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隐元豆”与“菊舍句碑”

    钱婉约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1月18日   19 版)
    “隐元豆”
    宇治万福寺内的“菊舍句碑”(木质)

        到位于京都南郊宇治市的万福寺参观,是在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的下午,当时洛南秋色正好,层林尽染。京都,这个仿唐代长安建造起来的日本古都,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洛”,所以,“洛南”、“洛中”、“洛西”等名称,相应地也为追慕唐风的古雅人士所爱用。不用说,中国人用起来,就更加倍感亲切。

        万福寺,其实已是第二次来了。第一次,还是在十五六年前,印象不是很深了。这次再来,有一种补课的心情,如果再不写点什么,感觉有负此行。那就特别地说一说万福寺里著名的“隐元豆”和“菊舍句碑”吧。

        宇治万福寺是清顺治年间从福建渡海而来的隐元隆琦禅师(1592—1673)创建的。隐元禅师本是明末福建福清地方“黄檗山万福寺”的住持,60岁开外时,受长崎闽浙移民的邀请,渡海来到中国人集聚的长崎主持当地“兴福寺”寺务。隐元博学多才,佛学外,还精于建筑、医药、诗文、书法等,到长崎后,受到后水户法皇和第四代德川将军家纲的尊崇,德川将军专门将京都宇治醍醐山麓一片土地赐给他建造伽蓝。隐元便按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的规模样式,于1661年建成了宇治“黄檗山万福寺”。现在我们看到的万福寺,还都是隐元创建时的样子,在寺庙配置格局、建筑物风格、甚至松柏黄檗的种植等方面,完全按照明朝禅宗伽蓝的样式。漫步在松柏森然的万福寺境内,23间殿堂禅房有长长的回廊连接贯穿,随处可见隐元和他的传人木庵、即非等中国高僧亲笔题写的楹联和题额,回廊映衬秋色,联额古色古香,仿佛当年摸样,令人不由得发思古之幽情。

        在万福寺众多楹联中,山门两侧字迹斑驳,依稀可辨的,是这样一副长联:

        地辟千秋日月山川同庆喜

        门开万福人天龙众任登临

        可谓开宗明义,表达了中国高僧无论中土东瀛,不问富贵贫贱,广开福地,普度众生的情怀。

        终于可以说到“隐元豆”了。

        过了天王殿,在通往伽蓝堂和斋堂的路边一侧,一片篱笆墙上藤蔓茂盛,绿叶间零星开放着紫色的小花,两块木牌,分别赫然写着“隐元豆:三百五十年前隐元禅师从中国传来”、“重要文化财禁烟”。再细看,篱笆豆架上还真结满了豆角——就是江南人叫做“扁豆”的那种扁扁短短的豆角,有鲜嫩的浅绿色,也有偏老的黄白色。这一架豆角,可谓是活着的标本。记录着几百年来,隐元开辟日本黄檗宗对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也印证了日本人对隐元禅师东渡传法、沾溉群伦的缅怀。“隐元豆”至今仍是日本家喻户晓、日常餐桌上常见的菜蔬之一,与“唐三彩”、“唐纸”(宣纸)等名词一样,铭刻着中日物质交流的一段过往历史。还有由黄檗禅僧在万福寺推广的“普茶料理”,即面对普通民众,以蔬菜、芝麻、豆腐、植物油等为主料的素食,也已为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所喜爱。

        在山门处拿到的日文和英文本《万福寺导游图》上可看到,这样全然保存着创建之初的中国风格的禅宗寺院,在日本,是绝无仅有的,因而,万福寺被指定为日本国“重要文化财”。在大雄宝殿背后的法堂里,我们有幸亲眼得见、亲耳聆听了一场寺内僧侣的诵经法事:十来位身穿黑色、蓝色或灰色法袍的僧人,在一位年龄稍长的师傅十分有节奏的木鱼敲击声带领下,高声诵念经文。据说,万福寺佛事的仪式和作法,也一依明代禅林的制度定式,每日诵经的发音都是“黄檗唐音”,继承了明代的“法式梵呗”。我们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堂的一角,足足聆听了十多分钟,被铿锵的木鱼鼓点、朗朗的诵经梵呗以及僧侣们虔诚饱满的情绪所感染。但是,说实在的,僧侣们用的到底是中国语还是日语发音?我们一行人无论如何还是不知所云,至于诵的是哪部佛经,就更不明白了。

        在隐元禅师创建万福寺130年后的1790年,也就是江户宽政二年,万福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日本僧尼——美浓派著名俳人菊舍尼。她在万福寺写下的一句著名俳句,被两处镌刻书写在一进三门左侧的路旁,一为木质的,一为石质的,所谓“菊舍句碑”是也。俳句是这样的:

        “山門を 出れば日本ぞ 茶摘み唄 ”

        (一跨出山门 满耳采茶的歌谣 是我日本啊)

        说起来,这位女诗人原是山口县下关市人,16岁嫁给附近的村田家为妻,24岁时因丈夫去世,未有子嗣,返归娘家。由于她热衷俳谐之道,倾慕松尾芭蕉,而且在汉诗、和歌、琴曲、书画、茶道等方面也颇有修养,于是出家为尼,开始了游走四方、广交文人墨客的行吟生涯。这句俳句,记录了菊舍38岁初次拜诣黄檗山万福寺的心情。在这个完全唐风的寺院里,女诗人为耳闻目接、处处都是的中国式景色和氛围所沉醉,一跨出山门,突然听到大和国宇治茶园飘来的采茶歌谣(宇治正是日本茶的重要产地),顿时涌起回归日本、回归自我的感觉。我反复吟哦这五七五的短诗,体味着女诗人寄寓其中的意趣:是赞赏陶醉于寺院古色古香的中国风?还是欣喜于眼前活色生香的大和国原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正是这短短的17音,准确刻画了诗人跨出山门这一瞬间情感的精妙变化,让它成为万福寺传诵不绝的经典之句吧。

        漫步在万福寺中,我不由得想:这“隐元豆”和“菊舍句碑”,穿越历史的烟云,印证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把它们看作万福寺的名片,应该不为过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