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

    记忆图书馆

    孙方友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09日   03 版)

        出身农家,总觉得“图书馆”三个字对我遥远又陌生。那是城里人的事情,只有城里人才有资格去图书馆里借书阅报。而“城”离我们这些乡下人更遥远。虽说县城距我居住的小镇只有四十华里,但我的伯父伯母年近花甲了还未进过一趟城。

        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图书馆是上世纪60年代初。那一年我13岁,考上县第七中学。不知什么原因,第七中学没建在我们镇上,却建在了距我们镇12华里的一个名叫“程寺”的地方。那地方既偏僻又落后,用“鬼不下蛋”来形容它决不为过。那是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乡间小集,街长不足500米,有两间供销门市部和一个小卫生所,记得还有一个小邮所。集为露水集,只早晨一小会儿,最繁华时也不过三百人。我们学校在街最西头,与集市隔一个很大的操场。每天早晨我们上操时,赶集的乡民就从操场里斜插过去。他们边走边看我们跑圆圈,脸上竟是把不住的可笑。

        学校图书馆是两间房,还有两间阅览室。我第一次走进图书馆很懵懂,压根儿不知过去干什么。记得是一位姓田的同学喊我一齐去的,他一去就非常熟悉地看杂志翻报纸。我当时还不知杂志为何物,便取了一本《人民画报》翻看。那时候《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都很牛,又大又厚,而且全是彩页。我一下就被那鲜丽的画面所吸引。我不知道外面还有如此精彩的世界,便如饥似渴地看了这本看那本,直直看到天大黑。

        从此,我便成了阅览室的常客,每到课余时间就朝里边跑。如果某一天阅览室不开门,心中就很失落。从那里,我认识了什么叫杂志,还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什么的。当时还很喜欢一本名叫《中国青年》的杂志,每期必看。由于阅读上瘾,只好转向图书室,申请办了一个借书证。记得我凭证借的第一本书是《东方红》,群众出版社出版,每年一本,上面记载着一年里国内发生的大事,像个综合大刊。那书与众不同,又宽又厚。书内除去国家大事外,还有一些文艺作品,如山东快书、小戏、相声什么的,主要是面对农村,不少节目都适应农村业余宣传队演出。我当时是学校宣传队的演员,比较热爱文艺,看到这些山东快书和相声小段如获至宝。记得我在《东方红》上选的一段山东快书里还找到了一个常识错误,就抖胆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寄往北京。令我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群众出版社竟很认真地给我回了一封信。铅印的大红信封,内里是编辑同志的手写体,向我表示感谢,下面是红红的出版社公章。那是我今生收到的第一封信,真是激动万分。一个十几岁的农村娃儿,能收到北京大出版社的回信,对我的鼓舞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就是这封信,奠定了我日后搞文学创作的兴趣。因为她是外面世界对我的第一次招手,使我一下与他们拉近了距离,给了我不少胆气。

        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起来了,学校立即封存了图书室和阅览室。同学们到处串联,一切全乱了套。我望着那被封存的图书室,心中很不是滋味儿。因为我已看到有好几本书可借阅,现在看着大门上的封条,只能“望洋兴叹”了。

        有一天下午,我去食堂打饭,路过图书室时,突然发现后窗有一扇窗没关严。我瞅了瞅,见四下无人,偷偷推开朝里瞧,呀,有一个书架正对着后窗,而且触手可及。我心中暗暗高兴,一股占有欲很强烈地刺激着我,只可惜那会儿才半下午,周围不断有人经过,深怕别人发现,不敢轻易下手,便悄悄关了那扇窗,单等天黑以后再行事。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我佯装着去食堂打水,迫不及待地溜到图书室后窗处,瞅四下无人,急急打开那扇窗,伸手摸出了两本厚厚的家伙。由于做贼心虚,一直将两本书藏在最秘密的地方不敢示人,直盼到星期六回家的路上,才偷偷拿出来看了看。其中一本是《当乌云密布的时候》,另一本是《红日》。一看入了迷,便决定再去偷几本。不料到学校一看,那个后窗已被人钉死了。

        1968年初中毕业后,我一直在家务家。农村没杂志少报纸,一片死气沉沉。这样在大田里干了几年活,直到1975年搞业余创作,我才又有机会接触到书。那时候,县文化馆对业余作者比较关心,每年都要召开几次创作会。虽然是让配合文化大革命写作品,搞什么“三突出”,但毕竟让我与文学搭了界,又有了读书的机会。当时县图书馆归文化馆领导,文化馆长姓杨,也是文学爱好者。他见我有点儿小灵气,就私自让我进了图书馆的“毒草藏书室”。说是毒草,其实全是一些中外名著。只可惜,那时候我刚开始创作,而且是写曲艺作品,所以在“毒草室”里专找一些曲艺书看。有《侯宝林相声集》、《李润杰快板书》什么的。另外,我还找了不少电影剧本,一下借走了一大摞儿。

        除此之外,杨馆长还为我们几个重点作者办了一个图书证。望着那硬皮借书证,我心中很是不平静。作为一个公民,我第一次享受到借书的权力。可怜那些父老乡亲,他们大概还不知道县上有这么一个图书馆,可免费看书、借书,这就是不可逾越的城乡差别呀!

        不过,有了借书证,借书也并不是件容易事儿。那时候,生产队管得严,动不动都要请假。从我家到县城,四十华里,没有汽车——就是有汽车咱农民也搭不起呀!因为那时候一个劳动日才顶8分钱,而一张车票就要五毛钱。五毛钱,可称三斤多盐,够一家人吃几个月。农家挣钱比吃屎都难,去哪儿弄钱呢?当时有个姓袁的邻居,他有一辆破自行车。车子破得真是可以,除去铃不响哪都响。但有它总比走得快,每回要借书,我都是提前帮他家干活,巴结着借一回他的破车子。有一回到了县城,天突然大变,到了图书馆门前,人家已经下班了。这时候,又突然下起了大雪。我在县城举目无亲,只好硬着头皮朝家赶。到了县南关,由于上冻路滑,我一下从车子上摔了下来,屁股着地在柏油路上滑了一丈多远才打住。那辆破车子被摔得扭了头,好在拿拿把还能凑合着骑,但再不敢骑快,走到家已是午夜时分,身上头上全成了冰冰,双手冻得麻木如石,费了好大劲儿还伸不直……

        回忆起这些往事,我的心仍有些疼。后来我发誓要建自己的书房。现在虽然我身在省城,但仍觉得图书馆什么的对我有些遥远,老认为那是城里人的图书馆,与我这个进城的农民不是太搭界。所以,我至今还未走进过省、市图书馆,真是抱歉得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