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似曾相识“咸”归来

    严杰夫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06日   11 版)
    《世间的盐》,高军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32.00元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这是《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名句。“风行水上”高军的新书用了“世间的盐”作为书名,由头不知道是不是来自于这句圣经名句。但书标题下的一行字——“我们活在世上,不过想生活能有趣些”,却明白地道出了这本书的主旨。

        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一种生活,每日与三五好友相交,偶尔出去远游,时不时结交一些奇人奇事留作自己老了以后慢慢品味,这样过日子应该一定很有滋味。后来翻开张岱们的散文小品,发现原来古人早就过着这样的生活,便在羡慕嫉妒恨之余,只能自我安慰像张岱这样的“官二代”才有资格去追求那种散淡吧!这种自我安慰让我这么多年来能心安理得地为“五斗米折腰”,直到在豆瓣网上看到高军的文章,这种自我安慰才又被打破——看来,张岱们直到今天还活在民间。

        高军居于合肥,古称庐州,尽管地处皖地,却汇聚了徽州和江南两派的文化传统,老城之内的奇人故事自然不会少。再加上,高军多年浸淫于文艺圈中,笔下的奇闻轶事就更是信手拈来。无论是自己动手发明“电风扇”的秦根生,还是做草编工艺品的“扬州乞丐”,甚或是没有行医执照的郑郎中,都是读来令人拍案叫绝的奇人。这样的奇人令人敬佩的,不是现代那些成功人士那般成熟世故,而是他们对生活的不同阐释,是他们在面对所有人都会遇到的人生的刁难时,所展示出的不同智慧。我们太习惯于用成败来判定一个人的人生得失,所以当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人物时,我们大多会想,原来人这一辈子是可以活成这样的。

        事实上,在每一座城市里,都生活着一群高军笔下那样的人物。大多数人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我刚毕业那会儿,在家乡的一个地方小报当采编,因着工作的缘故每天都往古玩市场跑,慢慢结识了当地的一些所谓“文化人士”。其中一位老兄是本地“苏东坡研究会”的副会长,平日里搞的却不囿于苏东坡,每天东跑西颠为的是这座城市还残留着的那点古物。于是,每天下午借着外采的借口,我就骑着自行车,晃悠过半座城,来到他在古玩市场的铺子里,听他和市场里的同业聊着这座城市里的传奇。多年以后,我早已离开这座城市,离开那位老兄的世界更是遥远了。然而,我一直都觉得,那段日子尽管收入不多,却是人生中最为惬意的一段时光。后来在当地报纸上,看到这位老兄出了一系列地方文化的册子,也算是这么多年东跑西颠得来的“研究成果”,我一方面内心为他感到高兴,一方面也明白他肚子里那些真正精彩的故事,恐怕不是这些“表面文章”所能囊括得了的。

        想起去年读“海上巨子”陈巨来的《安持人物琐忆》,书中那些皇皇大家们的八卦掌故,读来也让人心口生津,然而那种趣味,和读《世间的盐》的趣味,是不同的。名人大师的八卦,说到底始终都是停留在报章间的“社会新闻”,读完不过是给自己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但高军笔下的那些故事,却不需要拿出来和人分享,这些故事是属于平常人的,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正因此,他们的精彩正是我们生活中的“盐”。我们本该平淡的人生,因为碰巧认识了这样的人,也就变得有滋味了。

        所以,读《世间的盐》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当年的那位老兄。高军所尝过的那些“盐”,在我这里自然也就多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