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5月30日 星期三

    日本汉学四书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30日   14 版)
    [日]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等著,骆玉明、戴燕、贺圣遂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28.00元/册

        日本学者的中国叙事别有趣味,从李白笔下考索当垆卖酒的胡姬,借诗酒应酬言述文人交游之风……自甲午战争后,尽管在日本人眼里,中华帝国的老大形象已轰然坍塌,但东洋汉学家们依然醉心于历史的乡愁,甚而从中国的民俗风物中发掘美学情致,这便是《对中国的乡愁》。

        较之国内学者撰写的中国文学史,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史》凸显了以简驭繁的特点,亦多体现一种他者眼光,故而自有新见。文化差异决定了不同的述史方式,本书对文学形态和演进脉络的总体把握尤为精到,其中充满了有趣而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诗史》中,作者对言语的高度敏感和深思熟虑,无疑带来了人格化的哲学倾向,这首先见于对文学的力量与激情的持续关注。诗歌的宿命,有感于天意无常;诗人的追问与求索,永远演绎着个性与心愫。书中从遥远的吟哦中发现人的问题,揭橥裹于苦涩的人道思想。

        《宋元明诗概说》论说宋元明三代诗作,特别强调市民社会的大背景。作者将宋诗视为中国诗歌之重要转折———不仅是那种“去悲哀化”的努力,亦由此开辟了重叙述、好议论的风气。诗人如何一步步从庙堂走向人间?这里有精神脉络之梳理,也有具体意象的分析。

        日本汉学四书含《对中国的乡愁》、《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宋元明诗概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