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创立于1982年,走到今天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是一个里程碑,是全体湘少人用智慧和艰辛筑起的一个里程碑。
三十年来,湘少社一直以引导少年儿童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为己任,以出版富有文化内涵的高品位少儿读物为目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湘少社由建社时的21人发展到现在的122人(另有离退休人员43人),由建社时销售码洋不到千万、利润不过百万发展到2011年实现销售码洋5.2亿元,利润1988万元。2010年,湘少社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据北京开卷数据公司统计,湘少社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综合排名第49位,专业少儿社中排名第5位。湘少社正向着“大社、名社”的目标稳步迈进。
多年来湘少社出版工作的总目标是:多出好书,争夺大奖,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少儿出版大社。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湘少社逐渐显示出少儿出版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四条严谨的出书思路,即坚持正确的出书方向,全力抓好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品种;加强出书的针对性,努力扩大生命力强、覆盖面广的品种;提高出书的文化品位,逐步出版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种;不断更新出版观念,加速发展具有新的出版形式的品种。在这种创造性的出版实践中,湘少社形成了自己的少儿出书特色,即正确的导向、高品位的追求、前趋的理念、现代的眼光、开拓的精神。
1982~1988年:建社开创
代表图书:《十二生肖系列童话》
1982~1988年,在王勉思、骆之恬两位社长的带领下,湘少社经过了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的阶段。他们重视少年儿童德育图书的出版,制定了为培养四有新人而多出书、出好书的方针;他们研究如何开辟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新途径,狠抓名家名作,培养新人新作,不仅培养了一批新作者,广泛地联系了一批全国知名作家,而且初步组建和锻炼了一支有干劲、有才能、有经验的编辑队伍,为湘少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4~1988年,湘少社提出了“想远的,干大的,务实的”的工作思路,对于工作的进行和出版社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想远的”,就是要有远大的目标,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同时,少儿读物出版工作不光要想到城市,更要想到边远的农村。“想远的”还包括要有计划地出版一些外向型的儿童图书。“干大的”指的是:一、少儿读物出版工作是一项大的奠基工程,也是一项基础工程;二、少儿出版的服务对象有三亿五千万少年儿童,这是一个大数字;三、 从出书的范围来说,也是大而广的:纵向看,婴幼低中高,横向看,德智体美劳;四、“干大的”,还表现在出版社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后,要相应地集中力量出版一两套有价值、有影响、能传至后代的好书。“务实的”,就是对编辑、作者、出版、发行提出严格的要求,少年儿童图书要针对不同读者的年龄层次,而且不同门类的书还要有不同的要求。
期间,湘少社出版了如《革命先辈的故事丛书》、《中小学法制教育读本》、《攀登者丛书》、《寄小读者丛书》、《林格伦童话系列》等精品图书,其中《赵一曼》、《长胡子的娃娃》获得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竹哨》获得1982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少儿读物奖,《灯芽儿》、《鹤与龟》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优秀绘画奖。其中《十二生肖系列童话》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严文井童话》获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二等奖,《小蛋壳历险记》获第一届全国幼儿读物评奖优秀读物奖,《唐老鸭全球探险记》获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1988~2000年:提升转型
代表图书:《中国革命史话》、《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1988~2000年,在张光华和张天明社长的带领下,湘少社开启了提升与转型的发展之路。自1988年开始,在张光华社长的带领下,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练习册广泛发行,教辅读物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长久地支撑着湘少社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怎样高地评价教辅读物的出版发行对湘少社的作用都不为过。张光华在湘少社任社长的时间虽不长,但她在教辅读物以及教辅衍生读物的生产方面做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与此同时,她带领大家策划出版了《鸿雁快快飞》等优秀读物,使湘少社从此与张海迪等高端作者结下了深厚情谊。
1990年开始,张天明社长全面负责湘少社的工作。他认为当时的少儿读物,优秀之作很多,平庸之作也不少。造成平庸的主要原因大致为思想含量低,风格单一,观念陈旧这三点。对此,他提出了少儿精品读物出版的三大追求——扩大少儿读物的思想含量、追求少儿读物的鲜明风格、突出少儿读物的现代意识。
在这一发展阶段,湘少社获得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并且随着时代变化的要求开始了初步的转型。对这一阶段的成绩和特点可简述为:一、湘少社明确提出了追求出书独特超越境界的指导思想,精品图书奠定了湘少社在出版界,特别是少儿出版界的地位。二、注重政治思想工作,注重全社的团结。全社上下都“相忍为社”,以集体利益集体荣誉为重,这种风气逐渐成为了湘少社的传统。三、走出了制度化管理的第一步,推出了《编辑管理条例》等管理制度。那时出版社还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整个上世纪90年代实行的这些“条例”,为后期的转型以及新世纪后的改革做了铺垫。四、创造了编辑出版工作的新形式。如“选题论证会”,“‘六一’站柜台”等,对培养出一支有经验有战斗力的编辑队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自此,湘少社更加注重抓精品图书生产。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重视少儿本位的独特风格、超越以往的现代意识,使湘少社图书在业内美名远扬。期间,出版了《中国革命史话》、《精神之火——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青少年的使命》、《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科学之门丛书》、《中国最新动物小说丛书》、《少年恐龙百科全书》、《黑眼睛丛书》、《生命状态文学丛书》、《一元书库》等优秀读物,获得国家级大奖十多次,从而奠定了湘少社在少儿出版界不可或缺的地位。辉煌业绩使这一时期成为湘少社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重要时期。
2000年至今:改革突破
代表图书:《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
《文化中国丛书》、《小巫婆真美丽之住在好玩街》、《冰波童话系列》
2000年,湘少社经历了减负浪潮冲击,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彭兆平社长临危受命。她冲破阻力,大胆创新,坚决果断地从体制、机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出版战略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数次全面改革和持续的调整。
基于项目责任制的要求和需要,和图书运作的基本规律,在部门设置方面,湘少社改变编辑一部、编辑二部、编辑三部、编辑四部的设置,设立一般图书编辑部和教材教辅编辑部;将图书销售一块明确分为一般图书销售部和教材教辅营销部,有力地推动了图书的生产和发行。另外,湘少社开创性地成立了开心作文研究室和伊人图书馆研究室两个社内图书工作室,是项目责任制的实施与机构设置同步改革的成功范例。在分配制度方面,充分向生产经营第一线倾斜。譬如,设立较为科学的图书效益评价体系评估,加大项目责任人的利润提成比例;二则是较为彻底地打破大锅饭的格局,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湘少社从而重整旗鼓,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走出了困境,走上了一条“二次创业”之路。
2001年,胡坚同志调来湘少社担任分管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工作的副社长。2008年,胡坚接任社长。怎么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更上一层楼?胡坚带领社领导班子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本社发展战略和改革路径,提出建设大社名社的战略目标,并做了整体部署和规划。
胡坚更为重视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工作这一关系到湘少社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支柱。几年来,在湘少社教辅工作困难重重形势严峻,英语教材也面临着需要修订送审的关键时期,胡坚社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教材教辅团队奋力拼搏,使教材教辅逆境上升。2010年,教材教辅销售册数和销售码洋分别为3887万册和2.36亿元;国家课标教材小学《英语》在教育部市场调研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二,仅次于外研社同类教材;省编教材小学《科技活动》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具有独立产权的大宗教辅产品如幼儿园教材、英语练习册、自测题等,销售实现较大增长;新开发产品如“字词句段篇”系列等取得很好的市场效益;专题教育类图书取得较大突破,如《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安全教育》、《养成教育》等实现销售码洋2900万元;增加了颇具实力的合作伙伴,成立了湘少社省外教辅发行公司,等等,奠定了湘少社向名社大社进军的基础。
借多年改革之势,湘少社一般图书在加强营销和宣传力度的推动下,有了许多突破。开心作文是湘少社板块(品牌)运作最成功的系列图书,到2009年新开心作文销售码洋已达3300多万元。在儿童文学领域推出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新世纪新十家丛书》、《儿童文学年选丛书》等大阵势,形成较大影响。低幼图画书业已形成湘少社优势板块,一大批引进图画书占住了市场形成了影响,其中《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一再重印,销售上三百万册。这几年在国际国内各种图书评奖中,湘少社图书获奖300余次,其中《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格林童话全集》、《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我的祖国》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重读长征》、《宇宙简史》、《反斗猫俏皮狗》、《中华智者丛书》、《新世纪新十家丛书》、“小樱桃系列”、《文化中国丛书》、《小巫婆真美丽之住在好玩街》、《我的乡村伙伴》等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中国当代儿童散文诗精品丛书”、“四叶草丛书”等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工程,《面包狼》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一时期,湘少社一般图书通过抓营销宣传,抓板块运作、品牌建设,以及大胆与社会力量民营企业合作,跃上了一个大台阶,2009、2010年,发行码洋连续过亿。
三十年的辛勤耕耘,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出版这片肥沃的土壤上播撒了爱和智慧的种子。神圣的使命感乃是湘少社永不满足、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