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5月23日 星期三

    白垩纪:文学批评的意味

    霍 艳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23日   11 版)

        张柠认为,白垩纪的现象同样适用于当下文学现状,媒介和高科技畸形发展的今天,文学如恐龙一样濒临灭亡,但它同样会以特殊的形式混迹于新的语言和符号世界,继续统治这个世界。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的命名,源于张柠对卡尔维诺的讨论。在小说《恐龙》的开头,卡尔维诺写到由于不适应气候和植物的变化,白垩纪末期称霸地球十几亿年的恐龙灭绝,但它们并没有消亡,而是与人类结合为混血,其基因在人类范围里广泛传播,更加坚固地统治了这个世界。张柠认为,白垩纪的现象同样适用于当下文学现状,媒介和高科技畸形发展的今天,文学成为异种,如恐龙一样濒临灭亡,但它同样会以特殊的形式混迹于新的语言和符号世界,播撒文学的基因,继续统治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越来越小众的文学评论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这也很悲哀,文学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撑和信仰,而90年代后,学者却要使尽浑身解数来证明自己所做的并非无用功。

        和前几本侧重当下中国文学经验的著作不同,张柠这本新书以外国文学为主打,间有对伊夫·圣罗兰引领的贵族美学风潮和时尚坏小子麦克奎恩反审美时尚崛起的讨论。全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学的荣耀与遗憾”集中讨论诺贝尔奖得奖作家。中国诺奖情怀深厚,对每一届诺贝尔奖,中国读书和不读书的人都翘首期盼,出版商为争抢获奖作家版权而陷入疯狂,媒体蜂拥而至整版报道,使得那几天成为文学界的一个盛大节日。但张柠却敏锐地发现了近20年诺奖作品艺术水准滑坡的趋势,多元文化冲突成为得奖的热门题材,传统叙事呈碎片化。他尖刻指出帕慕克作品叙事线索混乱,而库切全球化背景下身份认同焦虑的主题,虽颇为讨巧却显得单薄。最能体现语言之美且凝聚思想精华的诗歌则逐步退出评奖范围。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作者“疯狂”主人公“变态”,按照作者心理联想组织的叙事繁复冗长,蜂拥而至的心理语言瓦解叙事主线,解构了“钢琴教师与学生私通”的猎奇故事,而这正是同名影片主打的卖点。神圣的古典音乐和强烈肉体欲望的相互碰撞,使得这部小说发出一种疯狂的刺耳之音。张柠指出,正是古典音乐所代表的古典人文主义与现代主义所孕育的变态人格之间的对抗,成为这部作品的超越性所在。

        第二部分“语言尘埃中的珍珠”侧重当下外国文学的热点。卡尔维诺、苏珊·桑塔格、萨特的作品都是文艺青年必读书目,但就像豆瓣网只能标记“读过、想读”而不能标记“读懂”一样,我们对这些旗帜人物总存在诸多误解。萨特被视为存在主义代表作家,文学功绩却远不如加缪,“嗓门”大并不代表掌握了真理,被资产阶级视为充满革命冲动的左翼知识分子,被共产主义阵营视为资产阶级哲学代表人物,50年代他能和波伏娃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80年代又被视为精神污染遭到清除,但后来又如春风一般在中国知识分子间刮起了“萨特风”。他的创作和人生一样充满矛盾,振聋发聩却时常因忽略常识而判断失误。张柠认为,对于他在文学史的地位应该遭到重新评估,调低而不是推高。

        余下三个部分,是张柠研究的精华所在,凸显了他对俄国文学深厚的研究功底。“白银时代的遗产”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自由知识分子的文化复兴运动为研究范畴,不光具有开阔的俄国文学研究视野,还与当代中国文学形成巨大而深刻的参照体系。张柠从一开始接触俄罗斯文学就是在为转向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做准备,阅读俄国文学更重要的的是培养深厚历史感和对人性的穿透力。俄国知识分子有一以贯之的追寻正义、寻找灵魂救赎的传统,面对满目苍夷的大地和人民受伤的灵魂,拒绝与权势合谋,踏上了追寻精神信仰的苦难之旅,将文学问题凝练为“人的问题”。两相参照下,现代文学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曾提倡“人的文学”,但从左翼开始,文学和政治就成为相互利用的工具,一会奏响鼓吹革命的号角,一会化作抚平民心的镇定剂。作家在被附加了太多与文学无关的要素后终于不堪重负,蜷缩在自己的小躯壳里孤芳自赏。白银时代的文学传统源自19世纪初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这一时代最伟大的作家。第四部分“伟大而残酷的天才”从陀氏的身体病症和审美理想,作品的都市主题、寓言风格和语言的复调性来全面剖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最后“离家出走的文学幽灵”以托尔斯泰和伊万·伊里奇结尾,从俄国古典文学边缘寻找“现代性”的表现形式,为俄罗斯文学之旅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张柠的评论作品最难得之处在于他语言的流畅和经验的丰富,这经验不光是大量文学阅读经验,更是丰富的生活经验。他曾在地质勘探队“潜伏”十年,成为一个白天“梦游”晚上阅读的异类,也曾在80年代萨特热里冲锋陷阵,在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经历的丰富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学院派所不具有的灵动。同时他文章里逻辑清晰,论述缜密,显示了经过良好理论训练的学术素养。随意翻看《白垩纪文学备忘录》的一页,就能看见张柠形象而准确的比喻:“镌刻在疤痕上的文字”,“装扮鬼脸的儿童式的恶作剧”,“像细菌一样附着在词汇上的历史记忆”,这些在严谨学术规范里被限制使用的形容词,却使得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读者获取最直接的文学观感。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张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4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