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自主招生十年,于出头处谋自由

    张可佳 郭 倩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29日   22 版)
    2012年2月12日,北京理工大学信息楼前,自招考生正在等待进入考场。(王健/摄)

        2008年,湖北女孩蒋方舟凭借60分的降分优惠以561分的高考成绩进入清华大学。一时间,“自主招生”(简称“自招”)成为热点,也成了众多学生及其长辈心目中的“伯乐”。今年是自主招生实施第十个年头了,从最初寄以厚望来打破高考的“一考定终身”,到如今却饱受质疑、诟病。十年间自主招生备受关注,是“伯乐”还是“鸡肋”?如今自招考试不断升温,俨然成为“小高考”。下一个十年,“自主招生”又该如何发展?

        教育改革初试水

        由于其复杂性、重要性,教育是中国整体改革中滞后的一块。2005年7月,钱学森向前去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发出感叹: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同时钱老进言:“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一“钱学森之问”一直困扰着中国教育。

        多年来,大学的某些尝试,正在试图回应“钱学森之问”。早在“钱学森之问”以前,很多大学里便有类似的疑问,尤其当看到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时,就更有必要进行考问了。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是否与招生制度有关?招生制度的改革,直接影响到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近年来,教育部以及各种排行榜上名列前30-50位的大学做出各种努力,希望在招生环节有所改变,给予学生更公平的评价方式。自主招生便是在这个背景下的改革措施之一。

        2003年开始,我国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来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经申请获得批准后)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考生仍必须参加高考(2007年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

        换言之,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可以在高考前接触考生,并有机会把“优质鸡蛋”先放到自己的篮子里。经由申请与审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最先取得改革试点资格。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0所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各大高校之间形成了北约、华约、卓越理工三大联盟,涵盖绝大部分的“211”工程大学。其中,“北约”以北京大学领衔,包括香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共11所高校,“华约”以清华大学领衔,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共7所高校,“卓越理工”则由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共9所高校组成。报考人数不断上涨,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亦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从各个高校综合情况看来,通过自主招生被录取人数占当年招生人数的比例保持在5%—8%左右。

        2012年,自主招生进入第十个年头。十年间,伴随着期待、肯定、质疑和批评,社会各界对自主招生的探讨从未停止。

        在通过自招来降低报考风险的考生中,湖北女孩蒋方舟一度引人注目。9岁起就以少儿作家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蒋方舟参加了2008年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顺利拿到降低60分的“offer”,最终以561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录取。如今蒋方舟在求学的同时,还担任《新周刊》主笔,其在清华的寝室被命名为“蒋方舟创作室”。2008年全国共有935人通过了清华的自招考试,并获取了不同程度的加分。面对社会的关注,蒋方舟曾在博客中如此回应:“有人认为我堵住了他们上大学的路,我认为我不过是参与了开路。”她告诉记者,这条路是让更多孩子看到希望,可以同时兼顾学业和自己的兴趣。问及自主招生是否弥补了高考制度的某些弊端,蒋方舟称,自主招生弥补了她为兴趣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这个事儿高考是检验不出来的”。

        对于“蒋方舟们”来说,自主招生无疑是他们走向其心仪高校的合适方式。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是:大学需要的不是应试分数高却在其他才能素质方面十分庸常的“做题机”,而是资质异于常人、不同凡响的人才。十年来,自主招生圆了许多此类考生的大学梦,也帮助很多高校寻觅到一些自己想要的“可造之材”。可见,自主招生若做得好,便犹是蔡元培先生为北大延请教授,26岁被聘为教授的胡适、中学学历走上北大讲台的梁漱溟,皆为后人津津乐道。然而我们怎么能保证,如今的每一位教育者,都有着蔡元培先生的伯乐识马之才、大胆起用之力呢?

        自招十年:

        我们究竟走了多远?

        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人们不禁反思,自主招生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一改革实行十年是否实现了它的初衷? 

        2003年,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表示:推行自主招生是“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1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自主选拔录取作为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的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主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有些学者还认为,自主招生的意义还在于,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向公众传达了“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的信息,从而给社会带来启迪与思考:我们的初中等教育该怎样培养学生?比如复旦大学的“千分考”,就是告诉公众复旦要的是全才;而清华大学去年在自主招生复试阶段设立了体质测试环节,则是引导更加关注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自主招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实现对初中等教育改革方向的引导。

        可是,现实与理想之间总隔着一道沟渠。历经了10年的发展探索,从少量学校试点到多校联考,再到如今的“军团混战”,自主招生考试不断升温,俨然成为“小高考”。

        采访中,很多学子表示,他们也只是将自招考试当作高考前的练兵,希望多经历些大型考试,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毕竟平时的课堂教学均是以高考为目的;为了胜算不高的加分优惠而“改造”自己,并没有太多好处。

        至于部分学者期望从自主招生看出“高校想要什么样的学生”进而推动中学教育改革,在实践中也很难达到。有数据显示,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仅凭高考也能进入同样的学校,即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的人仅为0.5万人,占全国每年1000万考生总量的0.05%。也就是说,迄今为止的自主招生,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接受采访的中学老师也表示,学校不可能为了迎合自主招生的要求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毕竟它所面对的只是百万高考大军中的极少数人。

        自主招生试行十年竟越来越像“小高考”,不免有些令人失望。自招名额逐年增加,但相较于高考大军仍然僧多粥少。在名额分配上,根据学生在校成绩进行排名而后择“前”推荐是各地中学比较普遍的办法。这种筛选方法其实与高考并无二致,直接将有学科特长但总分不高的学生剔除出去,而获得参加自主招生资格的仍然是成绩稳定但并不一定有专长的学生。有些参加过自招考试的学生甚至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自主招生这项改革,因为创新性的题目并不多,大多数试题只是提高了难度系数的高考题,说到底它选拔出的还是绝对的“挣分能手”,他们通过正常的高考走进名校也不成大的问题。

        除此以外,最初设想的专业特色、兴趣对口也化为泡影。采访中记者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对于高校的特色专业以及自己想学习的方向有所了解,比较普遍的还是对比了自己成绩和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后,再来确定报考哪一所自招高校。一位从初中就坚定信念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女生告诉记者,自己很早就关注人大的各个相关专业,几年来一直有计划地为高考准备着,今年参加人大的自招考试后并不感觉庆幸。为了参加自主招生,备考、来回奔波都影响了正常的高考复习。在她看来,对于自身认知清楚,为梦想的大学稳步前进的学生而言,自主招生并不见得是好事。

        自主招生施行初衷之一是推动素质教育,但从这十年的实践来看,自主招生愈发成为“鸡肋”,甚至成为负担。自主招生考点分布不多,基本集中在省会城市,考生赶考,父母甚至千里陪考,动辄花费数千上万元来赶考、面试,实在是不小的负担。与此同时,随着自主招生考试沦为“小高考”,针对自主招生考试的题海战术、技巧辅导补习班应运而生,为了赢得减分录取优惠,很多考生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之余也不得不参加培训,真是“累不堪言”。

        而对于人们希望看到更多“神童”、“偏才”、“怪才”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优秀大学的期许,蒋方舟认为他们希望通过零分的应试教育成绩和一百分的特长进入高校是不合理的,因为分数亦体现着学生在学业上的专注程度和水准。

        且思且行:

        争鸣现代教育之路

        站在自主招生实行的第十个年头上回顾,数家争论,各有创见。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倪跃峰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需要找准。南方科技大学的做法是一种尝试,纽约大学在上海建立分校也让大家看到一些新思路。但是人们更希望从现有的体系内部打开缺口,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招生政策的改革。倪跃峰坦言,虽然自主招生进行了十年,但其目的从最开始就很不明确,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各方参与者自然走一步看一步。虽然自主招生对高校有好处,有很多高校都在积极争取。但回过头来看,第一年可以不必选22所学校同时进行,自主招生改革对于中国高校招生是全新的尝试,不如只选取一、两所学校做深入性的试验,关键是要建立评价学生已有业绩与能力(包括潜能)的多元化组合标准,而不是根据考试分数一个标准。如此经过几年的探索,一旦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标准,再将一个试点成果进行推广。但自主招生发展现状显示,在制度设计不明确的前提下迅速推广自主招生,不仅最初的目的未达到,还产生了新的质疑。比如命题的科学性、从报名到接收学生过程的公平性、公开性与透明度,判分的标准等,或许这些也就是自主招生近年来饱受争议与诟病的重要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是“985”工程高校中罕见的未参加自主招生的学校,校长柯炳生先生曾公开发表文章阐释了学校的考量。在他看来,自主招生所要解决的,是那些综合素质高、但又是在高考中不能充分发挥出水平的学生。这样的一个群体,在理论和理念上,也许可以做出一些区分,但是,在实际执行和操作上,并不能够找到清晰的客观标准。如果说这只是结果的不公平,自主招生也还存在着更大的问题,即过程的公平性。所有自主招生考试均存在门槛,有形的门槛是:只有某些学生,才能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而高考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无形的门槛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远途旅行参加考试。面试环节的问题也同样,现有的自主招生模式是只让较小比例的人进入面试。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在很多从教多年的大学老师眼中,自主招生走出了值得肯定的一步,但改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自主招生也全然不能等同于教育改革,如果学校不能设计或创造出一套针对学生的多元性的组合式人才评价标准,学生不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地参与竞争,现在的自主招生对于中国高教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益处。

        我们还应该看到,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在中国国家重点大学(985、211学校)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农村学生越来越集中于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据来自北大招生办的信息,2010年北大在某省招收的70名文理科学生中,只有10人没有任何加分,其余60人则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政策性加分、保送的途径迈入北大。这些考生大多来自一、二线城市的第一、二批示范中学,占有巨大的教育资源优势。这些中学几乎垄断了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保送名额。另外,自招的考题涉及面很广,其中不乏只有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才有可能获得的知识——如在校外强化班或私人家教上的长期投入。对此杨东平说:“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自主招生十年,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却又冒出新的问题。政策如何完善?下一个十年它又该走向何方?柯炳生表示,十年间有足够的样本可以用来分析,如果对通过自主招生降低录取分数线招进来的大学生在校业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且与通过高考途径入大学的同学做比较,或许会得出更为明确的和有说服力的结论。有了这些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才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自主招生对于纠正高考不足方面的效果到底如何,这对于指导下一个十年的自主招生改革也更有帮助。 

        在倪跃峰看来,自主招生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大学招到中意的学生、帮助学生考进他们钟情的大学,将目光放长远,自主招生最终是要推动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在中国高校中建设成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而如果招生的理念无法与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它不仅是要培养合格的劳动力,而且是要造就有能力推动国家与社会进步的优秀公民)相统一的话,如此这般的自主招生措施也就不必再继续下去了。

        蒋方舟认为,每所学校都应该其独特的气质,这是靠气场相近的学生组成的,而凭分进校并不能做到这点。“如果一所高校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特色,培养自己的气质,并依照这个气质选择学生,这就会让自主招生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舶来品。中国历史上,从汉武帝时的太学,到魏、晋、明、清时的太学、国子监,都是产出封建官僚的培育体制。到1898年戊戌变法时学习西方高等教育而成立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甚至直至改革开放的中早期,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缺乏真正的法治与学术自由的环境。现在,从传统学堂向现代大学转变需要探路。韩愈《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这成为中国传统师道乃至教育的全部内涵。而现代化的大学远非那种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学堂”,现代高等教育追求的是多学科自由碰撞、可以互相批评的气氛与环境,如果大学中只有老师的声音,甚至只有一个学派、一个理论、一种思想,没有多学科多种理论、思想的自由撞击和交流,学术与学科发展必然大受限制,难以产生很高的学术(如产生真正大师级的学者)。在经济发达国家,对大学的管理采用的是自治式,各个大学都进行独立招生,因为独立的自治式的大学发展自然地要求独立招生与其管理模式相适应。

        今天我们尝试高等教育改革,并以自主招生作为突破口,并不企图以它全面代替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探索的方面很多,自主招生仅仅是其中很小的部分,它并不能完全回答“钱学森之问”。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多年,目的是希望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在制度设计上给予肯定,学生的潜能是多元的,测试和评价工具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譬如,需要评价申请入大学的人是否真的有志愿为社会服务的动力与经验、有无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奉献意愿及其实践等。统一的考试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只能是多种评价工具之一(比如,最多占总权重的60%)。人们对于自主招生的最初期待是希望高校以有别于应试的方式发掘有才能的学生,如今回望,依然任重而道远。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平等教育、选拔人才自由,是先生的理想,也应当是社会的追求。“于出头处谋自由”,才能人才得其所,教育得振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