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的中国叙事别有趣味,从李白笔下考索当垆卖酒的胡姬,借诗酒应酬言述文人交游之风……自甲午战争后,尽管在日本人眼里,中华帝国的老大形象已轰然坍塌,但东洋汉学家们依然醉心于历史的乡愁,甚而从中国的民俗风物中发掘美学情致,这便是《对中国的乡愁》。
较之国内学者撰写的中国文学史,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史》凸显了以简驭繁的特点,亦多体现一种他者眼光,故而自有新见。文化差异决定了不同的述史方式,本书对文学形态和演进脉络的总体把握尤为精到,其中充满了有趣而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诗史》中,作者对言语的高度敏感和深思熟虑,无疑带来了人格化的哲学倾向,这首先见于对文学的力量与激情的持续关注。诗歌的宿命,有感于天意无常;诗人的追问与求索,永远演绎着个性与心愫。书中从遥远的吟哦中发现人的问题,揭橥裹于苦涩的人道思想。
《宋元明诗概说》论说宋元明三代诗作,特别强调市民社会的大背景。作者将宋诗视为中国诗歌之重要转折———不仅是那种“去悲哀化”的努力,亦由此开辟了重叙述、好议论的风气。诗人如何一步步从庙堂走向人间?这里有精神脉络之梳理,也有具体意象的分析。
日本汉学四书含《对中国的乡愁》、《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宋元明诗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