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宏富,独具特色,在世界服饰史上独树一帜,属于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从目前研究判断,服饰产生的历史肯定要早于文字的历史,因此,服饰产生的时间和产生的原因等问题就缺少了相应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疑团被历史的尘埃深埋,成了后世人们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另外,各代服饰直接涉及农业、纺织、印染、工艺、设计等方方面面历史,与之对应的文献记载又相对稀疏,更是成了需要后代学人不断释解的问题。最近黄能福、陈娟娟、黄钢先生所著《服饰中华——中华服饰七千年》就是研究探索解释服饰文化历史进程相关问题的一部力作。
面对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追溯服饰文化的源头是学科研究的一个永远命题。随着考古学的迅猛发展与不断完善,发掘工作中,纺织服饰方面遗存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早期文化遗址的发掘,纺织服饰遗存不断有新的材料被发现,为纺织服饰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黄能福等先生重视纺织服饰早期文化的研究,利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百余件麻布或编织物的印痕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苎麻织物残片为据,将中华纺织服饰文化的历史源头提前到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时间段;同时,他还利用浙江河姆渡遗址、辽宁沙锅屯仰韶文化遗址、山西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山西灰土岭遗址以及浙江钱山漾遗址等出土的相关文物遗存,对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丝绸之国”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犹如一列在历史轨道上长期奔驰的列车,装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人民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果实。《服饰中华》一书,借用文物与文献相对照“以图证史”的研究手法,从原始社会服饰起源讲起,依次具体生动地介绍了夏商周奴隶社会、秦汉封建大帝国的确立、盛唐王朝的强盛、清朝的灭亡,直到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服饰演变过程,时间轨道久远;更重要的是,作者还将各代服饰内容结合历史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典章制度、民族风俗等政治、经济、文化特征融于一体,分门别类地一一展示给世人,增加了著作的立体感。
近些年来,部分学者通过总结考察服饰学界过去已取得的成绩,发现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偏重服饰通史类的研究,而忽略了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孙机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较早的发现了问题的存在,他们开始注重古代服饰领域中的细节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标志着服饰学科的研究工作已经趋向成熟。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丝绸之国,仅丝织品的种类就有几十种之多,纺织技术天工变换,图案花色更如神助天成,令人惊叹。着力丝织技术细节问题的分析研究是《服饰中华》一个突出特点,是作者倾力打造的重点之一,也是以往此类著作比较缺乏的内容。全部四册图书选定的近3400幅各类服饰图片和30多万字的叙述中,有大约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是关于纺织技术与图案分析的内容,所占比例不小。在这方面,黄能福和陈娟娟两位学者夫妇有着其他学人难以匹备的学术优势,特别是陈娟娟先生从19岁进入故宫,至68岁去世,毕生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织绣文物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研究过程中,往往是先由二位先生共同筛选出具体的研究对象,再由陈先生借助高倍显微镜等科技手段逐一辨认出各种变换复杂的针法与经纬参数,之后,经黄先生绘制成图,并旁征博引撰写出研究说明。二人各有所长,配合默契,另有二位先生之子黄钢的协助,终于使这部分凝聚着特别学术风格的内容与该书的其它部分一同完成,如愿地呈献给了广大读者。
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学者都知道,在研究或出版过程中,获取到一些新鲜、珍贵的文物资料,对于研究和出版工作是何等的重要,而在今天的学术研究环境中,这几乎成为了奢望,其中,既有文物保护、资金支出问题,也有材料占有相对封闭等问题。该类问题成了文物研究领域一个公开的大问题,但目前还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黄能福、陈娟娟等先生的研究工作同样面临这一现实难题,好在两位先生长期从事服饰研究工作,积累丰富,陈老师又有在故宫工作多年的优势,都为该书文物资料的获取奠定了基础。全书所收的三千多张图片,包含了国内外许多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及部分学术大家的一些研究精华,涉及古代石陶雕塑、青铜铸件、金银制品、玉器珠宝、纺织品、漆器、木器、各种绘画等等作品。为了提高该书的形象资料价值,黄先生甚至不惜金钱,用自己有限的工资收入购得一些珍贵实物资料图片,为本书增彩,体现了学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