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13日 星期三

    别让孩子哭泣着弹奏《欢乐颂》

    张丽钧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13日   03 版)

        早晨上班,老远就看见办公室门边倚了个女人,蓬头垢面,满脸晦气。见我掏钥匙,冲我艰涩一笑,却比哭还难看。进了办公室,她说她是我的一个读者,遇到了难处,便跑来朝我讨主意。我有些慌神儿——我哪能拿出什么救世的主意呀?但却也似乎只有听她倾诉的份儿。她说她儿子去年考上了一所二批本科大学,全家人乐疯了;可是,大一没有念完,孩子就被勒令退学了,原因是他拒不参加考试。我惊问原委,那女人眼泪就下来了:“他天天逃课,上网玩游戏,去考试也只能交白卷啊!”半天,我俩垂着头,一递一声地叹气,谁也不说话。末了我说:“要不,复读吧。”那女人说:“他不乐意呀!觉得忒丢脸。他回来俩月了,天天在家里猫着。有回邻居瞄见了他的影子,问我,你儿子咋回来了?臊得我呀,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我辜负了那可怜的女人,我没能给她拿出任何有价值的“主意”;但我的分担使她感动,她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跟你念叨念叨,我心里轻快多了。”

        傍晚时分,表妹打来电话,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姐,向你报喜——我儿子在全幼儿园中班智力竞赛中拿了个特等奖耶!刚才,我被邀请参加颁奖仪式,电视台的记者都去了!还采访了我们娘儿俩呢!今天晚上新闻就播,姐你可要准时收看呀!”

        我颓坐在椅子上,沮丧地跟自己说:唉,又一个不幸的消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刚才得到的消息与早晨得到的消息其实是互为因果的。在孩子最适合玩的时候,我们却填鸭般地为他填知识,他因而丢掉了不应该丢掉的宝贵一课,怎么办?那也好办,他会在长大之后报复般“恶补”上这一课的——该玩的时候学,该学的时候当然就得玩了。

        我无数次地把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妈妈给3岁的女儿买回了生日蛋糕。妈妈取下蛋糕上的一粒樱桃后,松软的蛋糕上留下了一个明显的凹痕。这时候,只见女儿指着那处凹痕,不断喊出英文字母“O”。——这若是换成一位中国妈妈,一定会喜出望外的!或许还会打电话给自己的表姐,炫耀女儿天资聪颖。然而,你知道那个美国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那个美国妈妈十分愤怒,毅然把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上幼儿园的女儿,如果不学习26个字母,类似的“O”形她能说出苹果、太阳、足球、鸟蛋等等,但现在她却失去了这个能力。这位愤怒的母亲要求幼儿园赔偿孩子的“精神损失”。——这若是换成一位中国法官,或许会认为这个妈妈是在无理取闹吧?幼儿园把你家孩子的智力那么早就开发出来了,没让你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还不赶快谢恩!然而,你知道美国的法院是怎样做的吗?法院很快开庭审理该案,结果是幼儿园败诉!内华达州也因此而郑重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现在美国的《公民权利法》规定,幼儿在幼儿园拥有两项权利:“玩的权利”和“问为什么的权利”。

        ——纪伯伦说:孩子的心,住在“明日之屋”。蛋糕上的樱桃被取走后,留下的是一处天使的吻痕,只有孩子,才有能耐在那处吻痕中发现奇迹。

        我认识一位母亲,太希望别人夸她女儿“早慧”了!她拽着那个两岁多一点的孩子在人前背诵李白的《将进酒》。那孩子举着一颗棒棒糖,贪馋地吮,妈妈哄着拿开她的手,开头道:“君不——”,孩子说:“见”;妈妈欢喜接茬:“黄河之水天上——”,她期待孩子说“来”,孩子偏偏忘了,妈妈气恼地劈手夺了她的棒棒糖,焦灼地用“勒”音引导,孩子于是哭哭咧咧说出了一个含混的“来”字;妈妈兴奋接茬:“奔流到海不复——”,孩子又不会说“回”了,妈妈气得跺脚,跟众人解释道:“在家里背得好着呢!一口气能把《将进酒》背下来……”

        我见过哭泣着弹奏《欢乐颂》的天才琴童,也听说过为逃避练琴而自断手指的明星琴童。“早慧”,在太多的孩子那里变成了一个不祥的词语。在孩子需要“玩”和“问”的年龄里,我们就开始不由分说地拿“知识”去蹂躏他(她),对其智力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孩子小小的心,堆积了满满的对“知识”的厌倦与仇恨;伴随着确切无疑的“知识”的获取,他(她)丧失了想象的能力,早早就可悲地知晓了人是不可以像小鸟那样飞的;即便他(她)在幼儿园的智力大赛中捧得大奖,也终难逃脱走向平庸的厄运。该玩的时候学,该学的时候玩,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愚昧至极的怪圈?悲怆的“钱学森之问”,究竟问醒了几个国人?我们的法律什么时候才肯担当地站出来,将孩子应有的权利硬性地还给孩子?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谁,将这八字谶语送给了你我,且让我们在它的寒气中,瑟缩千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