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5月23日 星期三

    普京的男人法则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23日   16 版)

        男人一定要豁达

        1999年秋季普京视察滨海地区时在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上过夜,当时不知是谁没有切断他住舱的喇叭电源,这导致时任总理的普京整整一夜都在听巡洋舰上的“实况转播”,根本别想休息好。

        普京没有对舰长提出任何责备。

        对这件事,当时的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纳兹德拉坚科请求原谅,普京说:“你这样高抬我,让我感觉到快活不下去了。”

        2003年5月30日晚上,俄罗斯北方名城圣彼得堡热闹非凡,来自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这里参加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活动——为普京助兴!

        这天晚上普京先是邀请参加庆典活动的各国首脑到当地最著名的马林斯基剧院欣赏该院乐团的精彩演出,然后又邀请各国元首到停泊在涅瓦河畔的豪华游轮上出席庆典活动。当时被允许出席现场的记者很多,为抢到一个理想的镜头,不少肩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们穿梭在各国元首之间。有个记者把摄像机举到一位元首头上,为了不影响记者工作,这位元首一动不动呆了好大一会儿,等忙活完了,记者定睛一看:原来是总统普京。记者脸红了,普京却友好地拍了拍记者的胳膊,又去忙着招呼各国元首了。

        各国元首都落座之后,普京致欢迎词。普京在欢迎词中说,圣彼得堡建城 300周年的庆典为世界许多国家领导人的直接交往,促进文化、科学、艺术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他表示,相信涅瓦河畔的这次聚会将有利于加强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信任。当时普京和翻译共用一个麦克风。普京每讲完一句话,翻译都要凑到普京身旁用英语翻译这句讲话的内容。更为有趣的是,普京刚刚说完“为了节省时间”这句话,翻译就抢先译出了“每个桌上都有讲话稿”,现场的“交互翻译”,都快变成“对口词”了。在场人员都觉得很诧异,然而普京只是笑了笑,对翻译人员没有任何指责。

        我的原则神圣不可触犯

        普京的强势体现在他善于坚持原则这一优点上。

        霍多尔科夫斯基当初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的总裁。后来他因涉嫌诈骗、逃税等金融犯罪被捕。就在他撰写“悔过书”之前不久,俄罗斯法庭刚刚作出将他继续拘押到今年5月候审的决定。就在大多数俄罗斯人看到普京誓把寡头势力拉下马的坚定决心之时,霍氏突然抛出这样的“悔过书”,不禁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俄罗斯政府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尤科斯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在国家财政预算收入中占l0%至15%的比重。同其他金融寡头一样,霍多尔科夫斯基多年来通过赞助、送礼和贿赂等各种手段接近权力高层,并且利用传媒工具,与国际资本联手向执政者施加影响和压力。因此,要在短期内彻底消除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影响极为不易。

        这也正是普京最不能接受的地方:他决不允许金融寡头利用手中掌握的经济杠杆要挟政府。在他执政之初,就为金融寡头们定下了依法经营、不准参政的“游戏规则”。但凡有违反这个规则者,普京必杀一儆百。在霍多尔科夫斯基之前,传媒大亨古辛斯基、汽车和传媒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就已经落马。据俄媒体报道,普京在一次公开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我国,金融寡头的概念是指有影响的商界人士,他们站在影子中、站在社会的背后影响着政治决定的作出。这批人不应当存在。”

        在对待霍氏的问题上,普京的态度也非常坚决。尽管有的商界人士认为,逮捕霍多尔科夫斯基可能会恶化俄投资环境,否定私有化成果,甚至造成社会和经济动荡。但普京仍下令清查霍氏的金融犯罪事实,并要求国际社会予以配合。4月4日,俄罗斯检察院公布了对尤科斯公司主要股东、梅纳捷普集团前主席列别杰夫的指控,并详细列出其参与霍多尔科夫斯基金融诈骗案的罪状。普京在谈及霍氏案时说:“一些人在短短五六年之内就赚到数十亿美元,这是在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赚了数十亿美元之后,就想用几千万甚至几亿来消灾,以这些小钱捞到更多的钱……我们并不是想揪住某个具体的人不放,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恢复国家的秩序,让人民合法地生活,同腐败分子作斗争。而且这些腐败行为也在威胁着西方投资者在俄罗斯的利益。我们与腐败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打击金融犯罪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在普京坚定的立场之下,俄罗斯政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细节打败一切

        2000年1月12日,莫斯科豪华的总统饭店热闹非凡。200多位俄罗斯社会名流聚集在这里,以公民倡议小组的名义,正式推举代总统普京为总统候选人。当主持人宣布这一消息时,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普京也站起身来,频频向四周挥手致意。人们坚信,普京在总统竞选中处于优势地位。关键在于他能否因势利导,一鼓作气。

        为了能够竞选成功,普京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帮助他在总统竞选中提出更切实际的竞选纲领,制定出适合俄罗斯国情的大政方针,完善自己的政治形象。这个智囊团的大多数人是由普京亲自挑选的,他们来自许多领域。

        普京的智囊团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看重,他们认为,形象比政治更重要。他们开始着力为普京打造一个良好、正面、充满魅力的形象。

        2001年2月9日中午12时15分,普京来到了一个报社的编辑部,和俄罗斯民众们见面,并且回答了在场人所提问的问题。当时,有位叫亚历山大的听众说,他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竟是在同总统讲话。

        普京幽默地回答说:“您不相信是对的,确实如此,因为跟您讲话的人还是代总统。”这位亚历山大接着说,他并不十分赞成普京在车臣的政策,但想知道代总统究竟打算如何同犯罪作斗争。普京回答说,怎么会这样呢?您一方面不同意我在车臣的行动,另一方面又号召同犯罪作斗争。我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因为车臣已成为俄联邦境内一块滋生和扩散犯罪的土地,如果不彻底解决车臣的犯罪集团,就不可能在全俄罗斯境内有效地打击犯罪。

        在一个半小时的热线电话答疑中,普京共回答了38个问题。普京回答问题时坦率直白,诙谐幽默,在与其他竞选对手的竞争中无疑又赢得了一个回合。更重要的是,普京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让许多民众对他的好感进一步加深了。

        先做好小事才是王道

        俄罗斯人喜欢喝酒是世所共知的事情,但是普京却认为饮酒是个不好的习惯,所以他在这方面非常克制。

        有一次,普京夫妇到德国友人爱伦·皮兹赫家做客。皮兹赫知道俄国人嗜酒如命,打算用家中珍藏的名酒款待普京。没料到,普京对烈性酒很反感,极为固执地不让皮兹赫把那瓶酒打开。普京夫妇在自家招待客人时,会热情地拿出家中藏酒和美味佳肴款待客人,但普京只为朋友斟酒,自己的酒杯却总是空着。皮兹赫的丈夫是汉堡著名的银行家,疲于应酬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所以皮兹赫对柳德米拉说:“能找到像普京这样的丈夫真是你的福份。”

        饮酒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性问题,但是普京却能时刻保持,这也可以证明他对细节的坚持。

        铁骨柔情的男人最动人

        在大多数人眼里,普京是一个“冷面人”,但是他也会偶尔展现出自己温柔的一面。

        2006年10月6日,当时,身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各界优秀人士颁发国家奖章。原本,这只是一场普通的颁奖仪式,然而就在普京给女演员尼娜·尼古拉耶芙娜·乌尔甘特颁发祖国贡献三等奖章时,意外发生了。

        当时,普京面带微笑,为尼娜戴上了荣誉勋章。突然,这位女演员表现得兴奋异常,以电闪雷鸣般的动作搂住了丝毫没有防备的总统。她双手紧紧抱住普京的腰,情不自禁地偎依在总统胸前。

        顿时,全场一片惊讶。甚至就连一贯冷峻的普京总统,这一瞬间也出现了一点点慌乱和羞涩,显得非常惊讶,手忙脚乱、尴尬万分。不过,普京又迅速调整好状态,以一种轻松的姿态来迎接这场“艳遇”。他并没有拒绝尼娜的拥抱,更没有训斥尼娜,而是用一种‘鬼脸”化解了这一尴尬。

        一瞬间,所有的观众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欢笑声响彻整个克里姆林宫。尼娜非常满足,在普京胸前深情偎依后,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座位。

        在当时那一瞬间,普京不再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冷面总统,而是一个羞涩的柔情铁汉。

        美满的婚姻是最大的财富

        普京在自述中这样说,“我是在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百般爱护和精心培育下成长的。”

        普京的爷爷是一位厨师,父亲是个典型的俄罗斯人,非常严肃。普京的不苟言笑也许就是缘自父亲的遗传。

        普京母亲生他的时候已经4l岁了。在那个时候,小普京就是她的唯一。她先前生过两个孩子,但不幸都夭折了,这让这位勤劳、善良的女人很心痛和悲伤。普京的到来给她带来一丝欣慰,也让这个家庭充满了欢乐。

        他母亲曾开玩笑说,普京是个“迟到的孩子”。老来得子的夫妇俩自然就把普京视为掌上明珠,母亲说,这辈子除了普京,她没有其他任何追求。

        身受万般宠爱的普京得意地说:“我比许多同龄人都幸运,因为我能亲身感受到父母对我的关怀和呵护。这一点对我至关重要,因为这使我能够健康成长。父母对我这么好,与那些小时候父母就离异的孩子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

        做个内心如火的性情中人

        特工出身的普京常常被认为是政坛硬汉,从外表上看,他面目冷峻,不苟言笑,其实他是一个内心如火的性情中人。

        普京曾经参加了“谢利格尔—2011青年论坛”,他乘直升机抵达谢利格尔湖,首先前往“弗拉基米尔·普京和健康生活方式”展台。在那里的大秤上有 100个人等着他,论坛的这些与会者都是肥胖人士。他们邀请普京一起站上大秤,结果,加上普京所有人的总重量是6.3吨。

        普京笑着说:“我们可不瘦啊。”与会者们承诺在一年内减去半吨的总重量。普京也说:“我也保证减掉半公斤。”普京之后来到攀岩模拟器前,攀岩运动员绑上保险绳才可以在这里训练。总理观摩了运动员的攀岩过程,而当运动员下来后,他决定亲自尝试一下。于是,没有保险绳的普京爬过了将近一半的路程,并独立返回地面。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普京在新奥加廖沃官邸观看了著名俄罗斯导演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米哈尔科夫的新片《12怒汉》,结果,一贯以硬汉形象著称的普京被剧情感动得流了泪。这也是他成为国家领导人以来的第一次。

        《12怒汉》讲述了一名车臣族男孩杀死俄罗斯族继父,十二名陪审员经历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后最终宣判男孩无罪的故事。这个电影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并且在俄罗斯赢得很高的票房收入。

        在片子的结尾,陪审团最终做出男孩无罪的裁决。看到这里,普京忍不住流出了眼泪,他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擦去了自己的泪水,并且动情地说:“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是赚人眼泪的大师,这次他又成功了。”

        流泪的普京向世人展现出了他的真性情。他的“软弱”并没有让俄罗斯人感到不安,反而更觉得普京是个真诚的、平易近人的人。

        2011年,利比亚原总统卡扎菲兵败被杀,当时许多电视台都播放了卡扎菲被杀害的场面。此时,一贯冷面的普京却显得非常恼火。他谴责国际媒体有关卡扎菲死亡报道中详细展示血腥杀戮的场面。他在全俄人民阵线协调委员会会议上说:  “卡扎菲一家几乎被杀光了。全世界电视台展示他的尸体,这种场面无法不令人厌恶!这算什么,展示一个人满身鲜血、受伤、直到被打死,整个过程在电视上播放!世界任何一个宗教都会认为这是不道德的。”

        有人指出,普京此举等于在“攻击”全世界的新闻媒体,对他自己很不利。但是普京却认为,他的确是这么想的,所以即使得罪人也毫不害怕。

        人活着不完全是为了事业

        上天入海、远东射虎、访贫问苦、怒斥奸商……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位国家领导人能像普京那样,将自己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最近,普京又乘微型潜艇至世界最深淡水湖贝加尔湖水面下大约1400米处,探查新能源“可燃冰”。

        普京在水下度过四个多小时后浮上水面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这种感受非常特别。”

        普京说:“我对湖中所见印象深刻,因为我亲眼见到贝加尔湖如何壮观。”

        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俄罗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古老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普京连续两天“潜水”。他在俄契卡洛夫岛身穿紧身潜水服,走入齐腰深水中,为一头名为“达莎”的大白鲸安装无线电信号发射器,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大白鲸的迁徒模式。随后,他与当地渔民一同把“达莎”放归大海。

        他身穿蓝色保温服,乘潜艇在贝加尔湖中说:“这次潜水过程相当完美。”

        他利用只有一天的休假时间请牧羊人喝茶,并将自己价值6万美元的防水表送给了牧羊人的儿子。俄罗斯总理普京的个人形象在俄罗斯人眼里不断有新的发现。俄媒评价,普京不再追求以前的军人硬汉形象,而是向浪漫的影视英雄角色过渡。

        俄国《生意人报》曾报道,普京自进入公众视野就是以英雄姿态出现的,而这一形象也不断在进化。开始,普京模仿的是朱可夫元帅、施季里茨和电影《碰头地点不变》里的主人公日格罗夫队长。近十年,随着普京自信心增长,他想成为另一种英雄。当然还是电影主人公,但更多的是不带肩章的角色,而这一形象会连男孩子都感到惊讶。

        文章说,普京裸身骑马模仿的是南塞尔维亚以扮演印第安人而出名的演员戈毅科·米吉奇,当时普京还是青年。其中一些情节还很相似:印第安人与牛仔的兄弟情和普京与图瓦牧羊人之间的友好交往。

        (本文摘自《普京的男人法则》,博闻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4月第一版,定价:2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