛苦也是“白搭”。学生不是机器,教学的目的更不是制造机器,机器只能被操纵,人必须有思想。多年来,“想”在教育教学中被忽略,学生缺乏自由的思想,缺乏怀疑批判的精神,也是语文教学备受诟病的主要原因。(吴非)
70.《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祖》(上下册),王立群著,大象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52.00元
作者认为宋太祖是一个具有几乎完美的人格魅力的封建帝王。宋太祖推行一种凝结着理性、人道、文明的统治规则,为宋代政治文化走向文明化和理性化奠定了基调,应该得到历史的高度评价。作者尤其着墨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金匮之盟、太祖誓碑等宋初扑朔迷离且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依托于学界的最新研究,努力揭示这些事件的真相,读来引人入胜。
71. 《王子的长夜》,秦文君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18.00元
这套幻想新作代表了作家可贵的探索。从作品沉静有力、美丽精致的文字来看,作者的创作心态非常从容,看得出其中基于生活的文学构思与思想凝练已颇有时日。其深刻之处在于,作者对当下儿童生活情境与其中潜藏问题有敏锐发现,对中国少年强韧意志力的养成与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积极引领,对流于表象的当代人的生活症结有智慧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作了古典而诗意的审美穿越。(李利芳)
72. 《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 [美]鲍斯玛著,刘云卿 译,漓江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18.00元
“最高度的明晰,最深沉的理智活动,最敏锐和最热忱的心灵。就像奇迹!他的言词像闪电穿越迷雾般地贯穿了几乎所有的谈话。”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这位神秘性的天才哲学家日常生活的一面,以及他将生活与哲学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和人格魅力,是研究维特根斯坦晚期思想与生活第一手的珍贵资料。
73. 《文化传统与当下》(共两册),李秀珍、王慧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48.00元
本套书是《齐鲁晚报》“文化传统与当下”大型专题中的优秀文章的结集。分为《身边的传统》、《传统大家谈》两册,在国学热的社会大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的真义,以及传统对当下社会、当下生活、当下人的影响。编者认为急速的现代化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诚信的缺失、关于“孝”的困惑等等,而传统文化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源。
74. 《文化与中国转型》,袁伟时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38.00元
本书是袁伟时文章与访谈录的汇集。通过透视传统文化、追寻现代文化以及确定中国转型的路径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部分,作者解析了“国学热”、“儒家宪政”、“尊孔”等现象,并将其与现代文明做了对比,鲜明反对利用传统文化否定和修改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作者总结出了中国转型艰难的文化上的原因,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
75. 《我的兄弟王小波》,王小平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28.00元
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王小波的往事记忆,而且是关于他们成长年代的一次认真的清理与真实无欺的交代,特别是关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的种种细节的描述,这种出之真实经历的记述,无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间版的当代中国史。
76. 《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英]多米尼克·斯垂特菲尔德著,张孝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32.00元
听上去很像一部科幻小说的书名,实际上说的是如何借助药物、利用心理干预甚至更加超乎我们想象的方法对人类的大脑产生影响,进而实现操控人们思想的目的。该书作者是从大量英美官方解密文件中搜集用以揭开这一“洗脑”之谜的钥匙,以讲故事般的口吻将那些冰冷、荒诞的历史,那些确有其人的个案娓娓道来,呈现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