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口看来,中国从未出现过真正寻求个人解放的思潮,哪怕是黄宗羲和戴震等思想家严厉抨击皇权独断的时期也是如此,他们开始把民众的欲望和利益纳入关注和保护的范围,但这种舆论绝非近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而是基于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平等观念……那些革命先行者从明清以来承袭的思想内容,实际上更易趋于向社会主义平等原则的方向发展,而日益疏离西式民主主义的轨道,这也为中国革命以后的发展所证实。我个人认为,沟口的这套论述对以往国内有关明清思想具有西式“启蒙”倾向的研究范式无疑是一个重要修正,至少起着警醒的作用。
——杨念群对“沟口雄三著作集”(三联书店2011年7月版)的评论。《读书》杂志2012年第1期。
最后,还是回到《清帝逊位诏书》吧。对于这份仪典性的文本,高先生认为具有巨大的“宪法性法律的意义”;而在我看来,如果非要说它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也跟高先生说的相反——它对“宪政性法律”恰恰具有一种反讽的“意义”:一个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政权,都可以利用立宪来粉饰自己,那还有什么政权不会利用宪政呢?300多字煞有介事的古文辞,就算是“宪法性”的文献,那谁不会鼓捣出一部正义凛然的宪法呢?事实上,逊位诏书关于共和立宪的华丽词藻,正预示了此后中国政治史的命运,从民国,到党国,到真正的党国,宪法终究只是法律空文,或者是政治装饰而已!经历了百年来的政治风云,作为后知后觉,我们至少应当有曹丕那样的政治洞察力。我想说的,也只是曹丕那样的话:“宪政之事,吾知之矣!
——胡文辉对《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高全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的评论。《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月5日。
1949年以前,好像真没读过父亲的什么书。那时追求进步追求革命的氛围很浓厚,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很疏远,父亲的书就不太容易进入我们的阅读视野。……我读高中时,课外阅读的多是“左倾”的“进步书籍”(如鲁迅、高尔基)。1949年前父亲在江南大学,我们兄弟只有大哥是在他那里,我们都在苏州家中,父亲有次回来,见到三弟那里有从苏联大使馆要来的《列宁选集》,曾经把我们召集在一起教育一番。但是当时也不怎样接受,后来也不怎么记得了。其实那时候的青年学生,和后来的红卫兵运动也差不多,很狂热的。
——钱穆次子钱行日前出版《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九州出版社2011年12月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回忆道。《新京报》“书评周刊”1月16日。
作者根据现有的考古学成果提出,如果比较文明的悠久,长江黄河流域的文明发育比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都晚,比印度河恒河流域、爱琴海地区也稍晚一些,只能算是排名第五的文明摇篮。中国也不是惟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当今世界,除了埃及、印度,还有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黎巴嫩等国,文明史都不比中国短。作者回顾了20世纪以来“四大古国”之说在中国的形成过程,提出应该纠正这种不符合史实的说法了!
——丁东评介《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陈明远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版)。《南方都市报》2012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