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要求,将对我国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包括出版业在内带来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其历史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彰显。
作为出版人,我们可以从这次会议及其文件中得到许多与行业有关的启示。首先,是如何理解“文化”之于当今中国的意义,进而把握当今中国的文化需求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实。而同时商业社会带来的某些急功近利、拜金主义、重物质轻精神、价值观迷失、信仰缺失等问题也相当突出,文化的建设与物质的发展并不平衡。时至今日,中华民族文化有选择地理性回归与文化修养、道德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出版人在这种需要面前应该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正如一位老出版家所说:“出版业作为一个产业很小,但其功能是任何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从这一点来说,国家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群众有各种各样的文化需求,出版人就大有可为,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大于挑战。要抓住机遇,就要研究文化发展的需求,进而推出高品质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当然,在面对机遇的同时,困难和挑战也不可小觑。比如,对出版业而言,国民阅读率和国民人均购买力偏低,“浅阅读”盛行,这是令出版人头疼的事情。所幸政府积极倡导“全民阅读”,如建设农家书屋、计划建设社区图书馆等;民间也出现推广全民阅读的网上实体图书馆“青番茄”,以新颖、便捷的服务模式吸引了众多爱读书的会员;出版界也在努力策划推出内容品质高、阅读性强的图书来吸引读者。相信在众多力量的推动下,“全民阅读”、“深阅读”有一天会深入人心。
其次,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看中国,而中国常常被误解,或者并未被了解。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听懂中国的声音,这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变得意义重大。对此,出版人也可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南大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出版方面有丰富的积累,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南大社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简明读本”推出了中英文对照版,被国家汉办列为向海外孔子学院推荐的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版被日本北陆大学出版会引进版权退出了日文版和中日文对照版;德国老牌出版社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也对中英文对照版显示出浓厚兴趣,有意引入德国市场。
最后,随着新技术的更新,出版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业态进入高速发展期,传统出版业已开始向数字出版转型,出版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转型期的机遇和困难是并存的。这方面,南大社的措施是:第一,决策者和骨干力量深入理解数字化出版的内涵,善于发现和整合数字化出版资源,积极地投入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化产品的运作中。第二,建设“数字化”企业:实施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宣传营销的数字化程度。第三,加强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南大社宣传、营销、信息和客服的数字化平台。最终的目的,是要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本次订货会,南大社重推的新书是与上海淘米公司携手合作的儿童游戏线下图书《赛尔号Ⅱ》系列图书。这是南大社自2011年成立少儿图书中心后推出的第一个项目,标志着南大社进军少儿图书领域的开始。《赛尔号Ⅱ》是上海淘米公司继《赛尔号》之后,推出的儿童娱乐游戏,南大社已取得《赛尔号Ⅱ》图书全国独家出版权。2012年,南大社将其作为重点项目,全力开发系列图书,包括攻略、图鉴、小说、杂志、童话、美绘故事屋、教育、科普、卡牌、漫画以及衍生产品(益智游戏、迷宫、手工等)等近200种。此次订货会带来的已出新书包括游戏攻略《精灵集合大图鉴1》及小说《海洋星历险记》、《三目恶兽的威胁》等7种。此外,南大社还带来了传统的学术类、文化类、教育类新书,如“棱镜精装人文译丛”系列(波德里亚的《美国》《论诱惑》,布尔迪厄的《关于电视》,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维利里奥的《战争与电影》等);“精典文库”系列(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马戏团之夜》等)、“阅读日本书系”(《茶道的历史》《花道的美学》等);“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巴迪欧的《世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