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香)近年来,学界浮躁之风、出版平庸浮泛之状愈演愈烈,一些学术出版项目“给钱就上马”;一些顶着“高水准学术专著”头衔的图书,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速成;一些明明缺乏学术规范和学术价值的出版物,却在学者和出版社之间看不见的“利益链条”上呱呱落地。学术出版出现“泡沫化”倾向,其原因究竟为何?如何能从根本上遏制此种现象?近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复旦大学和《文汇报》发起,上海市出版协会、复旦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研讨会”在沪举行,全国十余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近30家学术出版机构汇聚于此,联手诊断学术出版乱象。
学术是出版之根,是世界出版业“金字塔的塔尖”,也代表了文化软实力。“中国出版物的数量很大,但真正在世界上有影响的著作太少。现在,我们绝大部分科技学人的重要文章主要在国外发表,不在国内发表,这个风气正在向社会科学界转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如是指出。
“现在形式上作为学术工作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印的是越来越漂亮,但垃圾的比例是远远超出我们想象之高。”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如是表示。
学术成果缘何变成了出版垃圾?“学术出版的价值和基础,在于无可挑剔的专业的严谨。”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指出。然而现在,很多出版社原有的工作流程已经形同虚设。“看看今天有多少出版社的选题是经过论证的,有多少学术书是经过专家审稿的。对内容的把关已经非常模糊,编辑部空城计的现象大量存在。出版人的学术尊严,已经是基本扫地了。”
一位出版社社长感叹:“相当一部分学术著作都是我们不想出的,但因为它带着补贴,还是出了。你不要这书稿有人要,钱让人家挣去了。作为企业,很无奈。”
出版社对经济效益的考虑还体现在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的投入。“中国的出版效率非常之高,学术著作三个月就出版了,这是违背学术出版规律的。我们一年出版30万种书,也更多是一种负面表现,中国不具备这样的一种内容生产能力。”陈昕表示。
在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看来,出版界应该重新回归到宁静、回归到文化承载和应该承担的使命,回归到更大的责任上来,即如何创造中国的学术,如何使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如何对国人的知识体系、智慧体系有更多的担当。“对从事学术出版的出版社,评价指标应该是这个出版社在学术出版上的特色,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表示。
现在,浙江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等一批知名学术出版社正在订立学术图书出版规范,对学术著作出版的标准、书稿学术质量的论证、交稿的程序、编辑的环节等均作了详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规范学术出版的通知也即将下发。邬书林透露,学术出版规范问题将纳入评奖机制和出版社评估机制中。
“在我们进一步提出严格的学术规范的同时,还要考虑执行这种规范要遇到多大的阻力。学术规范的出台,肯定会触动到一些学者跟编辑之间的利益链,很多人的实际利益要受到伤害。所以,学术规范和目前整个文化氛围之间产生的矛盾,可能是下一步要解决的更为重要的问题。”学者南帆表示。
“社会要容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如果没有良好的学术讨论的风气和基点,要做有思想性的作品,难度很高。如果学者写的东西都有审查制度,很多东西都不可能讨论,又如何同时设想中国的学术能够走向世界。”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感慨,在单纯出版社的范围之内解决思想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但他同时指出,学术性研究专著的核心标准就是,在该研究领域间有没有往前推进,“研究性的论著必须要创新,如果不创新就违背了学术规范,不是说学术上搞完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