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13日 星期三

    走读胡适

    姜异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13日   11 版)

        胡适在美国是寂寞的。今天更是少有汉学家对他再感兴趣。然而,作为第一代中国留美学生,作为战时驻美大使,作为流落海外的孤独老人,他忙碌完一天之后,如何打发思乡的难捱时分?他埋头于异国的故纸堆,如何压抑胸怀世界,施展抱负的雄心?他于宴会上谈笑风生,觥筹交错,归寓后如何想象那多灾多难的故国山水?他激情澎湃地演讲完中国文化之后,如何抚慰无根的飘荡之感?

        当踏上美利坚的土地,浮光掠影地生活在那里的一年间,我好像与作为普通人的胡适愈加贴近了,渐渐的有了表达的冲动,陆续写下一些随笔。回国后,又将胡适在国内驻足过的地方,尤其是北京,细致考察了一番。有幸又去了台北,参观了胡适纪念馆。

        走读,成为我对这位逝去50周年的文化大师的特别纪念。它不是人文旅游的雅致说法,不是行万里路的走马观花,是将地理景观作为可解读的文本,将文本作为可透视的文化景观,而由我,一个个人的行走,贯穿起逝去的历史,使之带上些许生命的鲜活。

        胡适漂泊一生,说来充满悲情。他自言:“个人与国家的最大的罪恶是漂泊。”可见,他多么渴望国家的稳定、心灵的皈依,和文化上的归宿。他一生中驻足生活过的地方,不断地变换往复。生在上海,长于安徽绩溪,学于美国,将事业奉献给了北京,最后叶落台湾。因而,贯穿起本书思想绳索的串珠是主人公一生行走的地点。这种从空间思考文化的方式使本书的时间之流不得不有所回旋,成为乐曲中的旋律再现。

        地理景观的建造,与文本的建构在先见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当“纪念”使得彰显什么样的历史,成了有意为之,而历史的无意与偶然,又分明解构着书写者的自作多情。胡适在北京的八处寓所,或一路破败,或一路发展,走到今天的样态,也许是极好的,没有过度关注,就没有人为的场景复原,没有被赋予特别的意义,也就没有对时代特征的迎合——我们需要走近的不正是这样的历史吗?——超然物外地凝视它不断叠加着的自身,和不断刻写着的时代变迁。

        走读,不止是走,更要读,读出新意,而不是穷搜未尽的史料。当然,期待有新史料披露的读者也不会徒劳而归的。每一篇的立意也都找得艰苦。《费城一晚》,并不仅仅是我来到费城之后的感兴,而是在阅读了众多胡适的书信、回忆录、日记、传记,深入了解了他对基督教的看法之后,感到只有将这个地点和事件挑出,才是评论胡适宗教观最恰当的切口;《哥大之追》中的“追”有“来者之可追”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胡适博士学位的弥补,对导师杜威的追随,也可以理解为就读时的匆促,当然,更有晚年心系母校汉学发展的拳拳学子情;《雨中的普林斯顿》的取名固然因为我去的那天的确下了大雨,其实也更契合胡适那段风雨人生的凄楚飘零之感;《米粮库的精神食粮》关注的是作为《独立评论》的主编、主笔和自由时评人的胡适;《“东厂”诀别》既是现实处境,又有政治形势下不得不逃避周遭的复杂心态;《暮立南港:自由与容忍之间》,这个“立”字我想了很久,后来感到只有这个字最能表现胡适最后岁月对某些东西的容忍和执着,他从来都不会像鲁迅那样“横站”,但也是傲然挺立的。  

        走读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随笔、美文、游记、访谈、论文、考证……我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辨,留意捡拾那个时代的语言,特别是胡适自己的,这对我构成了一种引力。极少的地方发挥了合理的创造性想象。诸多章节以胡适的白话诗开篇,有助于体察他对人生过往的兴味。

        尽管很多学者都感到胡适在日记和传记中刻意塑造了自我的公众形象,但是,在他的字里行间,我仍然能够真切地触摸到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温热的心跳。尽力去捕捉这种真诚,足以走近本色胡适,而过于猜疑、解构一些史实,或许会妨碍走进生命的深度。

        《走读胡适》,姜异新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3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