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这么多人喜欢你,支持你,期待你的新作品。正是有了这样的期待带来的幸福感,我的故事才越写越多。”

    商晓娜:我有个“被放养”的童年

    本报记者 宋平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14日   12 版)
    《绝佳拍档》之《天使在身边》、《被遗忘的小孩》,商晓娜/著,明天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16.00元/册

        在说到自己与读者之间的故事时,商晓娜的口气里总有一种幸福。这位近年来写出《一年级的小豌豆》、《我们班的博客》系列、《拇指班长》系列、《绝佳拍档》系列等畅销童书的作者告诉我,“被小朋友珍爱,是我收获的最宝贵财富” 。

        从小的愿望是遇到作家

        2001年,商晓娜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一次班会的主题是“我的愿望”,她的学生们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愿望,突然一个小朋友问:“商老师您的愿望是什么?”商晓娜想了想,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愿望就是遇到一位作家。”孩子们都很惊讶,因为没有一位同学的愿望是遇到作家。他们问:“遇到作家您要干什么呢?”商晓娜说:“我想要作家帮我写一本书,但却一直都没有遇见过。”这时候,班上的一位同学说:“没有人帮您写的话,就自己去写呗!”商晓娜当时就站在讲台上,想着自己真能写一本书吗?

        其实,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商晓娜也会写一些青春小说之类的文章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上。成为老师之后,她喜欢给学生们讲故事,但她发现那时在书店里买的童书品种单一,有些孩子们的家长已经给他们买过、讲过;有些如翻译小说,孩子们则兴趣缺缺。商晓娜希望能有一本全新的、孩子们都没见过、没听过的书,于是她真的开始自己动笔写了起来。而她班上的孩子们则对那次班会念念不忘,总是问她“书写完没有?”“写的什么内容?”被催的多了,商晓娜干脆在每天下午的自习课上把自己刚写完的段落念给大家听,一开始孩子们只是听,后来他们开始给商晓娜出主意,把他们想到的、经历过的事情都告诉商晓娜,告诉她自己希望故事怎么发展,这也让商晓娜手中的素材越来越丰富。

        商晓娜就是这样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之路,四年之后,她辞去教职,变成童书编辑;现在,她成了一个专职儿童文学作家。虽然身份变换,但她依然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依然希望直接从孩子那里得到反馈。商晓娜相信好的故事是要大声读给孩子们听的,这也是她写作的一项标准。

        过去的经历让商晓娜非常了解孩子的生活。当有了自己的博客之后,她想到:如果一个班级能有博客,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大家轮流记到小学毕业的最后一天,该是多么弥足珍贵的记录!于是她从自己过去的班主任日记中精选了300篇,写成了《我们班的博客》系列。后来,一个广州的五年级女孩给她写信,说《我们班的博客》写的完全就是他们班的事,还怀疑商晓娜在他们班安装了窃听器和监控录像。

        “天使在身边”

        商晓娜每天都要抽出至少一个小时来回复孩子们的留言和电子邮件,她觉得小读者给她发来信息之后,肯定是眼巴巴在等着回复,她说:“其实回复这些留言,更多的原因是不想让孩子们失望。”现在,她依旧坚持每一条博客留言,每一封邮件都亲手回复。今年四月开始,她的微博也开始频繁更新,分享的大多都是生活中的身边事,“不常用来宣传图书”。

        和商晓娜在网上交流的,90%都是小朋友,家长只占10%,她拥有的这些“粉丝”有时会带给她意想不到的灵感。在《我们班的博客》中,商晓娜塑造了一对双胞胎,但他们是作为配角出现。不久,她收到了很多邮件和信件,不约而同地提到“能不能有一套专门描写双胞胎孩子的作品。”开始,商晓娜并没有注意,但随着提出这种要求的读者越来越多,她终于动心了。

        为了写好生活在一起两个小孩的故事,她到学校里去观察双胞胎,还通过和他们交谈,和老师与家长的交谈,了解他们生活方面的细节。商晓娜小学老师的经验让她受益颇丰,一些大人总是说不知道跟孩子说些什么,商晓娜却说:“我永远知道和孩子们聊什么。” 

        为了写双胞胎的故事,商晓娜准备了一年多,终于,《绝佳拍档》出炉了,马一左和马一右这对哥俩,一个有些莽撞,一个有些胆怯,性格迥异的孩子,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矛盾冲突的背后,是成长的烦恼、欣喜和满满的爱。《绝佳拍档》系列甫一上市就大受欢迎,现已出版第七册,而商晓娜依然不停地从读者那里汲取着养分。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位妈妈曾告诉商晓娜自己儿子班里有一位女孩,她的故事有多奇妙……于是,在《绝佳拍档》第七册“天使在身边”中,出现了一位有趣的新角色。

        上个月,商晓娜参加南国书香节的交流活动,有位小朋友问她,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之后,收获是什么?商晓娜说,收获就是有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她说:

        “不会虐待自己的人”

        现在,商晓娜的一天是这样的:上午写故事,中午休息,下午看看书、散散步,处理电子邮件和读者留言,晚上看看杂志和电影。她有个幸福的小家,她的先生是杂志编辑,钟爱摄影。商晓娜喜欢这样的日子,充实,“不知不觉太阳就落山了,”最重要的是,“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

        商晓娜从小就属于“被放养”的小孩,父母对她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家长在兴趣发展的方面从来没有逼过商晓娜,这种自由让商晓娜获益匪浅,她说:“人生要面临很多选择,如果连看什么书这样小的选择权都不给孩子,他就不会学会选择。”也正是这样“被放养”的童年,让她特别渴求自由的创作状态。

        商晓娜是为了表达而表达,写东西从来不考虑现在童书流行什么、什么题材卖得好。她只写自己最想写的故事,写的时候只考虑如何在故事中发挥。比如《一年级的小豌豆》和《一年级的小蜜瓜》,里面很多故事是商晓娜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玩事,她从没想到这两本书写完后会成为国内儿童文学界鲜有的“幼年小说”,她只是想写,就写了。

        商晓娜说自己不是会虐待自己的人,她希望自己永远可以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想法。有的出版社找到商晓娜,希望可以把她的一些畅销书“移花接木”、“改头换面”再出版,要她钻合约的空子。商晓娜知道如果这样做,她的作品量会翻倍,但她不希望让那些在网络上心心念念盼着她新书的小读者们失望,她还记得小时候她曾买到同一个作家不同版本的图书,让她对这个作家留下“很奇怪”的印象。她说:“我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重演。我希望我的书授权少一些,版本干净一些。在我合约有效期内,我的书就明天社这一个版本。”她“不虐待自己”,是真的不太会逼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为了名也好,为了利也好;但除了心疼着自己,她还心疼着小读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