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

    生命中的每一刻对于每个人都是陌生的,只能经历一次,在时间中迷失的孩子,必需回到自己的本源中寻找自身。

    寻找时间的孩子

    长短局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7月11日   11 版)
    《时间中的孩子》,[英]伊恩·麦克尤恩著,何楚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28.00元

        麦克尤恩是个变形大师,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他时常用冷静的语调叙述日常生活,在暗流涌动的不经意间,情节忽然发生畸变,原本的和缓宁静轰然倒塌,作者瞬间拉下了电灯开关,让读者独自面对迎头而来的黑暗。然而在《时间中的孩子》中,开关一开始就被拉下了,接下来,作者要做的是让光亮再渐渐投射出来。故事一开头,那个黑暗的时刻就降临了:儿童畅销书作家斯蒂芬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在一次购物中,他毫无征兆地丢失了自己可爱的女儿凯特,从此一切幸福之源都被切断了。

        他与妻子朱莉的关系变得哀伤而又紧张,两个人都还互有爱意,甚至比以前更深,然而,这种加深的爱意却不能帮助他们面对共同的灾难,相反,这种爱意越深却让人越悲伤,越让丧失变得巨大和无可挽回,他们越是想回避这一灾难,也就越加深了它的悲剧性。“他们不能给予或接受对方的宽慰,因此也就没有了愿望。他们唯一尝试做的事就是例行公事,这虚假的一套让他们俩都很沮丧”。

        为了逃避悲伤,朱莉躲到了乡村去隐居,斯蒂芬则在朋友达克的举荐下,讽刺地成为了一名官方育儿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委员会的目标是把小孩培养和管教成未来的理想公民。很明显,斯蒂芬反对对孩子的这种管教,反对用成人的一套来理解和驯化儿童,然而,他在委员会中发表的意见并未受到多少重视,首相的驾到打断了一切的争论。更重要的是,斯蒂芬加入委员会,这本身就意味着支持自己所反对的东西,因为尽管在策略上会有一些微调,但这个机构驯化孩子的功能却不可能改变。

        庞大的行政体系和官僚体系也莫不如是,它的本质就是反自然的,一个崇尚天性的人无法对其抱有太多奢望。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本来政治前途一片光明的达克也选择了隐居,并且在心智上变成了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固执地去寻找自己的童年。

        在书中,斯蒂芬也频频回顾自己的童年,检视自己成长中的得失,每一个成长中的标志性细节都以一次告别而结束。小说中的神来之笔是借由一次似梦非梦的神游,斯蒂芬回返到自己出生之前,见到了年轻时候的父母。当时他们正在经历二人关系中的最紧张时期,母亲怀上他,而父亲对于是否生下他却犹豫不决。对于当时的父亲而言,斯蒂芬的存在还是个抽象的问题,而对于母亲而言,却已经与体内的孩子建立了活生生的联系,最后,是母亲的爱战胜了父亲的软弱。

        故事展开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些许光亮,斯蒂芬对于凯特的寻找一直是和对自己生命的追溯,以及对于儿童教育的思考同步的,尽管凯特最终没有找到,然而,他却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起源。在时间中,每个人都是孩子,因为生命中的每一刻对于每个人都是陌生的,只能经历一次,在时间中迷失的孩子,必需回到自己的本源中寻找自身。而这生命起源于爱,是爱开启了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也开启了每一道时间。

        斯蒂芬经历了自己的诞生,这是一部平凡却伟大的戏剧,而戏剧崇高的结局却通向自己,这已经赋予了他的生命以饱满的意义,也让他有力量直面失去凯特之后的生活。然而,在光亮全部洒下之前,斯蒂芬还得经历一次死亡,因为生的意义必须要通过死的晦涩来逼射出更耀眼的光亮。

        达克死了,因为无法在孩子和成人,天性和政治之间作出选择。斯蒂芬帮助达克的妻子特尔玛去搬运尸体,尸体沉重而冰冷,透出来的寒气几乎让斯蒂芬摔倒。而就在此刻,电话响起,朱莉临产,在慌乱之中,斯蒂芬和朱莉迎来了他们第二个孩子的诞生。尽管,这个进入时间的孩子,将和他(她)的父母一起,与时间进行一场新的较量,所有悲伤和欢愉,绝望和希望,又将重复开启。然而,时间的意义不正在于这种不断地重新出发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