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9月19日 星期三

    “中瑞作家对话沙龙”探讨文学的技巧与视界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9月19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为加强与瑞典文学界的互动与交流,近日,由人文社、天天社和瑞典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的“文学的技巧与视界——中瑞作家对话沙龙”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家冯俊科、张之路、曹文轩,插画家沈苑苑与瑞典作家彼得·里德贝克、马丁·维德马克、乌尔夫·尼尔松、插画家皮娅·林登鲍姆一同就文学创作灵感、情感表达方式、插画创作的自由与限制以及如何让阅读更加普及到孩子的生活中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为了创新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模式,人文社、天天社于2010年启动了“中外出版深度合作”项目,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外国顶级出版社牵头,邀请两国最优秀的作家以同一题材、同一体裁进行创作,同时约请两国顶级翻译家与插画家为对方国家作家的作品翻译、配图,最后把两部作品制作成一本书,分别以两个国家的语言在各自国家发行。由此,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在同一本书中实现跨语种、跨国界、跨艺术形式的立体演绎。

        对话沙龙谈到童年烙印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中国作家冯俊科认为,幼年的生活和故乡的情节在一生的创作中都会有所体现。瑞典作家乌尔夫回忆自己有一个“很孤独而且很害怕的童年”,他觉得大人有这样的责任:向小孩子解释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现在害怕的东西不会永远都害怕。在被问及中国学校如何培养孩子创造性时,曹文轩表示,中国教育的短处是多年来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引导,“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创新教育正在成为从大学到小学的教育理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