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4卷本《朱镕基讲话实录》正式发布。书中收入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期间的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今天,当我们阅读这套4卷本的新书时,我们不能不想起朱镕基在4月22日与清华大学学生座谈时提到的这4本“讲话实录”,共有120万字。你知道这120万字是怎么来的吗?朱镕基说:“我是从1500万字里面挑出来的啊!”朱容基自称,本书的特点是“只讲真话,没有套话”。作为读者,看到总理的“挑”的精神,不能不深为感动。
一个国家总理,他的讲话和文章,肯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事实上,摆在总理面前的文章足足有1500万字之多。如何将1500万字成书,编多少字为妥呢?按说这里没有一定之规,至少作者还可以建议出版社增加字数,但是朱总理本着“只讲真话,没有套话”的原则,以“挑”的精神,披沙拣金,精益求精,选编出120万字。1500万比120万,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这是很不容易的。其实,朱总理完全可以出到200万字甚至300万字,与1500万字相比,都不是太大的数字。但是,一向喜欢说真话的朱总理,讨厌套话,他把书稿的水分挤了挤,使之成为精品。试想,没有对读者负责的真诚态度,没有对学术的求实精神,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1500比120,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是一个著书者的科学理念,同时也是出版业的一面镜子。近年来,我看到很多文集全集,其中也有领导干部出的书。翻翻有的书,什么内容都有,动不动就是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价格动辄上千成万,真称得上煌煌巨著,确实够唬人的。殊不知,字数多,书本重,并不代表书就有分量,因为很多书不是内容厚重,而是掺了沙子,徒增了页码而已。
“讲话实录”成就了出版界的一段佳话。出书以厚为美,以字数多为有分量,是一种误区,更是一种偏见。出书当学朱镕基“挑”的精神,惜纸如金,务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如此,才能提供给读者最美的精神食粮。
山东省临沂市 孙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