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每一朵花里都住着一个仙子

    安武林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04日   19 版)

        晓玲叮当一下子推出了“心灵童话系列”十册,厚厚的,沉甸甸的,犹如和煦的春风一样,给孩子们带来了喜悦和快乐。无论从童话的本身,她本人的创作历程看,还是从儿童文学整体概貌的角度审视,这套《魔法小仙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丛书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值得圈内的专业人士审读,值得少儿读者的阅读,值得我们大大地关注一把。她既继承了我们童话中优秀传统的理念,又有了一些流行时尚的创作技巧,所以,这一套童话书散发着迷人的色彩。

        晓玲叮当创作的童话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的底蕴,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的色彩。这和她本人的经历有关,和她原先所处的地域有关,和她所受的教育以及时代有关。更重要的是,和她对儿童以及童话的认识有关。在她的心目中,只有民族的,才是最好的东西。而一切的儿童文学,都应当和传播真善美的知识和体验有关。在她最初的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她非常痴迷于我们的民间文化,而她给孩子们传播真善美经验的主题极其突出。但这套《魔法小仙子》丛书,对她本人来说是一个超越。我非常相信这个在童话创作跋涉了很多年的作家,潜心沉淀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认真而又仔细地研习了西方的民间故事和西方的童话,所以,才有了这套“心灵童话系列”的诞生。

        童话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为孩子们服务的,它是孩子们心灵和梦想的花朵。真善美的芬芳,主要依赖于童话来传播,或者说是诸多传播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童话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痕,这个裂痕越来越大,甚至都变成了阴影。童话巨大的缺失就是童话真善美因素的缺失,童话越来越强调游戏性,越来越注重想象,越来越变得胡思乱想,甚至怪诞。晓玲叮当的“心灵童话系列”无疑是一种回归,回归童话的本源,回归童话的责任和使命。事实上,她的童话从来就没有偏离过这样的轨道。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已经是人所皆知的了。那就是:魔法童话和童话中的魔法来自于西方。全世界都应当感谢内斯比特,这位创作魔法童话的鼻祖。晓玲叮当的“心灵童话系列”主要强调的是魔法,这些魔法让其中的巫婆和小仙子有了合理生存的基础。每一朵花,或者说每一种花,都是一个小仙子。他们演绎的都是成人世界的一切。如果说童年是人类的微型缩影,那么,童话同样是人的微型缩影。毫无疑问,童话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善,这个善的理念就是:提前对孩子培养人生和社会乃至人性的知识,让他们在童话中增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晓玲叮当的“心灵童话系列”,无疑是传达善的理念的,让孩子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的,培养孩子优秀品德的,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的。这是这套童话的主旨。我一直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人非常讨厌童话中的教育意识,我觉得这是逃避责任、逃避担当,一切的童话如果没有教育的因素包含在其中,那么,真善美何以体现?如果没有这些,童话存在的意义何在?但我们必须弄清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讨厌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讨厌艺术水平低劣的道德童话。晓玲叮当的童话,在艺术上是圆润的,有灵性的,如同她作品中所赋予的那些花朵的品质一样,她的童话也具有了优秀的品质。童心,童趣,童情,都淋漓尽致地在作品中招摇。尤其是,她很好地融汇中西童话创作的技巧,让这些童话中流行和经典的因素都和谐地在作品得以展示,这不能不说是作者艺术素养的一种展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