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汉译名著分科本 分类出版惠学人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26日   14 版)
    历史类 90种 定价:6000.00元

        汉译名著分科本·历史类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的历史类是以高贵、优雅的黄色为封面标识颜色,汇聚了东西方史学名著近90种,蔚然大观,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的历史记录是真实的吗?以史为鉴到底有什么含义,有实用意义吗?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让专家乃至思想家绞尽脑汁,就是一般的人也经常问着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中国人,因为中国是史学大国,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构成了中华文明最重要的部分。但要解答这些问题,光是阅读和研究中国史书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进入近代,西方史学无疑已经成为世界史学的核心部分。这套丛书正是为了让人们能以更深刻和更广博的视角来审视和回答这些问题而出版的。

        本套丛书汇聚了古希腊罗马以降的西方史学经典著作,从被称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的《历史》到近代著名史学家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直至最新锐的史学流派年鉴学派的奠基之作《封建社会》(马克·布洛赫著)均被包容进去。郁郁乎文哉!对研究者和爱好者是最大的福音。

        从横向来看,这套丛书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争史,有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的政治史,有中世纪田园诗般的社会生活史,还有如横空出世般的经济发展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过去的方方面面,不能说纤毫不遗,但清晰的轮廓还是被勾勒了出来。让人们了解到活生生的历史场景或画面。

        如果历史只是记录,也许其意义就不那么大了。许多人更想了解的可能是史学的思想和理论。这套丛书并没有忽略对这方面的考虑。因此,收录了许多最著名的历史哲学著作,如克罗奇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 》、E.H.卡尔的《历史是什么?》,都是在学术史和思想界引起过轩然大波的导火线式的力作。我们通过这些译著可以看到历史理论大家们燃烧的思想火花,这些火花在这套丛书中被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人类思想的光明火焰,照耀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各种著作都十分的引人入胜。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书揭示出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且其文字也是优美动人的,将这样的文章转化为中国语言,没有好的翻译是不行的。这套丛书可以说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几乎这些名著的译者都是大家,名家名译,当之无愧。如王以铸译古希腊、古罗马的史学著作,无论在学术界或翻译界都有定评。如史学家戚国淦、齐思和等均为本丛书捉刀上阵,他们的译文都做到了信达雅,传神达意,说为译著中的经典并非过言。更难得的是,他们为自己的译作都写了导读或前言,不仅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原著,而且也表述了本人珍贵的思想。

        既然是世界历史学名著,那就不仅是西方的史学著作了,本套丛书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不分东西,广泛收录,如《印卡王室述评》、《琉璃宫史》、《巴布尔回忆录》等,或为一个国家,或为一个地区,或为一个失落的文明,世界就是在这时空的交错和流逝中又展现了其真相和意义。

        如果将这套丛书形容为展品丰富的博物馆,恐怕还不足以表明其中的思想活力,如果将其比喻为学术的丰碑,恐怕会失去其亲和力,如果将其视为广阔的思想之海,博大精深,大概最为贴切。朋友们,就让我们一起去尽情遨游这历史的海洋,回到过去,省察现在,展望未来!

        汉译名著分科本·语言类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语言类,汇集了这套丛书中的语言著作,共10种,以棕色为标识颜色。

        语言曾被威廉·冯·洪堡特比作一个民族生存所必需的“呼吸”(Odem),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在。推而广之,语言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呼吸”,没有语言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无所谓人类文明。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通往人类心灵的路径,对语言的思考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思考。

        “汉译名著”目前所收录的语言学著作,多为西方语言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著,记录了西方先贤对语言这一古老命题所进行的不同维度的思考与探究,从中大略可以了解西方语言学科的基本脉络和走向。

        “当人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 这是德国浪漫主义先驱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开篇语。1769年普鲁士皇家学院专门设立奖金,搜集关于语言起源的最佳解答,当时欧洲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这一竞争,最后获奖的正是赫尔德和他的这部著作。赫尔德在这部著作中将语言的产生归功于人类的“悟性”,以哲理和雄辩批驳了语言神授说和约定说,回答了“语言是如何产生的”这一语言学科的终极命题。

        1660年首版的《普遍唯理语法》,则打破了此前中世纪欧洲唯拉丁语独尊、将拉丁语语法混同一般语法的刻板与停滞,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对于良知和理性的理解为出发点,用逻辑的方法来研究语法,力图找出“语言艺术的自然基础”和“适用于一切语言的一般原则”。这种对语言普遍规律的探求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1960年代乔姆斯基创始转换生成语法时即声称《普遍唯理语法》是其理论的源头。 

        本辑中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1836)则是真正“第一部关于普通语言学的巨著”。洪堡特认为“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声称“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们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们的语言”,语言不同,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同;他还根据语音、语法和词汇上的相似性,把世界的语言区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和屈折语。虽然在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并没有提及洪堡特,但仍有西方语言学者认为,“结构主义者强调语言‘是一个各部分有机组成的系统’,这至少在概念上说是直接来自洪堡特语言学对有机形式的关注”。

        从索绪尔开始,西方现代语言学真正拉开帷幕。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先驱”、“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唯一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堪称本辑的压卷之作。索绪尔在《教程》中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思想,关于语言和言语区分的思想,关于共时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区分的思想,等等,构成了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内容,构筑了此后语言科学的基本框架。他对20世纪语言学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正如法国语言学家本温尼斯特所说,“语言学通过索绪尔而认识了自己,并团结成一支队伍。在同语言学交叉的各种思潮中,在语言学众说纷纭的不同流派中,索绪尔所起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这一颗闪闪发光的种子被他的弟子们接受下来,已经化为万丈的光芒,并勾画出一派处处有他存在的风光”。可以说,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

        本辑所收录的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以及布洛赫和特雷杰的著作正是由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说之“种子”繁衍、生发出的茂密之“树”。

        房德里耶斯师从索绪尔的学生梅耶,作为法兰西学派继梅耶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强调语言是社会现象,认为“语言是维系社会的最强有力的纽带之一”,他的《语言》称得上是对法兰西社会学派理论观点的总结,后起的各家学说大抵是在某一方面的发挥或研究技术的改进,若论总体,反不如《语言》一书丰富全面,发人深思。

        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则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作为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其中,萨丕尔的《语言论》强调“言语是一种非本能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 同时认为“语言只是声音符号的习惯系统”,并提到语言是一种“表达意义的工具”,从而全面地概括了前人所说的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这两种观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萨丕尔的语言观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倾向,他十分强调语言的文化意义,注意从交际的社会方面、个人言语创造的美学方面、文学方面、心理方面去观察语言现象。而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则明显地摒弃了过去的语言学传统,专门对话语中的语音和形式中最小限度的、可重复使用的表义成分进行集中的分析研究。他摆脱了语言学中所有内省心理学内容的影响,“由于这一决裂非常突然,以致人们常常认为他想单枪匹马把语言学独树为一门科学是一个过分的主张”。但是,他的著作确实很有影响,他门下的学生虽然不多,但其著作却使几代语言学家直接运用他的理论模式去进行语言研究。直到今天,这部著作仍因其简洁明了而被视为语言学中某些方面的经典之作。也因此,有人将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称做美国语言学的“布龙菲尔德时代”。作为布龙菲尔德的后继者,布洛赫和特雷杰于1942年出版的《语言分析纲要》则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不像这个学派里的大多数著作那么繁琐,书中提供了有关语言结构分析和描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被视作“布龙菲尔德学说”的入门之作。

        本辑中另一部语言学巨著——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则标志了传统的规范语法向现代的描写语法转变的重要一步,他冲破传统逻辑的束缚,从语言本身及其交际功能出发来研究语法,依据现代英语的实际,提出“三品说”,使语言理论成为概括语言事实的工具,而不是让语言事实去迁就语法的教条。叶斯柏森在书中创造了大量新术语,如“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母音大迁徙”(Great Vowel Shift)等。他最先使用SVO三个字母代表“主动宾”,也是最早在著作中系统地使用“§1.1”来代“节”,这些在今天语言学著作中几乎已成定规。

        高本汉《汉语的本质与历史》一书则因其研究对象而在本辑中显得尤为特别。客观地说,这本书并不是高本汉最具分量的著作,但是它却提供了一个看待汉语非常不同的视角和思路,即便对于早已熟悉了汉语的中国人而言也是极其富有教育意义的。

        中国现代语言学起步于译介,中国语言学者特别是前辈学者对译介之事更是不遗余力。如本辑中的译者高名凯、陆志韦、赵世开、袁家骅、甘世福、岑麟祥、叶蜚声、廖序东,这些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上各有建树的著名语言学家,他们或翻译、或审校,孜孜矻矻,在立足于本土研究的同时,借助译介之臂,推挪开通往世界的语言之门,为中国语言学真正走上与世界对话的现代之路提供了助力。

        本辑的重要译者之一姚小平先生曾说:“译介之难之苦,实过于自由撰著,好在终有一些学者不惧艰辛,甘尝苦味,所以译事不会告断,永远不会。”相信语言学名著的译事有这样一些不惧艰辛、甘尝苦味的作者,定会绵延不绝,生发宏富。    (语言类 10种   定价:36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