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读书报专访成中英

    中国文化复兴与对世界的影响力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08日   15 版)

        中国文化复兴和国家崛起有怎样的关系?当下社会各界对于文化的复兴如何认识?在世界上会有怎样的地位?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哲学扮演什么角色?人类文明发展中,哲学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力?近日知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成中英先生就此在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怎样才是“文化复兴”

        读书报:中国文化的发展、国学的发展,都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复兴。怎样去理解当今的文化复兴?中国文化对内面临怎样的问题,又具有怎样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成中英:我们一直在用“文化复兴”这样的概念,怎样才能说是中国的“文化复兴”?我们是指中国国民经济兴起、国家主权巩固、中华文化繁荣、世界影响力上升等复合现象。2011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社会各界都很关注。我认为整个亚洲从这里进入新的开始,开启了很多机遇和契机。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不仅仅是带来革命精神层面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政治局面给中国带来一种压迫,需要再发展。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在困难之中寻求深层发展之道,强调自己的努力自救,强调整体革新精神,甚至是在整体忧患中整体重建自己。这是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内在力量,可以引申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推力,代表中国人的一种深度的、不屈不挠的、再接再厉的精神,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信念与理念。

        读书报:文化复兴和现在国家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成中英:在中国现代史里,一种灾难与社会生存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内在的自强精神。中国人面对宇宙具有自然开阔的精神,包含哲学智慧的自觉。原始《周易》就是面对世界寻求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一是要向环境学习,力求适应之道;二是要自我反思,激发创造能力;三是要在对世界的了解中寻求对自我的了解;四是要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平等地位;五是进一步在知识和道德统一的情况下,实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精神。

        儒家强调自我修持的哲理,所谓人道、关怀、责任感,包容心都是自我应该发展的德性与能力;道家重视天地之道的自然,遵从无为而无不为之道,真正将万物的差异融合于自然的和谐之中。这两者都是中国文化自新的创造力,同时强调勤奋、独立自主、与世协调的能力。

        中国的文化发展到盛世的时候,呈现出了饱满的生命力,要求整个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新整合,追求对人类历史与对世界的新认识。秦朝嬴政统一天下,他是有追求的,但是操之过急,在措施上与态度上有很大问题。要取得文化发展的成果需要经过理性的探索,时代的考验。这是任何人类文化理想的追求和实现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兴盛的必经途径。儒、道通过孔子和老子产生了很大的力量,这力量也必须通过民族的自觉努力来创造一个能坚守也敢于改革的政治体系与价值体系。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模型,也包含了文化复兴的模型。

        文化复兴要找到发展的形式

        读书报:历史上从先秦到秦朝再到汉都有一个发展模式,能否概括一下这种模式?中国人的哲学与文化,现在的发展表现如何?

        成中英: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发展的成果和过程。秦汉之后,到了唐朝,又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兴盛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再凝聚、再发展的关头。从宋到明,这种力量凝聚为宋代的理学、明代的心学。这些发展都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力。

        国家的强盛背后应该有文化的推力并最终形成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盛世应该独立于传统吗?显然不能,但它可以超融。我认为中国文化复兴要找到发展的形式,面对当前的问题,而不是钻到故纸堆去。过去汉唐盛世没有现在这样复杂的世界格局,但面对道家与道教,佛教与佛学,也在寻找一个固本更新之道。不仅维护已有的文化传统,还要学习道佛及其他文化传统的成果。在现代,美国文化开始是移植,在英国文化的基础上,透过移民政策与教育改革,吸取了欧洲强国的文化精华,有了活力之后进入现代化,工业、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比较强盛。我的基本观点是,不能忘记中国文化的本源精神,同时要肯定、学习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要意识到整合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建设强国、富国的需要,也是文化大国的需要。

        读书报:二次大战结束时,曾经有人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大国,有没有可能强大到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当时汤因比说不可能。杨振宁说,不仅汤因比这么回答,当时所有人都会这么回答。二次世界大战过去,五十年之后,当时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可能了。中国开始对世界发生重大影响。这五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变得可能了?

        成中英:这个暑假 (2011) 我应邀遍访希腊、以色列、德国、法国与英国,都能感受当地人民对民族文化的坚持和信任,但同时西方也在学习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吸收儒家和道家的精神。可是中国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说服他们,中国人还需要到国外去“镀金”。中国商家有时候不真诚、不守信,包括在知识产权上的行为,使得中国在世界上的信誉度大为降低。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与信任在中国人中还是缺少的。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有很好的文化信念,现在十分缺失。如何重建传统,维护根基,使其进一步发展仍是当急之需。只有使中国文化形成可爱可敬的力量,对世界各地产生积极影响,才能使富强的中国变成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促进民族国家和谐相处的动力与推手。

        我常说,生活需要和谐,但假使没有正义的保障,和谐是虚假的;假使没有理想的支持,精神的幸福感也不真实。没有精神的宽容和追求,那么和谐有什么用?一定要有精神美感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和谐。这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国文化复兴的内涵加强思考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文化的发展怎样才能增强在世界的文化地位,巩固中国的道德力量,这是我们面临的很大挑战。这不是硬实力或软实力的问题,而是文化力与道德力的问题。

        读书报:中国的文化发展,现在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力?

        成中英:我一开始就说,中国文化的活力,是文化复兴的一种推动。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有一批仁人志士与思想者,他们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力量,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困难越大,中国人越是愿意投入社会去解决问题。“天人合一,人我合一,知行合一”,中国人能把易、儒、道具有普世性的精神发挥出来,使国家有新的气象,有新的依托,有新的实力。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影响力应体现在对全球和平发展的参与中。中国文化应该自身充实起来,率先强盛起来,再转变为人类文化的价值,为人类走向和平公义的道路作出贡献。中国人有一种改革精神、反思精神,假如我们善于反省,用我们的经济、文化,把历史文化发展的精神变成全球化和平发展的精神,同时学习西方的优点,将会树立中国在世界上受人尊重的地位。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与世界不断地对话,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开发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以更开放的生命观和更具有活力与开创性的宇宙观,去发挥精神上、文化上的影响力。中国的文化发展了,中国也会给世界带来整体开放,更好地形成大同社会。

        文化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

        读书报: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中国救世”的观点,当然不妥,但可以说明中国强大了。这其中,中国文化起了什么作用?中国哲学起了什么作用?中国人口众多,贫困地区也多,成为超级大国还有距离,但是有的人现在过于乐观,很多媒体和学者写文章,信口开河,认为中国现在不得了,全世界要靠中国来拯救,这会引导人走入误区。那么,您如何概括21世纪中国的文化前景?中国的文化是否步入新的时代?

        成中英:经济发展如何更好地转化成文化的力量,而不是集中在政治经济这方面,这是个挑战。为什么讲中国文化发展模式?中国精神资源的源头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易学的生生不息,儒学的刚健自强,道家的厚德载物,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处处显出力量,三者有一败坏,社会就陷入衰退,必须靠革新来自我拯救。对于中国近代启蒙的认识,应该是从汉代的经学,向后推到宋明理学,向前推到春秋战国儒学,再推到周易。易是革新精神的来源,是反思精神的来源。所谓“模式”,也是在探讨一个原始的精神。这精神到今天是否还受到重视,是否能凝成巩固的文化意识和改革开放的创新意识,是对我们的一个严肃的考验。中国文化先要自救,适应开放理性的潮流,满足人们合理的需要,然后才能挽救人类文明堕入私利相争、强取豪夺的危机与厄运。

        商代傅说言:“知之非艰,行之为艰。”孙中山先生说:“行之非艰,知之为艰。”其实,知与行一样难,也一样容易。问题在决心与信心。只有维持开放,我们才能走向真正的文化复兴、真正的民族复兴。

        读书报:文艺复兴有没有标志?如果有,中国当代的文化复兴,有什么标志?

        成中英:从学术来讲,文化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不是简单的经典传播。传统经学的框架里,不论是把自己投入历史中,还是把历史拉入到我们生活当中,都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价值观,适合人类历史发展,从中国文化经验教训里发展出来的价值观,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活力与定力。

        中国需要更多的文化思考者和学者探讨价值观,在这个问题上来重新解读中国的经典,把经典导向现代的意识。这种现代意识要能走进中国人心里,成为一种实践精神,不能只把它看成文字现象,否则将有空洞化的危机。我们要问人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中国哲学中的天地恢弘境界、宇宙创新精神。我们要问我们有没有一个深广的文化课题,不拘束于权威,彰显中国文化求善、求真、求美、求开明、求活力的精神,而不只求其特色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一文化工程的核心价值,不是利益集团的关系,而是能够求德,求正,求精神的修养,求正义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将很难发展与维持和谐。和谐是创造性的东西,要看它体现的道德价值。和谐的价值是一种精神意志的安和和深度美感。

        文化复兴与开放精神

        读书报:你说儒家精神是开放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开放的,从源头上,儒家的开放性表现在哪里?

        成中英:让我借用《论语》的第一段话和最后的一段话来说明: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过东西还知道时习之,还要实践考察,使它更完美,这是自我超越与自我开放的一种要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在道德上、文化上有卓越的表现,要建立友谊与吸引远人。这也是一种开放。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个人要有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不为外界的意见所左右,这也是开放的另一意义。在此开放的态度中,人能自我肯定,有时不作计较,有时据理力争,大可不必先动火气、先问收获。这也是修养问题。《论语》最后一段:“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知道自己责任与使命的人,不能成为君子。君子要知道自己的能力与能力所及的程度,而且也要有一种谦让,不能做到的事情要学习。要尽力而为,虽有未至,而不失其原则。这也是开放的思想。孔子好问,这也是一种开放。时代有很多变化需要重新设定,孔子很注意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感受,为人的存在以及为自己的存在创造一种价值,这种创造力就具有深刻的开放性。知礼,是尊重他人与社会的表现。不知礼,是自我中心,是自私无教养的表现,怎能立于社会呢?知言,则是理解人心与人性,表达正确,人与人的沟通也就没有问题了。这也是自我的开放,不蔽于私心与私见,“毋意,毋固,毋必,毋我”。如此也就能为人所知。

        中国的富强需要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民族的活力背后是中国人的智慧,也要靠本民族精英的提炼与社会的推广。民族复兴了,文化也才能产生普世的影响作用。

        (本文由本报记者刘霄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