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北京市党政干部读书生态调查

    俞景华(北京市委党校校刊编辑部)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1月16日   05 版)

        今年上半年,本人以北京市党政干部为调查对象搞了一次小规模的读书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读书理念、读书习惯及读书状况。本调查范围覆盖从市、区到乡镇及街道的党政机关,其中涉及部门包括政策研究、司法局、科委、民政局、教委、财政局、卫生检疫、环境卫生、综合执法、政协等部门。行政级别从科员到副局级不等,学历从大专到博士,年龄从23岁到56岁。共发放问卷份247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包括:传统纸质问卷141份,电邮问卷77份。

        由于种种原因,调查或有欠严谨之处,样本数量也嫌少,但调查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应当说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

        基本情况

     一般的读书调查涉及到阅读率和读书时间等,而对于被视为重要阅读群体的党政干部来说,则是更深层次上的调查,即要站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高度上看待党政干部的读书生态。所谓的读书生态调查不是简单的的读书状态,而是涵盖面更宽,至少涉及到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读书理念,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为什么要读书等和读书相关的价值理念,一般来讲读书理念决定读书意愿;二是读书习惯,就是和读书理念密切相关的一种读书安排,或者说一种有内动力的阅读行为,包括通常使用的阅读率、阅读时间等;三是读书状况,就是诸如读什么书等因素。

        基于上述考虑,本次调查在内容上既有常规的读书调查内容,也有符合本调查主题的内容选项。基本情况如下:

        (一)阅读率和阅读时间

        阅读率和阅读时间是最基本的调查数据。事关北京市党政干部是不是一个读书的群体,是一个怎样的读书群体。

        表1和表2数据上显示,每周读书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人占调查总数的58%,从读书量上来看,一年能读5本以上书籍的有104人,占有相当比例(48%),不读书的干部仅占1%。读书率高达99%,以此基本可以,北京市党政干部是一个读书的群体。

        (二)阅读动力和环境

        对于党政干部来说,读书是需要内在动力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环境的推动。下表反映的是,北京市党政干部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即内外动力的问题。

        表3、表4和表5数据显示,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北京市党政干部呈现出较好的的价值取向,把读书视为消遣的比率很低,有兴趣读书的比率较高,有读书习惯的比例也较高。在外部环境上,反映部门领导强调读书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多数单位开展过读书活动,说明近年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在北京市党政机关还是有成效的,党政干部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认可。

        (三)读书与时间

        北京市党政干部平时在什么时段读书?工作以后在什么期间读书量大?这些数据反映的是读书习惯的和读书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见表6和表7。

        表6显示的是调查对象在读书时段上的一种偏好。一般来讲能在茶余饭后和上班不忙时读书的人说明读书意愿较强,数据显示这个比例还比较高。表7显示的是,有关读书意愿或读书量的一组数据,每一项数据都能反映出读书和环境的关系,其中,党校学习和政治学习是党政干部读书量加大的两大重要渠道,两者合计是67人,占比为32%,此时,读书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有组织的行为。而刚工作时集中时间读书,表现的是明显的求知愿望,是一种自觉行为。在工作需要时的大量读书则表现出为做好工作而读书的意愿。

        (四)新媒体时代的读书意义

        在网络已经相当发达并走向更加便利的今天,如何看待读书的价值?读书是否还有意义?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表8和表9反映的这方面的情况。

        表8和表9显示,北京市党政干部在获取信息和资讯的途径更多地依赖网络(因为单指阅读,故不包括电视渠道),对读书的意义的看法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达87%的人认为读书的意义在降低,26%的人认为降低了50%,这里所说的读书意义是指网络时代还需要读书或是不需要读书及少读书吗。

        (五)几种读书现象

        在党政干部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读书现象,事关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有效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表10中的选项是根据随机问询调查而设,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0显示几种现象,一个是北京市党政干部有读书的愿望,但很盲目;二是更相信经验的力量,看淡读书的指导意义,三是对网络的依赖较强。

        (六)读书偏好

        对于党政干部来说,读什么书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次调查特别设计三个方面的问题让受访的北京市党政干部简答,一是“请列出你印象中这两年在社会上比较受关注的书”,调查结果是:218份有效问卷中,72份问卷没有回答这个选项,在余下的问卷中,关注度比较集中的前5本书分别是:《明朝那些事儿》(22人填写),《货币战争》(21人填写)、《细节决定成败》(10人填写)、《于丹<论语>心得》(9人填写)、《杜拉拉升职记》(8人填写),其他被涉及的书籍还有20多种。二是“请列出您认为可以推荐给党员干部读的好书”,这算是对精读书目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106人推荐了45本书,其中超过5人推荐的书只有4本——《理论热点面对面》、《沉思录》、《学哲学、用哲学》、《毛泽东选集》。三是“哪些书你读过两遍以上”,调查结果显示:96人没有列出读过两遍的书,而被读过两遍以上的书中,名列前三位的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曾国藩家书》。

        几点分析

        根据调查,本人认为,北京市党政干部的读书生态呈现三大矛盾。

        一是读书理念与读书习惯的矛盾。此处所说的习惯,是和读书理念密切相关的一种读书安排,或者说一种有内动力的阅读行为,包括通常使用的阅读率,阅读时间等。在调查中,几乎所有人高度认可读书的价值,在对于“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回答中,在理念的表达上均是正面的,甚至可以说达到一定高度(表3中的数据可以显示这一点),另外,在回答如何看待读书的问题时(题目是:用一句话概括您如何看待读书),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均给予积极的回答,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类观点,第一,认为读书可以丰富自己。持这种看法的占绝大多数。第二,认为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励志。第三,认为读书本身自有其不变的永恒价值。在这方面,不少调查对象借用名言名句表达了读书价值的肯定。

        从上述回答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党政干部对读书重要性的认知在一定层次上是积极向上的,在“为什么读书”问题上是明确的,与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在观念形态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与这种高调回答形成对比的是他们的读书习惯不够理想,甚至可以说与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还相差很大距离。近年来,一些调查显示,党政干部读书问题令人堪忧,比如,2008年第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其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半干部一年不读书。又根据人民论坛杂志2010年组织的阅读状况调查,中国人每周阅读时间是8.1小时,而33.4%的受访干部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为3~6小时。比照这两项调查,北京市党政干部读书状况可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北京市党政干部是读书的群体,不读书的干部很少,忧的是,北京市党政干部中的大多数人的读书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每周读书时间时间仍然低于国民平均时间,每周只读一小时书的人不在少数。另外,外在环境似乎也显得不够有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项推动读书的活动,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够深入,不够广泛,表5数据可以显示出这一点,从个体层面上看,很多问卷中呈现的读书理念与读书习惯的矛盾倾向更加明显,常有这样的情形,对读书价值高调认可,而在其他选项中,则显得比较消极,比如读书时间选择1个小时,或者更相信经验的价值等等,更为令人关注的是,北京市党政干部精读、高品质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从上述读书偏好中可以印证这一点。

        二是读书偏好和执政要求的矛盾。党政干部的读书时间投入少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问题,其实,比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读什么书才是作为党政干部读书的关注点。因为即便有干部读书时间长,但尽是消遣娱乐方面的书籍,显然这不应该是党政干部的追求。这些年,中央一直强调提高执政能力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党政干部的视野和远见在于阅读水平,而阅读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策水平,政策水平又决定了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党政干部的读书偏好和执政要求有着矛盾,表现在:一是跟着市场走的倾向十分明显,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市党政干部对图书市场的关注是敏感的,甚至可以说其关注度和市场发展有着高度的一致。客观地说,作为党政干部能关注图书市场说明有读书的需求和愿望,况且有不少靠市场运作的而产生广泛影响的好书,但是,一味地跟着市场走,也说明一些干部在读书上盲目性很强,需要引导,正如表10所列,有52%的人不知道读什么才好。特别是,关注点与普通国民的关注点相一致,表现出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和提高执政能力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一段距离。正确的选择是,既要跟着市场走,更要有符合干部身份的追求,这种追求应当有利于开拓视野,丰富自己。此次调查中,有人列出《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这也是市场表现不俗的书,比起《明朝那些事儿》理应更受到党政干部的关注,但是,在众多问卷中,只有4人提到此书。二是读书从自我兴趣出发的倾向明显。表3显示,出于兴趣读书干部占有相当比例。有读书兴趣本是好事,但是,作为党政干部不能简单地凭兴趣读书,而是要从执政为民的大局出发,也就是说,要基于提高执政水平有方向有选择地读书。在这方面,此次调查显示这方面北京市党政干部做得不够。在推荐读书方面,对这个指向很明确的调查,大家给出的答案尽管很不集中,但是绝大多数人推荐书目都和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有关,除了上述比较集中推荐的4本书以外,还有诸如《沈浩日记》、《部级领导历史文化讲座》、《忙而不乱的领导智慧》、《执行力》、《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政治类书籍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小说,值得肯定的是,有人推荐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书籍《第五项修炼》。但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被读过两遍以上的书籍中,几乎没有这些书籍,反映出党政干部中“推荐归推荐、阅读归阅读”的读书心理。在被阅读两次以上的书籍中,小说占了60%以上,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类书籍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被精读的政治经济类书籍很少。

        三是读书中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这种矛盾并不是通常理解的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在选择上的兴趣取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阅读渠道方面,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获取信息资讯的重要渠道,而传统的通过读书读报读刊获取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表8和表9显示:北京市党政干部已经形成了对网络的依赖,对读书的意义看法也在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干部读书时间下降的原因之一。再一个方面就是读书内容,从上述读书偏好特别是精读书目中可以看出,被读过两遍以上的书中,名列前三位的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曾国藩家书》,均是中国古典名著或儒家文化的集成作品,说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意思的是,在有关读书偏好的三项调查中,无论是关注书目还是推荐书目或是重读书目,被提及的西方经典作品寥寥可数,偶有小说被提及,被提及的政治经济类书籍只有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市党政干部在文化上的倾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中外现代经典作品的阅读需求不强,在读书内容上、结构上不尽合理。

        几点思考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北京市党政干部是一个读书的群体,但不是有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读书群体。有读书意愿,但投入时间少,有读书兴趣但较盲目,读书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均不够有力;二是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基本的认知,但缺乏深层次意义的认知,特别是读书偏好不能满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为此,本人试着提出几点建议,供方家与同仁指正。

        第一,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为推动力,培育良好的读书生态。一是,也是最为重要的,要强化读书理念,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党政干部的读书理念是积极的,如果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这样看待读书无疑是完美的,但是,作为党政干部,对读书的理解要有符合其身份的追求,也就是说,党政干部即要看重读书的一般意义,更要把读书和提高执政水平联系起来,要懂得:在倡导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今天,读书已不仅仅是党政干部的个人兴趣,而是他们接受现代执政理念、提高政治水平的必要和良好的习惯,如果把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仅仅理解为开展读书活动,而不能把让每个组织成员有指向明确的读书行为,那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难免流于形式。二是发挥组织的活动优势,共产党最大优势之一在于组织优势,通过组织行为努力在党组织内形成一种为提高执政水平而读书的读书文化,没有读书氛围,就不会有读书文化,党组织要善于通过组织行为营造读书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党政干部要感到读书会使人进步,不读书会落后,会影响提高执政水平。此次调查显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不够深入,不够广泛,往往流于一般号召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该在实效上下功夫,比如把读书和评书结合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读书状况纳入考核等等,还有效地利用政治学习,前述,有15%的人通过政治学习能够集中读书,看来这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

        第二,以有效方式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上述分析,在此次调查中,读什么书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调查往往把问题的焦点放在干部时间少甚至不读书的问题,其实读什么书才是大问题,读书取向错误,比没有读书时间更令人担忧。不难想象,潜心读《黑厚学》之类书籍的人,还不如什么都不读。视读书为消遣对于党政干部来说也不足取。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读书取向,上述分析已经明确,作为党政干部,读书方向应该是有利于提提高执政水平,如前提到,执政水平很大程度上在于视野,而视野在于阅读水平。那么,茫茫书海,什么才是该读的书?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就个体而言,作为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意识地选好书。党政干部要做读书的有心人,自觉地通过各种渠道发现有助于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的书籍,这是解决读什么书的内在动力,是最基本的素质。二是就组织而言,发挥推荐书目的引导作用。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市党政干部读书的内在动力以偏兴趣为主,跟着市场走的倾向明显,这就需要外部环境的推动,或者叫推动型读书。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引导读书的作用,既要有一般的号召,也能够推荐书目。党的领导干部推荐书目释放出的信息量往往和政策指向或者施政要求有关,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式。2007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向全省干部推荐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书,据介绍当年他在重庆市任市委书记时,也推荐这本书,还将检查这本书的读书成果作为一种机制: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集中半天时间讨论,确定1~2人轮流朗读主要章节并讨论重庆怎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对挑战。重庆现任市委书记薄熙来向重庆干部推荐《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因为他通过调查发现:当地领导干部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贫乏,甚至个别区县领导对一些经济术语一问三不知,而且观念也不够开放。除了领导干部推荐书目以外,前述政治学习和党校学习往往是党政干部能够集中读书的时间,因此,可以发挥整体推动读书的作用。从目前党校学习的情况来看,在倡导读书上比较偏重政策解读和理论解读,而对人文方面的书籍比较忽略,几乎没有专为干部阅读的人文读本。当年列宁在1920年向共青团提出了学习的任务,指出:“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这句话,不仅深刻揭示了读书和知识素养对于成长为真正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强调人类一切财富对于共产党人成长的重要性。古往今来,经典书籍无数,如果党政干部只是知道《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品,而对近现代特别是当代的中外经典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学作品缺乏起码的了解甚至于无知,那么,就势必缺乏人文素养,缺少精神境界,缺少人文关怀的自觉意识,最终有碍提高执政水平,特别是在倡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今天,人文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党政干部要谋求善于读书。调查显示:北京党政干部读书时间少,特别是缺乏精读书的习惯,而且对网络的依赖增强,说明上网正在挤压读书的时间,而且这种挤压会成为一种趋势。党政干部工作繁忙也是一种客观现实,不能完全认为是不读书的说辞,加上应酬多,读书时间会越来越少。面对这种状况,要号召党政干部少应酬多读书,更要善于利用时间读书。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时代,对于读书的意义要重新认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至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与发展已经进入深层次,在中国与世界“天天有变化,年年有进展”的今天,上网无疑是了解中国与世界变化的最快,最便捷的渠道,加上网民参政议政已成为中国政治的重要方面,所以,对于党政干部来说,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就必须上网,只是这种对网络的依赖要专注于此,如果沉湎于网络娱乐聊天或者其他内容方面就是习近平副主席所批评的“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众所周知,温家宝总理读奥勒利乌斯(古罗马)所著的《沉思录》不下百遍,一国总理百忙中还能一读再读一本好书,为大家树立了爱读书并且善读书的榜样。党政干部学会善于读书,做到有目的地学,学会精读书籍,做到办公桌上有书,家中写字台前有书、床前有书,电脑旁有书,面对网络时代,要把读书意义的理解放到谋求境界上,如果说上网更多的是为了了解世情、国情、民情民意,那么读书就是为了深刻地分析其中的问题,寻求“望尽天涯路“、“蓦然回首”的境界。培根有一句经典的话:读书使人充实。在网络时代,使人充实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渠道(包括报刊、特别是电影电视网络)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难免使人浮躁。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党政干部的读书意义凸显在读书能使人深刻上,特别是有目的的读书,即习近平副主席所提倡的,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作为党政干部,要有这种自觉意识,要重新理解网络时代的读书意义,做一个有政治水准和人文素养的人,做一个能思考的人,做谋求读书境界的人,从而要提高执政水平,适应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